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琴童與我談歷史,還有願望

琴童與我談歷史,還有願望

以史為鑒,古為今用。學好歷史,才能從中認識歷史的發展規律,才能暢想未來,設計未來和走好未來的路。從自身短短的時光來說,如果有機會從頭去培養一個琴童,我最大的心得是不要輕易的撒手,你要確認他能夠經歷風雨、能夠禁得起誘惑、能夠在錯誤的路上迷途知返、能夠暫時的停滯但始終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否則,很可能他們不再是你心中原來的樣子,讓你再也沒有機會去挽回,去從頭再來!

這次剛到美國不長時間,一次與宇航談論手機新聞里的時事,其中他和我說的一句話讓我記得特別清晰,懂歷史的人很少犯錯誤,不懂歷史的人經常犯簡單的錯誤,懂歷史的人看不懂歷史的人是在原地打轉。從中我能看到他對歷史的學習非常感興趣,從中我也能看出美國歷史的教學是活學活用,能夠把知識運用於實踐,然後從實踐中獲得更具意義的真知。

這首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後來命名為《英雄交響曲》,有一個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當時,貝多芬在總譜的扉頁上寫著「獻給拿破崙·波拿巴」,後來拿破崙奪取了勝利的果實自己加冕為皇帝,貝多芬憤怒的撕掉了總譜上的扉頁,並將第三交響曲正式命名為《英雄交響曲》。可見音樂家的音樂來源於時事,通過藝術的修飾後又高於時事,促使人們思考,引領人們走向真知。

這是百度百科對這首樂曲的闡述:《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作品55,是路德維希·范·貝多芬於1803年至1804年間創作的四樂章交響曲。該作品是交響曲歷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規模宏大、充沛有力、情感豐富、結合了詩意和力量,極具獨創性,在當時不受觀眾接受和歡迎;但卻是貝多芬最為鍾愛的作品之一。現在它被看作是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並時常被認為是浪漫樂派的創始作品。

不知道朋友們是否喜歡,我寫作的方式是每次都先說一說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心得體會,然後再拿出一首音樂談一談,實際上是音樂促使我們對生活有更深刻的體會,生活的體會讓我們更好的理解音樂的藝術構思。相輔相成,互為促進,但前提是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去感悟生活、去聆聽一首偉大的音樂作品。這樣做的角度是我希望能夠聽到更多的、不同的聲音,讓我們在不同的觀念中、邏輯思維中,碰撞出更多的東西,找到哪怕一絲的共同點,也就是共鳴,然後有一種責任。

宇航下午放學回家後,坐在那裡喝黑芝麻糊,然後和我說到了剛剛發生在佛羅里達州的校園槍擊案,17個年輕的、鮮活的生命,在毫無徵兆的血腥中泯滅了。我聽了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那樣的一個人為什麼能有槍,還能有火力那麼大的槍?為什麼這麼多起校院槍擊案,還不能把禁槍提上日程?!還有那個19歲的年青人就是因為心裡沒有崇高的理想,終日沉迷於槍支,沉迷於一件過往的事情當中。說到這我突然轉變了話題,對宇航說,你一定要有遠大的理想,否則人們都會沉淪的。

我當然有!那是什麼?我緊接著問道。是全新的文藝復興。宇航的話造了我一頭霧水。文藝復興是不是太虛無了?你能不能具體說說。宇航說就從這起槍擊案說起吧,他告訴我美國之說以無法禁槍,那是因為後邊有很多利益團體在控制,況且槍支已經成為很多人財富的一部分,況且美國人的意識里是不能僅允許罪犯擁有槍支的,美國社會裡很多弱者因為有槍支而保護了自己。他還給我舉例說明,芝加哥每年死於槍擊案的有500人,而整個英國槍支控制工作做得比較好,每年僅有200多人死於槍下。大家都了解這個數據,但就是不能禁槍,這就是現代人的邏輯,這也就是這個社會幾乎不在進步的根源,因為大家一起在原地打轉!

他繼續說,邏輯一詞的英文是logic,產生於文藝復興之後的啟蒙運動。簡單的說,就是人們的思想擺脫了傳統的宗教束縛,依據自然科學和哲學等學科而能夠進行理性的思考,在自由平等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社會制度,擺脫了封建的專權和愚民,從而讓整個歐洲走出了黑暗。但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再到後來的工業革命,真正樹立起來的是國家和民族的強烈意識。我還記得上小學時,書上寫到讓我們為中國的富強而讀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周恩來總理說的,我插了一句。

那你能告訴我最後發生了什麼嗎?宇航問到。是世界大戰吧,我回答到。是的,工業革命讓每一個國家只關注自己的利益,產生了巨大的矛盾,然後為了保護自己國家的利益,國與國之間開始結盟,就是因為結盟而讓戰爭有了連鎖反應,最後形成世界大戰。更可悲的是,在死亡1700萬人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更可怕的是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很容易觸發的火種,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把此次戰爭的所有罪責都推到了德國的身上,讓德國有極大的怨氣,後來就出現了希特勒;第二件事就是忽略了日本,在協約國取得戰爭的勝利後,根本就沒瞧得起已經加入協約國的日本,幾乎沒有讓日本獲取任何的戰勝國利益,結果就是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與德國結盟埋下了伏筆。

我在大學時是學文科的,雖然歷史不好,但心裡覺得歷史沒有意思,提不起興趣才懶得學習。今天聽宇航講這段歷史,突然覺得歷史相當有意思了,心裡居然有把歷史重新學一遍的衝動了,要不都沒發言權了。

我前一階段剛剛寫了有關核武器問題的一片論文,今天的核競賽、核報復、核威懾、核擴散、核冬天、核毀滅等現實的尖銳問題,你不覺得人類一直在原地打轉嗎?社會是進步了、科技更是進步了,但思想呢?邏輯呢?真知呢?是不是還停留在過去?是不是再發達的社會和科技,都會在一瞬間毀滅呢?宇航問得我啞口無言,甚至都有些難過,很少很少考慮這樣的問題,其實這離我們真的不遠!在中國迅速崛起的時刻,在美國一門心思的想遏制中國的今天,我和宇航兩個中國人就在美國。我們能做什麼呢?!

這就是我剛才說的,我是學習音樂的,我的能力、我的方向、我的理想,就是掀起一場新的文藝復興、新的啟蒙運動,不在局限於民族和國家,而是能夠站在全人類的角度上,突破目前的受制於民族的、國家的甚至是經濟利益的思想、邏輯和認知,真正的讓我們進入新的紀元。但我目前還不知道怎麼做,從哪方面開始著手,你放心,我心裡有大目標,不是你想像的那麼沒有理想的。

我知道最後一句話宇航不是在埋怨我,而是希望我能放心。也是他最後的一番話,讓我從剛剛的難過中又看到了新的希望。15年夏天,我和宇航商量,要帶他去紐約旁邊的新澤西找一家高中,可宇航第一時間就拒絕我的提議。他告訴我,他現在高中的每一位老師,都可以成為他的人生導師,他捨不得離開他們。今天兒子的一番話,讓我更加清楚了為什麼他的數學老師得癌症了,宇航為她作曲;他的拉丁語老師要退休了,宇航為他作曲。因為這些都是發自內心的,因為這是一位少年在獲取真知的過程中懂得了無私的傳承,因為這一切都是在最自然的過程中完成的。

我的心情說不上是高興還是沉重,我高興於宇航因為學習音樂而早早的出國學習文化課,我高興於他能遇到那麼多好老師,包括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國內老師,我高興於美國的課本編排和教育理念;說到心情沉重,我本人是非常具有民族和國家意識的,目前我不討論這是否正確,但我非常的希望我們的國家在教育上要做一次復興與啟蒙,因為老師都是好的,但教育的模式是絕不敢恭維的。就像很多家庭諮詢我孩子什麼時候出國學習音樂最合適?我的回答是經濟上沒問題的話,越早越好,因為我希望在孩子最美好、最寶貴的成長中,一定要學到能夠指導他們思想和方法的知識,而絕不是成為一個題海中的解題者。

希望更多的家長參與到討論中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創新是怎麼發生的?
《情人石》·作者:山野之水·主播:赫寶慶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