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在自然條件下,雄螳螂交配時被吃的幾率不會高於5%

在自然條件下,雄螳螂交配時被吃的幾率不會高於5%

人類的性行為有多種體位,自然界中也有各種交配方式。不過,很少能比螳螂的「性食同類」還可怕,公螳螂和母螳螂在交配時,一旦雌性受精,就上演「真的吃掉配偶」的戲碼。一項新研究指出,母螳螂「完食」以後,公螳螂身上90%的養分會傳遞到螳螂寶寶身上,讓螳螂在繁殖上更具有生殖上的先天優勢。

雌性螳螂會在交配過程中「謀殺親夫」,吃掉雄性的腦袋。對於一些螳螂種群來說,吃掉雄性腦袋是交配過程中需要完成的一個環節,而不是殘忍的表現。這種行為能夠讓雄性更快速射精。通常情況下,這種同類相殘的慘劇很少發生,幾率在5%到31%之間。

雌螳螂吃掉親夫的腦袋是因為它很餓,需要補充能量,才能繼續活下去。請記住,絕大多數動物只能通過交配的方式保持種群的延續,死掉的雄性螳螂對種群的延續沒有任何作用

在自然條件下,雄螳螂交配時被吃的幾率不會高於5%(交配前>交配後>交配時)。首先要澄清一點的是雌螳螂並不會分辨在眼前的是丈夫or獵物,卵子發育的雌螳螂唯一要做的就是把眼前經過的「能解決掉」的生物給吃掉。所以雄螳螂一旦在接近雌螳螂的時候被意外發現而雌螳螂當時正處於飢餓狀態的時候被吃掉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雄螳螂上背之後,被吃的情況基本都是由於雌螳螂過於抗拒而在反抗掙扎的過程中被雌螳螂拽下來啃食。在不發生同類相食慘劇情況下,螳螂的交配儀式實際上充滿浪漫色彩,例如跳交配舞和愛撫觸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故望今 的精彩文章:

巨大的身軀在林間緩緩的前行,就好比是一座可以移動的城堡
它們紀律嚴明,行動一致,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TAG:以故望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