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震撼!中國或研製第三種隱身艦載戰鬥機:三機同台上航母

震撼!中國或研製第三種隱身艦載戰鬥機:三機同台上航母

近日,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刊文稱,中國的殲-11B戰鬥機還有一款隱身升級版——即殲-17戰鬥機(另一種說法認為殲-17飛機是殲-16電子戰型號的正式名稱),它擁有內置彈艙設計,同時外形上也做了改變以增強對雷達的隱身能力。對此消息,大多數軍迷網友並不認同,認為其效費比不高,最多也只能達到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的水平。而根據獨立軍事觀察家綜合各種資料分析,我國確實在研究第三款隱身戰鬥機,但並不是在殲-11B戰鬥機做改進,而是在剛剛研製成功的殲-15艦載戰鬥機上進行雷達減縮。據資料報道,海軍對殲-15的隱形改型十分感興趣。軍事專家雷澤告訴記者,在殲-15艦載戰鬥機研製成功後不久,我國研製單位在短期內不斷進行改進和多個型號,目前已經研發出雙座型、彈射型和電子戰型都已經首飛,這些都是海軍下一步發展的重要型號。但是,隨著美國海軍F-35C的加入現役,這些沒有隱身性能的飛機似乎都將不堪一擊?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有人說,集大成者往往各個單項性能都不會太優秀,這也正是需要研究與突破的地方。發展新一代艦載機應該考慮研製一款集空地作戰、空空作戰、情報偵查及電子攻擊於一身的戰鬥機,實現飛機的一款多型,滿足多種用途。減少相關配件與維護設施的運載以及飛機的維護工作量,精簡航母上的地勤保障人員。所以,我國為此進行的下一代艦載戰鬥機選型工作,據悉是在殲-20和殲-31兩種隱形戰機實機競標後,再擇優挑選一種。但是不論是殲-20,還是殲-31兩者都有一個重大的不足,就是其彈倉無法容納重型反艦導彈,如鷹擊-12 。而要打擊對方航母,小型的反艦導彈根本不能讓其喪失戰鬥力。而殲-15雖然可以攜帶鷹擊-12,但由於其不隱身使敵在很遠距離就發現其目標,並起飛戰機對它進行攔截,無法進入戰位發射導彈。

實際上,我國海軍對殲-15的隱身改進很感興趣,早在十二五就納入總裝預研項目和軍隊「973計劃」。殲-15機體結構源於俄羅斯的蘇-27,而據悉俄羅斯的T-50(蘇-57)隱身戰機的機體結構就是源自對蘇-27戰機的大規模升級改進,確保目前生產蘇-27系列的廠家不會大規格更新生產設備,以降低生產成本。據資料分析,孫聰自辭去殲-31總設計師,由林鵬擔任鶻鷹總設計師後就和海軍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對殲-15如何進行隱身改進,進行了大量詳細設計。據資料分析,此型殲-15隱改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改進:第一,將殲-15雙立尾從0° 向外偏轉10°,和殲-20或殲-31的垂直尾翼偏轉角度一樣,大幅降低雷達反射面積,提高隱身性。

第二,將殲-15「肚子抹平」,不但降低了雷達反射面積,而且機腹下兩台渦扇發動機艙中間的凹陷部位改為一個巨大的機腹彈艙,足以滿足容納重型反艦導彈和同時搭載中距空空導彈的需要。第三,將進氣道前移,由機腹進氣改為機頭下方進氣,形成大S彎DSI進氣道,屏蔽發動機葉片對雷達的反射。由於此種改進方案對殲-15機體結構沒有大的變動,因此其雷達反射面積很可能不如殲-20,只能達到蘇-57的水平,但其超大的機腹彈艙是蘇-57不能做到的。據介紹,殲-15隱改方案由於是三翼面布局,很可能其大量的技術來源其和殲-20競爭失敗的「雪鴞」三翼面方案,以降低風險。為了加快其研製進度,很可能繼續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大量採用在殲-15成功應用的3D列印技術。例如其最新研製的世界最大的鈦合金整體關鍵承力構件(尺寸達12平方米),很可能就是為殲-15隱改服務的。

而據新聞報道,沈飛最新研製的50噸級飛機整機外場靜態RCS支撐轉檯,大大超過了FC-31「鶻鷹」的需要,不排除為殲-15隱改測量其靜態RCS的可能性(另一種看法這是某型超音速轟炸機的RCS測試台)。外國軍事專家對此評論說:」在殲-11(殲-15)上進行隱身改進並沒有技術上不可克服的困難,但是對中國能否有資金同時進行三種有人隱形戰機研發生產表示懷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軍事 的精彩文章:

沒想到!今年中國將有六種戰機立項研製:十多種飛機在研
為何有人說日本的潛艇技術比中國先進?真相其實是這樣的

TAG:圖說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