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連初一講講父親的故事——父愛如山

大連初一講講父親的故事——父愛如山

大年初一講講父親的故事——父愛如山

德來壽創始人

一貧窮的光景,回憶起來彷彿是一個與己無關的故事

我們家座落在重慶邊緣的一個小山村。我剛出生時,家裡僅有一間獨門獨院的草房。父親是過繼給奶奶的。父親5歲時就失去了繼父,從此,爸爸與奶奶相依為命,家境的清貧可想而知。據老村長說,父親20歲結婚時,結婚用的床都是借的。我們家三個孩子,在當時一個如此貧困的家庭要養活三個孩子,生活的困頓不言而喻。我記得當時的一日三餐:早上紅薯稀飯加泡菜;中午還是紅薯稀飯加泡菜;晚上一頓最好,僅僅是見不到一丁點油星的麵條。我和兩個姐姐天天盼望著能吃上一頓肉。我們家幾個月才能輪上吃一頓肉,吃肉時父母從來都捨不得吃,每次都留給了我們。

二為了能讓孩子們吃上一頓肉,父親把繼承家族中醫技藝的機會給了弟弟,而自己另謀職業。

我父親有個絕活,就是特別能吃肥肉。他能連吃五大碗肥肉,這「本事」方圓百里沒有對手。在我們小鎮上都知道有這樣一位特別能吃肥肉的屠夫。現在仔細想起來,父親吃肥肉的絕活真不是天生的,而是因為年輕時太渴望吃肉而沒吃上的原因。我還記得奶奶給我講的關於父親為何選擇當屠夫的故事。當年,奶奶讓父親跟著親生父親學習中醫來養家糊口。可是父親學了一段時間後就決定放棄,把傳承中醫技藝的機會給了弟弟。雖然他熱愛中醫,但因為學中醫太慢,不能馬上改變他的生活,讓孩子們有肉吃。當時,奶奶問父親想學什麼手藝,父親毫不猶豫的說:「我要學殺豬,殺豬能讓孩子們有肉吃」。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吃上肉,父親做了痛苦的抉擇,選擇了屠夫的職業。為此,我小的時候還經常取笑爸爸,總說:爸爸真笨,學醫多好,為啥做一個屠夫呢?

三叛逆期孩子眼中的壞爸爸

上小學時,有篇課文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鎮關西是一個非常兇惡的屠夫。當時同學們因為我爸爸是屠夫而取笑我,給我起了個外號叫鄭屠夫。我生氣又傷心,心裡暗暗地恨父親,認為他的職業讓自己丟了臉。我恨父親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我當時覺得父親一點不愛我。他從不領我玩,我甚至很少能看到他的身影。父親總是半夜才回來,他回來時我已經睡熟了。父親總是早上3點多就出門了,等我起來時他已經出門忙了。父親在叛逆期的我眼裡就是壞爸爸。隨著年齡的增長才知道父親回來晚,是出門買豬。出門早是為了殺豬趕上午的早集。為了讓孩子們有肉吃,父親選擇了又臟又累,起早貪黑的職業。

四爸爸有雙無敵的魔力厚腳

父親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習慣——不願意穿鞋。他特別不喜歡穿皮鞋,當他穿皮鞋時,從不穿襪子。父親的最愛永遠是軍用膠鞋。仔細想起來,他現在還是不習慣穿鞋,那是因為他年輕時一直沒有鞋可穿,久而久之養成了一年四季都不穿鞋的習慣。他的腳不怕寒冰刺骨,也不怕80度的高溫,因為他的腳,長滿厚厚的老繭......為了孩子們有鞋穿,父親把錢省下,寧可自己不穿鞋,煉就了父親一雙充滿魔力的長滿老繭的厚腳。

五父親深埋的愛,讓人感恩一生。

我今年四十一歲,我從不怕挫折與困難。我經歷了三次創業,可以說是三起三落,但從未怕過失敗,從未怕過吃苦,可我後悔過。有一件事,至今回想起來,還後悔不已,心痛萬分。從上初中開始,我就非常崇拜牟其中先生,總想像他一樣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家。牟其中20歲時就開始創業,我當時也要20歲創業,那年我正就讀于吉林農業大學中藥材學院。我讓父親買了5000隻小雞,讓姐姐飼養,我在學校進行遠程管理。後來一場疫病讓5000隻雞全軍覆沒,父親也因此損失了十多萬元。十多萬元也許不算多,可是對於賣一頭豬只能掙50元的父親來說,相當於他15年不吃不喝的積蓄。後來,我才知道父親的這十多萬元,只有一半是自己的,另一半是父親東拼西湊借來的。當時親朋好友之所以願意借給父親是因為父親在當地有良好的聲譽。當養殖場倒閉的消息傳出後,債主接踵而至,因為大家都怕父親還不起錢了。父親總是強打笑臉,熱情招呼著債主們。可是長時間沒錢還,難免會有各種冷嘲熱諷。漸漸地,親戚對我家都退避三舍。父親是自尊心很強的人,他從未服輸過。年輕時,吃苦耐勞、自信、倔強而堅強,再大的困難都挺過來了。雖然窮,但從沒讓人看不起過。沒想到年過半百還落個債務纏身,被人冷嘲熱諷。父親對我沒有半句怨言,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著。為了還債,父親雖然年過半百,卻也只能重操舊業當起了屠夫。可此時的他不再年輕,200多斤的豬已經變得非常難以控制,切肉的速度也明顯慢下來,很多次賣肉時累得睡著了。2000年,我放寒假回到家鄉,發現父親已是滿頭白髮,昨日的青絲已不復存在,爸爸的脊樑不再挺拔,爸爸的腳步也比以前慢了很多。我記得很清楚,2000年的大年初一晚上,我們一家人只買了一斤肉,從地里拔了一筐青菜,圍坐在一起吃火鍋過年。門外,鞭炮聲震耳欲聾,而我們家一串鞭炮都沒有放。當時一串鞭炮對我們家來說都顯得太奢侈了。年後不久奶奶無疾而終。我工作後,才知道當時父親為了還債,家裡三個月才吃一頓肉。現在仔細想起來,奶奶無疾而終很大程度上是替父親憂心債務,另一方面是她自己也特別捨不得吃肉,長期這樣節儉造成了營養不良,最後油盡燈枯而逝。每年春節回家,我都會到奶奶的墳前祭拜。呼喚著奶奶的名字,多麼希望她能起來讓我再孝敬她老人家。真想告訴她現在日子好了,孫子好想好好孝敬她老人家。可是奶奶已去,我和奶奶已天各一方。每當我想起這些,我悔恨交集,痛心不已。為了兒子父親可以傾家蕩產,可以到處舉債,可以吃糠咽菜,可以拼了老命......這就是偉大的父愛。

2018年初一,以此文獻給七十一歲的偉大父親。願天下父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中華美德,孝當先,這也是德來壽的由來。對父親的愛,也是我把孝道文化作為德來壽養生集團主要文化內涵的主要原因。

德來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來壽博士的說說 的精彩文章:

TAG:德來壽博士的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