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納溪貢茶.等您回家之五:一杯清茶擒孟獲

納溪貢茶.等您回家之五:一杯清茶擒孟獲

作者:初旭

「收二川,排八陣,六齣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這幅懸掛於河南南陽市城西卧龍崗武侯祠聯,將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波瀾壯闊的一生表達得淋漓盡致。這其中「七擒孟獲」的故事就發生在瀘州納溪一帶。當地的「龍透關」、「忠山」以及納溪上馬鎮的「八角倉」可以作證。

穿越丘陵,橫渡長江,便是丘陵與山地的分水嶺納溪上馬鎮。這裡的橋地坡形如馬頭,軍營山形如馬槽,合之形如卧馬歸槽,故以倒馬坎命名,附近的太平山也叫倒馬關。這裡緊接江門峽谷,道路崎嶇,石級狹窄,行人經常跌跤,傳說一將軍騎馬過山不慎跌死於此,葬於「將軍墳」,後續部隊到達,將軍上司聞訊,因此地名不利,故改倒馬關為太平山,改倒馬坎為上馬場,納溪縣縣誌地名篇中均有記述。素有西南門戶之稱的文昌岩海拔約千米,水口寺至文昌宮的必經隘口,居高臨下,地形險要,易守難攻。諸葛亮為維護國家統一,削除地方割據勢力,採取著名的南征軍事行動時,囤積糧草的八角倉就建在這裡。

晉人陳壽《三國志-蜀志》有"魏武屯漢中,諸葛出江陽"的記載,正是佐證了這段諸葛亮與瀘州的歷史淵源。相傳劉備偕軍師龐統入蜀,龐統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劉備急令諸葛亮增兵解危取蜀,諸葛亮率張飛、趙雲由荊州溯江而上,攻取白帝城、江州(今重慶市)。然後又兵分兩路,一路由張飛定巴西與劉備會師,另一路由諸葛亮率領趙雲溯江而上,攻取江陽(今瀘州)。趙雲在瀘州駐軍馬鞍山,休養生息,進而與劉備會師,一舉攻取成都。其後,諸葛亮六齣岐山,七擒孟獲。

據說,孟獲是當時南中地區(歷史上的南中指今天的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三國時期,南中成為蜀漢的一部分。)的大姓豪強,深為當地土著和漢人所信服。蜀漢皇帝劉備因夷陵之戰中大敗在永安病逝,益州郡統帥雍闓便開始反叛,並希望得到南中少數民族的支持,但各部族酋長皆不服從雍闓。雍闓便招攬孟獲,讓他遊說各部族酋長。孟獲於是騙他們說:朝廷想要徵收黑狗三百頭,而且胸前都要是黑色,還要蟎腦三斗、三丈長的斷木(斲木)三千根,你們可以拿出來嗎?"黑狗、蟎腦本來便難找,而其斷木(斲木)因十分堅硬、委曲,不可能高到二丈長,當地土著都相信孟獲,認為蜀漢政權故意為難壓迫他們,因此大感不滿,便加入叛軍。

225年3月,蜀漢丞相諸葛亮決定親自率軍平定南中叛亂。參軍馬謖為諸葛亮送行時候提出平定叛亂要採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戰略,諸葛亮亦接納此建議,遂分兵三路,開始了漫長的南征。一路上,蜀國軍隊雖然遭遇到了一些阻礙,但是憑藉著諸葛亮的智慧都一一化解了。蜀軍一路高歌猛進,所向披靡。軍隊在打敗諸國之後並沒有在當地進行大肆破壞,而是以一種懷柔的方式對待各諸侯,因此十分受到當地人民的歡迎。

有一次軍隊渡江的過程當中,許多士兵因為吸收了大量的江中瘴氣而暈倒。於是諸葛亮滿山尋找終於找到了解藥,那就是茶葉。諸葛亮將茶葉通過烹煮之後,將茶湯給暈倒的士兵喝下,士兵連喝兩天之後立馬恢復了過來,而且精神還比以前要飽滿,戰鬥意志也不斷增強。諸葛亮不僅自己喝茶,也在軍中教會將士喝茶,並將這種解毒的方法傳給了當地的人民,並派專門的人員到當地採集茶籽贈送給當地人民,並教他們農業種植的技術。從此茶葉種植就廣泛的在西南地區流行開了。為籌劃北伐中原再興漢室,諸葛亮撥出銀兩,派得力將校和軍士隨納貢的南中各部族人到納溪一帶採購、馱運茶葉,以備軍需和商貿之用。從而促進了西南各地茶葉種植面積的擴大。

諸葛亮大軍到達南中後數戰皆勝,先斬殺高定,然後與其他兩路大軍匯合。三路大軍聲勢相連迎戰孟獲。諸葛亮聽到孟獲為當地人所信服,便想通過生擒迫使他歸順,從而達到收服南中民心的目的。五月,大軍渡過瀘水,與孟獲軍戰,成功俘虜孟獲。每次俘虜到孟獲,諸葛亮總是一邊喝茶品茗,一邊羽扇綸巾,談笑風生地將孟獲放走,軍中將士甚是不解丞相用意。對於諸葛亮來說,他深深明白一個道理:折服孟獲,猶如喝茶,不能急那一兩口,燙到嘴是一定的,想要享受真正的茶滋味,讓孟獲心悅誠服,必須心靜如止水,一口一口地去輕嘬,慢慢去感化他。

諸葛亮通過七擒七縱孟獲後,仍要繼續放他走。孟獲及其他土著首領終於對諸葛亮徹底信服了,不肯離去。孟獲說:"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於是帶領蜀漢大軍到滇池,與諸葛亮盟誓,就這樣蜀軍成功平定南中地區。一杯茶蘊藏著智慧,也蘊藏著天地乾坤,諸葛亮不緊不慢,不溫不火的一杯茶,將驕橫跋扈,急躁冒進的孟獲收拾得服服帖帖,可以說納溪茶平定中南功不可沒。

這場南征,諸葛亮在瀘州、納溪一帶留下眾多遺迹,有南征時用來屯糧的納溪區蘆延鄉的八角倉,有用來防守的龍透關。一代名相諸葛亮在漢中屯兵8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盡瘁,最終歸葬定軍山下。瀘州人感念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及施德政於民的恩惠,把他駐軍的寶山更名為忠山,並在山上修建"武侯祠",供後人祭祀。諸葛亮在漢中病逝後,納溪等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百姓自覺守孝三年,白布包頭就是一種標誌。久而久之,人們發現這種「孝帕子」包頭夏天可以防日晒,冬天可以保暖,還可以背食物,這一習俗便沿襲下來。特別是西南一帶飲茶的習俗經久不衰,成為了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茶浸潤著我們的每一個角落。(來源:2018年2月14日川江都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保證你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經常喝黑茶到底能怎樣?
原來我們常用的茶具這麼臟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