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田舍翁之子學字——讀文言小故事,悟人生大道理

田舍翁之子學字——讀文言小故事,悟人生大道理

原文

汝有田舍翁,家資殷盛,而累世不識「之」、「乎」。一歲,聘楚士訓其子。楚士始訓之搦管臨朱。書一畫,訓曰:「一字。」書二畫,訓曰:「二字。」書三畫,訓曰:「三字。」其子輒欣欣然擲筆,歸告其父曰:「兒得矣,兒得矣!可無煩先生,重費館穀也,請謝去。」其父喜從之,具幣謝遣楚士。

逾時,其父擬徵召姻友萬氏姓者飲,令子晨起治狀。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萬?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畫也。」(節選自《賢弈篇·應諧錄》)

注釋

搦管:握筆。

臨朱:描紅,教師寫好紅色楷字再叫初學兒童用墨筆填寫。

館穀:教學報酬,古代多用穀物作薪水。

姻友:親戚、朋友。

夥:多。

簡析

田舍翁,當然是指有田有地之人。這樣家資殷盛之人卻是個目不識丁的人,而且其家累世目不識丁。於是到了他這一代,想要改變現狀,不惜重金聘請老師,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沒想到兒子在學會了「一」「二」「三」之後便欣欣然地扔掉了筆,以為已經學到了所有知識,讓其辭去了老師。

田舍翁之子是個聰明的孩子,因為他善於尋找規律,只學會三個字就從裡面總結出漢字的造字規律,於是以為得之也。

殊不知,「一」「二」「三」三個字是漢字中最簡單的字的代表,三個字之間的規律不能涵蓋整個漢字。所以,當他的父親要他給一個姓「萬」的親戚寫請帖的時候,兒子悲劇了——他以為要像」二「或」三「那樣畫一萬畫呢。

感悟

這個故事很簡單,而且許多人都知道。

故事的諷刺意義在於:

做任何事情絕對不能滿足於一知半解,否則會吃大虧。

聰明是一件好事,但許多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面對看似簡單的事情,我們要用複雜的頭腦去思考它,特別是對於知識,來不得半點馬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養齋 的精彩文章:

兩首常被混淆的詩,但卻道出了人生的真諦
讀文言小故事,悟人生大道理——管寧割席

TAG:三養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