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WC2018前夕高通發布兩項連接領域技術成果 加大物聯網布局

MWC2018前夕高通發布兩項連接領域技術成果 加大物聯網布局

C114訊 2月15日消息(樂思)在近日高通舉辦的2018年世界移動大會(MWC)的媒體溝通會上,高通產品市場高級總監沈磊透露,高通正在探索手機之外的巨大機遇,變革和連接現有及全新的行業。高通預計到2020年,在手機之外的可服務市場規模((汽車、物聯網和移動計算))將達到660億美元。

高通產品市場高級總監沈磊

沈磊稱,高通目前已經在手機之外建立規模業務,包括在物聯網終端領域和汽車領域。到目前為止,數百個品牌現已出貨超過15億部搭載高通產品的物聯網終端。高通在物聯網領域的主要合作夥伴包括運營商、物聯網服務商,以及一些模組及設備商。

同時,在汽車領域的進展也十分迅猛。如今,汽車已經迅速演變成智能連接的電子設備。目前主流的汽車廠商以及Tier 1的設備供應商都在與高通進行積極的合作。在汽車領域,高通目前已經簽訂了超過30億美元訂單。

沈磊表示,這一切才只是開始。

驍龍技術準備就緒

沈磊稱,高通在物聯網領域和其他非手機領域的領先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在手機行業的技術儲備。包括在感測、處理、安全和連接上的技術儲備。實際上,高通將自有的移動技術組合經過重新組合、重新集成和重新推出,經過調整後應用到非手機領域。這種方式使高通能夠將有效地複製到非手機領域,比如物聯網,這是高通找到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技術拓展路徑。

但是,物聯網領域和手機領域又有一些本質上的區別。首先,物聯網和手機領域的用例不同。手機領域主要是手機或平板電腦,但物聯網領域可以是汽車、機器人、智能家電、智能販售機、可穿戴設備等。

第二,物聯網和手機領域的生態系統也不同。手機的生態系統相對簡單。而物聯網生態關係到整個工業、城市、經濟的方方面面,設備的形態多到無法估量。另外,生態鏈也較長。第三,物聯網的業務模式會隨時發生變革。第四、物聯網的商業模式和現在晶元或模組的一次銷售安裝,以及短期內重新迭代是完全不一樣的。在未來的物聯網世界和萬物智能的時代,需要對技術進行重新調整的方向。

應對複雜、異構、海量的業務空間,沈磊稱,高通驍龍和其他高通晶元組已就緒,可用於工業應用中的非手機客戶和非手機終端。

全新LTE IoT SDK支持蜂窩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商用

2月14日,高通推出面向MDM9206 LTE IoT全球多模數據機的全新LTE IoT軟體開發包(SDK)。全新LTE IoT SDK可協助OEM廠商、應用與解決方案開發商、物聯網行業新進入者和其他非傳統生態系統參與方,通過利用MDM9206 LTE IoT數據機中集成的應用處理器能力、連接性、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功能與外設介面,創造全新的蜂窩物聯網應用、產品和解決方案。

沈磊稱,目前有很多設備都需要連接到雲,而不同雲供應商都有自己雲端服務和客戶端軟體的要求,如何能和物聯網雲服務提供商進行無縫對接、測試,以保證設備可以無縫連接到雲端,從而很好地進行長期合作,這都是高通正在進行的努力。

高通通過「硬體和軟體」兩個部分的結合,預集成對雲服務提供商的支持。在硬體部分,MDM9206 LTE IoT全球多模數據機是高度集成全球多模(NB-IoT/eMTC/GSM)LTE IoT解決方案,能夠通過單一SKU滿足全球運營商和終端用戶不同的部署需求。同時,集成Cortex A7處理器,支持OEM應用和服務的充分處理能力。還可支持ThreadX和Linux操作系統。

在硬體之外的軟體部分,高通開發了全新LTE IoT軟體開發包(SDK),把硬體通訊能力、CPU能力、GPS能力等各種能力通過SDK開放出來,使圍繞它寫軟體的設備商、做應用的人和雲端服務商都易於訪問。在SDK之外,高通還把主流的物聯網雲服務提供商,比如阿里巴巴、機智雲等的SDK服務有機整合在軟體里。也就是說,高通的數據機處理器既有了計算能力,也有了連接到各個雲服務商的軟體能力。

高通無線邊緣服務加速IoT發展速度

同時,高通也正在突破限制IoT發展速度和規模的挑戰。比如,信任/安全、投資保護以及總購置成本。為此高通推出了新的業務模式——高通 Wireless Edge Service,即高通無線邊緣服務。這項服務可滿足企業與工業物聯網新客戶通過其雲平台安全地配置、連接數十億智能無線終端,並管理其漫長使用周期的需求。高通無線邊緣服務軟體將通過全新API公開,並在部分晶元組中提供,初期包括MDM9206、MDM9628與QCA4020,之後會擴展到部分高通驍龍平台。

沈磊稱,高通並不會提供雲服務,而是幫助產業鏈合作夥伴,尤其是平台商和雲服務提供商,進一步完善和增強他們的能力,幫助他們管理很長的生命周期、降低周期內的全部管理運營費用,讓服務有更強的適應性。「高通賦能,並不是去做這個生意。」

高通無線邊緣服務中提供的能力,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安全,因為高通擁有硬體,所以可以在底層對硬體安全認證提供保證。同時還可以把安全認證、雲端對無數節點的認證以及對安全的管控進一步增強。第二,開放API 訪問管理。每一個雲端物聯網運營商都有自己的設備管理系統,高通無限邊緣服務將無縫嵌入到主流雲服務提供商自己的設備管理系統和數據管理系統中,為他們的系統提供更強的能力。第三,延長設備生命周期。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高通能做到不需要接觸設備而進行遠程診斷、遠程管理,來為設備進行各種賦能,讓它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外部環境。

高通剛剛向物聯網產業鏈推出高通無線邊緣服務便獲得生態系統的有力支持。尤其是來自中國的企業。包括,阿里巴巴、百度、機智雲、日海通訊、摩拜單車,以及部分通訊模塊供應商,對與高通在新的業務模式進行合作都表現出很強的興趣。

沈磊表示,如今智能從雲端向邊緣遷移的趨勢,甚至向感測器、向物理世界不斷拓展,在這個過程當中,新的業務模式、新的技術投放方式需要被發明出來,而高通無線邊緣服務就是在這個新趨勢下應運而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114中國通信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智能機市場2017年首次年度下滑 華為逆勢增長
全國「不限量」間接取消流量漫遊,運營商亟需新動能

TAG:C114中國通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