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台灣:新春圍爐茶會

台灣:新春圍爐茶會

圍爐茶會,顧名思義就是在茶桌下罷火盆,新年時在四周置錢多枚圍成一圈以求吉祥財運之氣,然後邀請好友知己過來圍爐團坐品茗,盆內炭旺火紅,杯中茶暖,人群談笑,其樂融融。

大陸也有「圍爐」的做法,就是圍著爐膛烤東西吃。大陸作家王安憶曾在《長恨歌·圍爐夜話》中,對「圍爐」生活有過詳細描述:「房間里暖和起來,飄著飯菜的香。王琦瑤(《圍爐夜話》的主人公)又在爐膛里埋了塊山芋,不一會兒,山芋也香了。下午來喝茶時,點心也不要了,圍著爐子烤那山芋吃,都成了孩子似的。」「他們都很會動腦筋,在這爐子上做出許多文章。烤朝鮮魚乾,烤年糕片,坐一個開水鍋涮羊肉,下麵條。」窗外飄著雪,屋裡生一爐火,家人圍爐而坐,聊天、說笑、吃飯。爐火烤地人暖暖的,爐子上的食物發出細碎的聲音和濃濃的香味,自然而然生出的親情溫暖了全家人。好一幅歲月靜好的生活圖畫。

在台灣,經過長久的發展與變遷,「圍爐」的習俗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按照一些民俗資料的解釋,「圍爐」是台灣北部地區的叫法,南部地區稱作「甘九暝」。而除夕之夜的「圍爐」,已經成為守歲的固定習俗。

「圍爐」守歲就是指一家男女老少團團圍坐在火爐或火鍋旁吃年夜飯(或叫「團圓飯」),一起辭舊迎新過大年,意頭是合家團圓。中國人講究個團圓,兒孫滿堂,一家子在一起熱熱鬧鬧才好。

「圍爐」的爐子是有講究的:爐邊要置些銀錢,火不能滅,寓意財氣旺盛。若不吃火鍋,就會在餐桌底下放一個火爐表「圍爐」之意。若有親人因故無法歸家吃上圍爐,家人便會特置一份碗筷,並在位子上放那人的衣物,以示思念及團圓之意。

黃兔毫束口盞[編號 : 55152]

「圍爐」時所吃的食物一般都有象徵意義。如要吃「長年菜」,表示長壽;吃韭菜,「韭」與「久」諧音;吃蘿蔔年糕,含有來年「好彩頭」的祝願(台灣地區稱蘿蔔為菜頭,與「彩頭」諧音);吃「全雞」,表示全家福(「雞」與「家」諧音);吃「蚶」取其繁殖力強之意,吃完後蚶殼要放在床下,表示會生蚶子蚶孫;吃魚丸、蝦丸、肉丸,取義「三元」,象徵團圓,若有孩子要考大學,「三元」還會「及第」;此外,還會吃各種極富地方風味小吃。這裡吃的所有的菜均不用刀切細,以原形連葉帶根煮食;食不咬斷,從頭到尾慢慢吃下去,人才能健康長壽。

圍好桌,上好菜,全家人就開始大快朵頤了。大家一邊吃,一邊聊天,長輩往往憶苦思甜,說說先人創業興家的往事,晚輩則聊聊一年的奮鬥打拚。不知到時台灣的年輕人會不會也遭遇被父母逼婚、親戚圍堵的情況?不妨節前多聽聽大陸的《春節自救指南》吧,或許能迸發些應對之策。

其實現在除了台灣,其他地區的朋友猶其是做茶葉生意的商家也會在新年時,邀請店鋪的老客戶及當地的好朋友過來品茗閑話,亦稱新年茶會。

每日一盞

金柿紅

此盞遵循古法選用純天然礦物質燒制而成,釉色在窯燒的過程中發生了神奇的變化,其色紅潤飽滿,鮮紅中透出金色斑點,如同熟透的柿子般嬌艷欲滴,而其光澤又內斂溫潤,在陽光下顯得妖艷奪目,十分耐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不要因為倒茶而得罪人
今日,有酒不如有茶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