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故鄉的年味汕頭篇:拜年越早越見誠意

故鄉的年味汕頭篇:拜年越早越見誠意

汕頭的年味隱藏在各種禮儀之內

對我來說,一年之中最快樂的時光莫過於回汕頭過年。跟家人團聚,與許久不見的老友碰杯,哪怕是獨自一人到舊街區走走,只要一聽到街邊影碟店放了十年都不換的賀年音樂,心裡滿是歡喜。

汕頭,粵東地區一座普通的沿海城市,距離順德6小時車程,但和順德相比,汕頭的年味不在美食之中,而是隱藏在各種禮儀之內。

團年飯,祖宗先吃

每逢除夕,一家人必須要等老少齊人後才能坐下來吃團年飯。因為父輩兄弟姐妹較多,且房子又挨得近,所以阿公(爺爺)和阿婆(奶奶)倆人每年除夕就得一家家輪著吃。所以每次吃團年飯前,阿公都會特別囑咐阿婆:「不要一下子吃太多,還有下一家呢,別撐著。」

對了,在潮汕,吃團年飯前一定得先「拜老公」(又稱「祭祖宗」)。將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並安放在供桌上,焚香點燭,先請祖宗用餐,然後長幼依序跪拜禱祝。每年阿公為了防止小孩偷吃貢品,都要親自守在供桌旁邊,他說這是潮汕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底線,不得跨越。

拜年,又稱為「拜正」

農曆正月初一,又稱元日,是春天之始的意思。幾乎從這天凌晨起,許多地方開始陸續響起炮竹聲,這是年的最初味道。

正月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意思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

開年,先跟祖宗行大禮

此外,每年的初一早上,每個潮汕人還得先跟祖宗行個「大禮」——「拜老公」。擺張大桌,圍頂漂亮桌群,用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零食往桌上一放,再加五牲、青菜、酒等,最後獻上香爐,點火,新年正式開始。

小時候我問過爸媽,為什麼潮汕人新年首日一定要先拜公祖,當時老媽說:「把過年的好消息先分享給公祖們,是對故人的尊重,如果連這點都不去做的話,以後就不會有人記得現在,更別說過去以及宗族的歷史。」

儀式畢,可以出門了

在潮汕,春節出門可是大有講究,無論你是帶了多麼高檔的年貨,都絕不能少掉四個大吉——大桔。

來到親朋好友家拜年,主客間一般要先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然後主人會拿出家中的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待客,泡一壺工夫茶,互相拉扯家常,等到客人準備回去時,主人同樣要以大吉回贈。這種習俗又稱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的祝願。

講究偶數的「壓肚腰」

過年可少不了送壓歲錢,雖然是中國各地區共有的傳統習俗之一,但在潮汕,送壓歲錢可是十分講究。首先是長輩要分壓歲錢給後輩,但如果後輩能掙錢了,那他(她)就不能接受壓歲錢,反而還要送壓歲錢給長輩和比自己年幼的弟弟妹妹們。

當然,潮汕人在壓歲錢金額上講究偶數,尤其是個位數和十位數,以「0」、「2」、「6」、「8」為主,當然,你也可以是「268」這樣的組合數字,但絕不能是「15」或「150」等,甚至連「50」也不能。

另外,這些錢可不能直愣愣地送,而是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是封,或者用一塊紅紙包著。這種做法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滿滿實實、富富裕裕。

很多人都說,潮汕人思想傳統,連過年都舊俗一堆,但或許,正是這些傳統的思想和舊俗,讓許多潮汕人在離鄉多年後,仍不忘記故鄉的根,念故人的情。

來源:順德城市網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本公眾號轉載此文僅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或違規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刻予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潮商說 的精彩文章:

TAG:潮商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