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先做自己的良人,才會遇到你的良人

先做自己的良人,才會遇到你的良人

時過境遷,很多未完成的承諾就成了一句空話,愛也是這樣,錯過即失去。

所不同的是,我們總會聰明地躲過相似的錯誤,卻難逃愛的輪迴。

我們從課本中學知識,從生活中學常理,卻不知從何學習誠摯的愛,淋漓的恨,世人總是對此諱莫如深。從小到大,沒有人真正教過我們如何去愛家人,愛朋友,愛伴侶;懵懂中積攢了太多不合時宜的情緒,最終在往後的歲月里呈現一片黯然。只是,關於愛,我們不該避而不談。

武志紅先生的理論以童年創傷理論為基礎,而戀愛的感覺,無非是兩句話:重溫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錯誤。在他看來,戀愛關係是我們童年時與父母及其他重要親人的關係模式的再現。同他的其他作品一樣,《為何愛會傷人》通過對案例中人物的童年經歷進行剖析,讓諮詢者能夠與童年時候的自己和解,再在成年後釋然。

在此之前,我並不認為童年際遇會對人生產生多大影響,畢竟也有其他心理學理論認為這兩者並無聯繫。然而,他的分析確實讓人信服,或許是因為他對中國家庭模式有相當深刻的認識,才會解析得那麼透徹。

一個家庭的每一次傳承,都是一次新的輪迴,悲觀一點來說,人不但永遠逃離不出原生家庭帶來的痛苦,而且還將這種痛苦不斷延續。

童年時候的遭遇在成年後再現,我們只能以自己不成熟的方式處理,導致與戀人爭吵、冷戰、不忠、別離,以為是因為沒有遇到對的人,然而下一個人,亦是如此。

回顧自己的原生家庭再反觀如今的自己,多少是有原因的,已有的人生經歷構建了此刻的我,所有的痛苦和缺陷使自己尖銳而刻薄,使愛與被愛都變得極其艱難。可畢竟沒有完美的家庭和父母,人生多少存在缺陷,我們唯一的救贖是不斷自省,如此才能逃脫未完成的童年魔咒,從輪迴中解救出來。

我們的心裡都有一套自己的模板,我要找到一個怎樣的愛人,我要擁有怎樣的親密關係。

但可惜的是,愛的正確與否不是找到那個正確的人就可以,而是能夠將自己的內心修鍊成正確的。

現實與理想的愛人之間總有差距,差距的存在讓我們產生挫敗、失望和懊惱,這是愛帶給我們的傷害。愛不總是完美的,所以愛才需要修鍊,修鍊的是內心和關係。長大後發現很多事情都被所謂的家庭困住,不自覺地重複某個模式。其實人總會在同一個坑跌倒無數次才會起來,這個過程非常艱難。這並不是頭腦中的知識,而是發展出一種對自己的深刻的洞察和認知。所以珍惜每一段愛的關係,包括和自己父母的,認識到他們的缺陷和框架,從這個牢籠中跳出去,才是關鍵。在修復自我的過程中,遇見屬於自己的良人。

漫漫人生路,愛終有時。文楊香渝

編輯姚越

圖片來源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徽農業大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網易雲的版權之路

TAG:安徽農業大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