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豪強勢力混戰兼并,三國爭奪天下

豪強勢力混戰兼并,三國爭奪天下

 中國歷史上,魏、蜀(漢)、吳三國形成和鼎立時期(190~280),豪強勢力混戰兼并,三國爭奪天下,最終歸於晉的一系列戰爭。

  紛爭的緣起中國自秦始皇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後,經兩漢一統局面維持了四百年。東漢後期,政治腐敗,橫徵暴斂,加之災情嚴重,民不堪命,農民紛紛奮起反抗。漢靈帝中平元年(184),爆發張角等領導的大規模黃巾起義戰爭。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受到威脅,漢廷急忙令大將軍何進等守衛京城,鎮壓起義。當時,騎都尉曹操、佐軍司馬孫堅率軍參與屠殺。涿縣(今河北涿州)的破落皇裔劉備也趁機組織武裝,參加鎮壓。在鎮壓起義過程中,豪強地主原有的私家武裝部曲由隱蔽轉為公開,數量猛增;州郡官吏也紛紛擴充勢力,與王朝的關係日益鬆懈,地主大土地所有制發展導致的分裂形勢日趨嚴重。

  王朝為加強對州郡的控制,改行政長官「州刺史」為統掌軍政大權的「州牧」,並派有名望的人去充任,結果適得其反,加劇了割據。中平六年漢靈帝死後,掌握朝政的大將軍何進為宦官所殺,并州牧董卓率軍入洛陽,擁立漢獻帝,先後逼走曹操和袁紹、袁術兄弟等,獨攬朝政。京城的混亂,董卓的專橫,促使割據勢力迅速擴大。州郡牧守各樹一幟,招兵買馬,劇增私兵部曲,紛紛討伐董卓。混戰迭起,形成四分五裂局面,東漢王朝隨之名存實亡,歷史進入三國形成時期。

  三國形成時期戰爭這一時期中,曹操挫敗群雄,統一中國北方,孫策攻取江東、劉備攻取巴蜀為立國之地,形成三國鼎立格局。

  初平元年(190),關東州郡聯軍討伐董卓,以袁紹為盟主,進屯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周圍。董卓遷獻帝都長安(今西安西北)後,分兵鎮守洛陽外圍之函谷、伊闕、廣成、大谷、芭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八關,以拒聯軍。十餘萬聯軍各懷異心,觀望不前。曹操孤軍西征,戰敗而還,遂獨立發展武裝。接著,附從後將軍袁術的長沙太守孫堅,率軍攻董卓,於次年將其逼出洛陽(見孫堅攻董卓之戰)。其後,孫堅死於袁術與劉表爭奪荊州的混戰中,董卓亦為中郎將呂布所殺,豪強混戰愈演愈烈。袁紹威逼冀州牧韓馥讓位後,又於初平三年的界橋之戰擊敗佔據幽州的公孫瓚,扭轉了被動局面。進而於建安四年(199)發動易京之戰,將公孫瓚擊滅,擁有冀、青、并州及幽州大部,成為中國北方最強的勢力。

  曹操於初平三年為兗州牧後,軟硬兼施,招降青州黃巾軍30餘萬,選其精銳編為「青州兵」,增強了力量,但表面仍順從袁紹,協助袁紹北擊公孫瓚,南迫袁術敗走江淮。因呂布乘虛奪占兗州大部,曹操平定兗州,收復失地,並汲取教訓,納荀盎「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國志·荀恩傳》)之策,鞏固兗、豫州根據地。繼而迫漢獻帝遷都許(今河南許昌),自任大將軍,「挾天子以令不臣」,又廣求人才,獎勵農業,在許縣及交通沿線地區屯田,足食強兵。此後三年,運用分化瓦解、各個擊破之策,相繼在安眾之戰中擊敗張綉,攻徐州擒殺呂布,困死袁術,成為北方惟一能與兵多地廣的袁紹抗衡的勢力。

  同時,孫策亦籌謀攻取江東為立國之地。興平元年(194),從袁術處領得其父孫堅舊部曲千餘人,次年率眾五六千,與周瑜合軍,揮軍東渡,奪取牛渚、秣陵。後攻克會稽(今浙江紹興),進佔東冶(今福州),公開與袁術斷絕關係,獨自發展。孫策據江東三郡,在北方混戰而無力遠顧的曹操暫取拉攏之策,表其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是時,袁紹欲南攻曹操,曹操亦圖謀向黃河以北發展。曹操爭取漁陽太守鮮於輔,命其督幽州六郡,以牽制袁紹後方;遣臧霸攻克青州齊、北海等地,以固東翼;分兵至官渡(今河南中牟境,處鴻溝上游,臨汴水)設防。接著,爭取荊州劉表中立,解除西南部之憂;率軍擊敗劉備,將其趕出徐州,避免了多面受敵。當袁紹於建安五年統軍10萬進屯黎陽(今浚縣境)時,曹操鑒於敵眾己寡,先以聲東擊西戰法挫袁軍銳氣,再回師官渡拒守,相機襲燒袁軍糧草,乘勢發起攻擊,大破袁軍,殲其7萬餘人,贏得官渡之戰的巨大勝利。此後,趁袁紹死後其子紛爭內戰,攻取袁氏基業之地鄴城。又遠征柳城(今遼寧朝陽南),殲滅逃入烏桓腹心之地的袁氏兄弟及與之勾結的烏桓勢力,基本完成統一北方的大業。

  建安十三年,曹操作玄武池訓練水軍,並對可能動亂的關中地區採取措施後,出兵十多萬南征荊州(今湖北荊沙),欲一統南北。時孫權承襲其兄孫策之業已八年,鞏固了江東,又統軍攻克夏口(今武漢境),打開荊州東大門,正相機吞併荊、益州。而依附荊州牧劉表的劉備,也開始改變長期寄人籬下的狀況,請得諸葛亮為主要謀士,確定先佔荊、益,聯合孫權,進圖中原的大略,並在樊城大練水陸軍。劉表病亡,其子劉琮投降曹操後,劉備領軍南撤,被曹軍追擊於長坂(今當陽境),乃率軍兩萬餘駐樊口(今鄂州境),與孫權聯軍,於赤壁之戰大敗曹操,自為荊州牧,乘勝奪取武陵、長沙等四郡,並向孫權「借」得南郡,作為壯大發展、進圖益州的基地。曹操敗還北方,孫吳也得以鞏固發展。由此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矗

  建安十六年,劉備乘劉璋恐懼曹操進犯之時,以助守之名率兵數萬入益州,此後又召諸葛亮等率軍入巴蜀,先取郡縣,於十九年順利入主成都。自此與曹操、孫權形成三個獨立的、相對穩定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三國鼎立的局面完全告成。

  三國鼎立時期戰爭三國的鼎立,也是三國間長期的、更複雜紛爭的開始。

  三國鼎立時期的戰略要地主要有淮南、荊州、漢中。淮南、漢中分別為魏吳、魏蜀的邊境地,而荊州為三國接壤,且當時各佔一部,是爭奪最激烈的地區。曹操於荊州赤壁戰敗還北方後,成功地進行渭南之戰,全據關中,同時在譙(今安徽亳州)開闢水軍訓練基地。面對孫權、劉備兩個對手,採取東攻西守或西攻東守的方略,力避兩面作戰。先與孫權爭奪淮南之地,取得合肥之戰的勝利,遏制了孫權攻勢。後與劉備爭漢中不利,乃集中兵力,與孫、劉爭荊州。

  魏、蜀、吳三國爭奪荊州,引發了樊城、江陵、夷陵三次大戰。劉備進取巴蜀,激起孫權不滿。劉備奪取漢中,鎮守荊州的蜀漢名將關羽也率軍自江陵(今屬湖北荊沙)北上,圍攻襄陽、樊城(今襄樊)曹軍,更使曹魏震動。曹操採納司馬懿等人的計謀,進一步離間孫權、劉備,促成孫權遣軍襲取江陵,擊殺關羽,而曹魏坐收漁人之利。劉備企圖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不顧群臣反對,自統大軍攻吳。孫權求和不成,進一步與魏修好,命陸遜為大都督,率軍5萬拒蜀軍,採取後退避銳、集中兵力、相機決戰的方略,於章武二年(222)火燒連營,大敗劉備,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蜀漢因此國力大損,孫吳亦有北顧之憂,戰後雙方重修舊好以抗強魏,致三國又有較長時期的鼎立。

  曹魏促使吳、蜀相互削弱,自身贏得休養生息的時機,國勢日益強盛。其間曹操病亡,曹丕稱帝,以魏代漢,籌謀南進。孫吳及時調整部署,轉而對付曹魏。憑藉長江天險和相對強大的水軍,先是擊退魏軍三路進攻,繼又兩次迫退進至廣陵(今江蘇揚州境)的魏軍,使曹丕至死未能越長江一步。

  夷陵之戰後不久,劉備病亡,南中(約今雲南、貴州及四川西南部)地區的漢、夷豪強勢力反蜀。輔政的蜀漢丞相諸葛亮於建興三年(225)統兵分三路向南中進軍,以攻心為上,輔以攻戰,平定南中,加強了夷、漢間交往,促進了南中發展。蜀漢後方得以鞏固後,諸葛亮對內繼續發展經濟,精心治軍,不斷增強國力,對外加強聯吳,為北向攻魏創造條件。建興五年諸葛亮統10萬大軍北屯漢中,拉開攻魏之戰的序幕。不用部將出子午道(今陝西安康過秦嶺至西安)直攻長安(今西安西北)的建議,而實行先攻隴右、再取秦川(關中一帶)的謹慎方略。因次年馬謖失街亭(今甘肅天水東南,一說今張家川北),蜀軍還漢中。後統軍數萬北圍陳倉(今陝西寶雞東),不能速決,糧盡而退。繼又數次與魏大將軍司馬懿等交戰,但直至十二年病亡,諸葛亮攻魏之戰未獲重大戰果。

  孫吳雖大破魏大司馬曹休於石亭(今安徽潛江境),遏制了曹魏攻勢,卻無力北進,乃一面抗魏,一面鞏固南方和向海上發展。黃龍二年(230),遣將衛溫等渡海至夷洲(今台灣),獲數千人而還。後又兩次遣將航海至遼東,聯絡公孫淵,以牽制曹魏東北。魏明帝曹佰發兵攻討公孫淵失利後,於景初二年(238)改令太尉司馬懿征遼東,平定遼東、玄菟、樂浪、帶方等四郡。

  司馬懿成功地阻遏諸葛亮進攻和征戰遼東,威望益高,權勢日重。及明帝病亡,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輔八歲太子曹芳登基。曹爽懼司馬懿得勢,急於建功樹威,貿然率軍攻蜀,兵敗興勢(今陝西洋縣北)。司馬懿以年老多病辭職,韜光養晦,暗養心腹死士,又和太尉蔣濟配合,於正始十年(249)發動兵諫,處死曹爽,獨攬軍政大權。又出兵淮南,平息王凌的反叛。其後,司馬懿子司馬師、司馬昭先後平定稱丘儉、諸葛誕之亂,徹底剷除史稱「淮南三叛」的曹氏勢力。曹魏政權已是名存實亡,司馬氏至此完成代魏準備。

  三國後期,吳、蜀漸趨衰弱,聯盟已不能抗衡魏國。孫權病亡後,吳雖有過抗擊魏軍獲勝的東興之戰,但已是強弩之末。蜀漢姜維多次征戰隴西,但敗多勝少,推進中原的夢想早已破滅;兵力嚴重不足,漢中外圍要點也被迫放棄,退守漢、樂二城。而魏國司馬氏發展經濟,穩定政局,軍事實力不斷增強,統一天下的條件逐漸成熟。針對蜀漢弱孝邊境無備的狀況,定下先滅蜀再順江吞吳的戰略決策,景元四年(263),獨攬朝政的大將軍司馬昭遣軍分三路攻蜀,當主力受阻於劍閣(今四川劍閣東北)後,名將鄧艾過陰平小道出奇兵,魏滅蜀漢之戰告捷。

  魏咸熙二年(265),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稱帝,公開以晉代魏,加緊滅吳準備。蜀漢已滅,吳國唇亡齒寒,加之政治腐敗,致使人心背離,發生吳西陵督步闡據城叛吳降晉。吳國名將陸抗隨機應變,於鳳凰元年(272)迫退晉軍,取得平步闡之戰的勝利,遲滯了晉滅吳戰略意圖的實施。晉經過長達八年的準備,於咸寧五年(279)十一月至次年三月,發兵20餘萬,自巴蜀、襄陽、壽春、下邳等六路進軍,以空前規模的水陸軍協同作戰,直取建業(今南京),一舉滅吳。

  歷史地位及作用三國時期戰爭,促進了由分裂局面到三家局部統一,進而實現全國統一的歷史進程,推動了政治、經濟、文化、民族關係諸方面的較大發展。戰爭的形態有了新的發展,出現水、步、騎兵配合的大規模作戰。各國注重發展適應本國地理特徵的兵種,曹魏的騎兵,孫吳的水軍,蜀漢的步兵,戰鬥力均較強。隨著戰爭對象的多極化,及敵我雙方所處戰略態勢的複雜,軍隊部署、謀略運用都有不少範例,其中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謀略尤為出色。諸葛亮審時度勢制定的《隆中對》,雖後來形勢變化而未能完全實現,仍不失為一個劃時代的較完整的戰略計劃。軍事外交頻繁,聯盟戰略靈活,三家進行的赤壁大戰和爭奪荊州,堪稱範例。對邊遠民族地區的作戰中,「攻心為上」也有更出色的運用。作戰方法上,諸葛亮推演陣法所作「八陣圖」,以及廣泛使用的火攻、奇襲、伏擊、地道等,均為後世傳揚。

  隨著戰爭發展,統帥指揮機構已趨健全,鼎立三方都善於選將用人,依靠他們策劃和進行戰爭;同時促進了一些軍事制度的改革和建立,中外軍體制的形成,世兵制的實行,參謀制度的完善,影響深遠。後勤保障越來越注意後方供給基地的建設,均實行空前規模的屯田。軍隊裝備有明顯改進,蜀漢創製一發十矢的連弩,適宜山區運輸的「木牛」、「流馬」,改進的鋼刀,曹魏所制發石車、指南車,大量使用的馬鎧,孫吳大量製造的各種性能良好的船隻,均很著名。

  三國時期的軍事理論研究,隨著豐富的戰爭實踐不斷深入。曹操的《孫子注》開創整理研究《孫子兵法》先河。諸葛亮的軍事論述很受後人推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劉備孫權誰更勝一籌?看網友評論,我懵圈了
孫權稱帝晚是因為怕蜀漢報復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