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三字經第十八講:《周易》真的有那麼神秘嗎?

三字經第十八講:《周易》真的有那麼神秘嗎?

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易》特別難講。不是因為難,是因為太容易,但被傳得太玄乎了。玄了就看不清,玄了就有不少人云山霧罩地胡說,久而久之就真的看不清說不清了。

其實呢,易就一個字,何必太多痴。易者,變化也。把各種變化記錄下來,目的是為了尋找不易的規律。也就是說,《易》是遠古時的先民利用歸納法對自然界各種變化進行記錄總結的典籍。

至於如何記錄,又怎樣歸納,由於沒有文獻文物的證明,今天自然不得而知。但也阻止不了我們進行一番合理的推斷,推斷的依據就是我們的漢字。中國的文字是所謂的象形文字,但真正依形所畫的獨體字似乎並不太多,形聲、指事、會意才是造字法的主流。為什麼呢?不難理解,宇宙間的事物何止千萬,如果全部依葫蘆畫瓢,那我們今天的一本字典十頭牛都拉不動。

中國人自古就聰明,但不至於揮霍智商,去創造兩套甚至多套用以表意的抽象符號系統。所以我認為,《易》裡面那些不知所云的大磚頭小磚頭,跟我們平常所用的漢字是一個來路。

那麼問題來了,常用漢字3000多個,《易》中的陰爻陽爻卻只有兩種,怎麼解釋?

正如文字經過了幾個發展階段,《易》的抽象符號也是幾經進化。從後世的記載來看,大約有三個階段,也就是「三易」:連山易;歸藏易;周易。

連山易和歸藏易早已亡佚,看不到了。所以現在把這二者說得頭頭是道的都是胡扯,說得玄而又玄的更是瞎扯。既然胡扯和瞎扯的不少,我不妨也來亂扯一通。(其實我這個扯得更靠譜)

首先,連山易和歸藏易對應的時代分別是夏(結繩記事時代)和商(甲骨文時代)。

其次,連山易和歸藏易內容沒什麼大變化,但抽象符號系統明顯升級換代了。

第三,連山易和歸藏易大約只是對自然現象規律的總結,有點類似現在的天氣預報。比如用一個符號表示風,另一個符號表示雷,風加雷等於雨。風和雷是卦象,雨就是用來預示結果的卦爻辭。這麼扯的依據是,傳說八卦(也就是易的表象)是伏羲所創,而伏羲還有一個身份是神農氏。農業從古至今都是看天吃飯,神農的「神」,或許就是他比別的農更會看氣象,因而能先人一步,取得更好的收成。

第四,所謂連山,一個可能是過去有一個叫連山的地方,整理連山易的高人就住在此處;更有可能的是,最早的中原人居住在河淮三角洲,要做天氣預報必須極目遠眺,山裡的雲氣是極具參考價值的徵兆,那麼刻畫在岩壁等處記錄下來的符號,自然就有大量的連綿不絕的山巒。所謂歸藏,一個可能是相對於連山階段在地上牆上的塗鴉,此時記錄的載體已經可以自由移動,能夠歸而藏之,以利保存;另一個可能是,歸藏是龜藏的訛寫,歸藏易就是刻在龜甲上的一本天氣預報指南。

接著來說說《周易》。之所以給它打上書名號,是因為它確確實實是一部有作者可查的典籍了。《周易》的作者,十有八九是周文王。傳說他被商紂王關在羑里,窮極無聊,於是在前代易的基礎上再加以歸納總結抽象提煉,形成了這部以六十四卦為核心內容的《周易》。

這個傳說相當可信。商周之際,「書」就難得一見,更何況是這種能「未卜先知」的神奇讀物。(不信的讀者可以自己找塊兒龜殼刻篇文章試試)也只有周文王這樣的諸侯王,不但有機會看《易》,而且有可能兜里隨時揣著。

《周易》的得名,有先賢說是《易》到這一版本已經大備,可以成為傳世的經了,故而稱「周易」。這個假說我不太贊同。周字的本義是圍著地繞一圈兒,「齊備」這一引申義出現得並不早。另有先賢說「周易」就是「周行而不易」,這個很有道理,但我也不能完全贊同。如果羑里演易的故事發生在別的朝代,這個說法可為確論。不幸的是,被關在羑里的老爺爺姬昌是周族的老大,那麼《周易》的命名規則就極可能和《周禮》一樣,僅僅是因為誕生在周朝而已。

許多事,本不必想得太複雜。

我猜想,《周易》雖然脫胎于歸藏易,但一定被姬老爺子改得面目全非。誰不信,把他關七年,就給一本書,也一定會玩兒到極致。

姬老爺子是怎麼玩兒的呢?連山易是戶外塗鴉,應該比較接近物象本身;歸藏易刻在甲骨上,就不能再隨心所欲,需要大刀闊斧地簡化,看起來或許和現在見到的甲骨文差不多。周文王「演易」工作的核心,我猜就是歸堆兒。歸了幾堆兒呢?兩堆兒。天、日、山、夏等叫作「陽」,用畫作長橫的陽爻表示;地、月、河、秋等叫作「陰」,用畫作兩條並列短橫的陰爻表示。

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宇宙萬象,無窮變化,用兩種元素對立統一的六十四種情況即可總括在內。如果我扯得不太離譜,那這七年就是中國古典哲學的肇始。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易》列入儒家經典是周文王絕對想不到的。孔夫子「老而好易」,不但作了傳,也一定在原版《周易》上做了不少手腳,導致後世出現了經傳合一的現象。打開現在的《周易》,滿眼的「君子」真讓人哭笑不得啊。

作為儒家經典的《易》,其實只發揮了「如何做人」這一種使用價值,實在有些浪費。普及一點迷信知識,用《周易》取名是瞎扯,但用《周易》來推測一生的命、一時的運、一事的成敗,都是靠譜的。

請注意,是「推測」。如果能確知,那我早就改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經 的精彩文章:

周易竟如此簡單——漢代卦氣說第一人,孟喜
關於算卦其中的講究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