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中日混血,但他只認自己中國身份,日本人卻心甘情願幫他打仗

此人中日混血,但他只認自己中國身份,日本人卻心甘情願幫他打仗

中國和日本的關係本來一直都很好,但從宋朝以後,中國被蒙古民族統治,日本就開始看不起中國了,兩國的關係也開始慢慢破裂。

到了明朝,兩國甚至還斷斷續續進行了七年之久的對戰。

但是日本人卻對兩位明朝時期的中國人頂禮膜拜至今。

第一位是明朝的大思想家王陽明。

王陽明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他一生「立德」、「立功」、「立言」,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完美第一人。

王陽明的思想在中國受到的重視還比較晚,但當時一些日本僧侶把王陽明的著作帶回日本後,日本的政治家們可是視為珍寶。

日本能在後來迅速崛起,很大程度是受了王陽明的影響。

日本海軍元帥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就說自己「一生伏首拜陽明」。

日本近代著名哲學家高瀨武次郎也說,日本的事業家,乃至明治維新時期的眾位豪傑,沒有一個不是受王學所賜。

近些年來,我們國家對王陽明思想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了。

日本人頂禮膜拜的第二個明朝人是中國著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

鄭成功一生反清復明,最大的功績是從荷蘭人手中收復台灣。

鄭成功是福建泉州南安人,他父親鄭芝龍是明末清初東南沿海台灣及日本等地的第一大海盜,母親則是日本籍女人田川松。鄭成功的出生地是日本肥前平戶。

所以說,鄭成功是中日混血兒。不過鄭成功只認自己是中國人,對自己有日本血統從不提及。

但日本人對這位能跟日本扯上關係的大英雄,則是始終如一的崇拜。

公元1658年,也就是南明永曆十二年,鄭成功準備興師北伐,他曾給德川幕府等四代將軍德川家綱寫了一封書信,希望德川幕府能在自己北伐抗清時給予幫助。

這本來跟日本人沒有什麼關係,但因為是鄭成功請求,所以德川家綱還是慷慨同意了。

後來在日本統治台灣的時期,台灣的學校必教「鄭成功之歌」。台南有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祠」,日本則改為「開山神社」,並將祠廟改為神社的樣式。

日本現如今還保留著有關鄭成功的戲劇,演出一直都能獲得不錯的回報。

還有,中國曾拍了一部鄭成功的電影,在日本,有很多人去觀看。

這都說明了日本人對鄭成功的喜愛。

因為鄭成功有豐功偉績,又有日本血統,所以日本人對他的喜愛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但無論如何,鄭成功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中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讀春秋 的精彩文章:

已身為太后的她,生下一個女兒,因為羞愧,她把女兒掐死
此人俘虜元朝皇后沒獻給朱元璋,還講條件要當太師,朱元璋怒了

TAG:寶讀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