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史:方孝儒被誅十族,埋下了明朝滅亡的宿命

讀史:方孝儒被誅十族,埋下了明朝滅亡的宿命

佚名

誅十族這種事情只能發生在明朝,只會發生在明朝朱姓皇帝身上。

從朱元璋開始,明朝諸帝對知識分子都是極不信任的,知識分子抄家滅門、被當堂打屁股這種事情在整個明朝一直存在,而朱元璋、朱棣又是最為殘暴的人。當方孝儒這個最有骨氣的「讀書種子」(姚廣孝語)遇到朱棣這個最殘暴的朱皇帝,方孝儒站道統的高度絕不屈服,朱棣理屈詞窮、氣極敗壞之下,便發生中國歷史唯一一次「誅十族」的事件。

方孝儒被誅十族,埋下了明朝滅亡的宿命

方孝孺曾從元末明初大儒宋濂學習,文章、學問為宋濂諸弟子之冠。但他輕文藝,重教化,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洪武十五年,以吳沉、揭樞薦,召見。朱元璋喜其舉止端整,對皇太子說:「此庄士,當老其才。」

但是,由於方孝孺力主施行仁政,先德化而後政刑;而朱元璋則主張以猛治國,運用嚴刑峻法控制官民,所以他沒有對方孝孺加以重用。但是朱元璋一代梟雄,深知逆取順守的道理,他雖然沒有重用方孝儒,可是卻深深地被方孝儒的學問人品所折服,他是想把方孝儒留給自己的繼任者 ,以寬代嚴,以仁易暴,大明的江山才能長久。

所以,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帝朱允炆繼位,立即召孝孺入京,任翰林侍講學士,次年,值文淵閣,尊師以禮,帝讀書有疑,即召講解。凡國家大事,常命孝孺就坐前批答,成為當朝重臣。這種安排,顯然是朱元璋的遺命。

只是方孝儒學問雖好,卻不是平亂定叛之才,在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中毫無作為,最終建文帝下落不明,方孝儒卻沒能逃出南京城。

朱棣的重要參謀姚廣孝非常了解方孝孺,南京破城之前,曾請求朱棣,稱看重氣節的方孝孺不會輕易歸順,希望手下留情不要加害,否則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明史·方孝孺列傳》記載:成祖發北平,姚廣孝以孝孺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朱棣當場答應,因為他亟需方孝儒這樣的道德名人為其合法性背書,所以對方孝儒非常尊重,並讓方為自己起草自己的登極詔書:

成祖降榻,勞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輔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國賴長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顧左右授筆札,曰:「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孝孺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諸市。

這是《明史》的記載,當時朱棣尚在,所以迴避了「誅十族」的對話,但是事實卻無法迴避:

方孝孺的妻子鄭氏和兩個兒子方中憲、方中愈上弔死了,兩個女兒投秦淮河而死。家人都逃脫了法律的制裁,他的親戚朋友可都遭了殃。每抓到一個,都帶到方孝孺的面前,讓他看看,再行千刀萬剮,一共殺了七天,873人。方孝孺鎮定自若,不為所動,還忙裡偷閒,做了一首絕命詩。八百多人殺完了,輪到方孝孺了,他被五馬分屍處死後拆散骨骸拋棄。

方孝儒死後「天下的讀書種子」卻真的絕了!雖然,明朝的科舉還在繼續,每三年還有大批的進士及第,但是並不是所有識字就算是讀書人,既然皇帝不尊重讀書人,既然皇帝只崇信強權暴力不信仁義道德,讀書人只能抱團取暖,——這就是明朝「黨爭」的根源;皇帝既然不尊重讀書,自然也就不識大義,所以倚重宦官,於是「閹黨」專權;讀書人不敢批評皇帝,只能批評皇帝的走狗——「閹黨」,於是朝中不聞正道,只剩下沒有原則,沒是非的一片罵聲。

表面上看,似乎是大家在相互叫罵,其實心裡罵的都殘暴的朱姓皇帝,結果李自成來了,崇禎擊鼓,竟然無一人上朝;南明歷經四帝,卻內訌不斷,除了一個史可法竟然沒有一個死藝之臣,對比之下南宋滅亡時十萬軍民蹈海殉國,南明無法保存半壁江山也不足為怪了。

——從這一點上看,天下讀書的人種子即使沒絕,也被摧殘的差不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幸會!你也曾是山西人!
明朝文官反對皇帝帶兵的原因有三,最後一條很自私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