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人街探案2》:你管這種神棍推理叫社會派,我是不服的

《唐人街探案2》:你管這種神棍推理叫社會派,我是不服的

推理靠神棍,搞笑靠審丑。對標第一部,《唐人街探案2》的各項指標都在退步。想找點樂子的裡邊請,推理愛好者請止步。

在這個被稱為「史上最激烈」的春節檔,各種幻想題材IP扎堆來襲。

講道理我們作為一個幻想類公眾號,對此情形應當喜聞樂見。然而拿著影單捋一遍,不免心涼一半。

首當其衝就是《西遊記女兒國》。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每逢春節必然出現西遊題材國產爛片,來得比春晚的馮鞏還準時,連名字都面目雷同。會為此片走進電影院的,不是演員粉絲,就是不信邪的西遊偏執愛好者。

還有《捉妖記2》。蘿蔔精捲土重來,帶著一堆裝瘋賣傻的人類大鬧電影院,預告片從幾個月之前就開始轟炸無辜路人的眼球和心靈。心理年齡超過15歲還熱衷看這個系列電影的就是犯罪。

簡而言之,這屆春節檔不行。

在這之中,只有《唐人街探案2》(以下簡稱「唐探2」)的存在讓人稍微寬心。

《唐人街探案》(以下簡稱「唐探1」)曾貢獻了一個讓人頗感驚喜的原創懸疑故事,尤其是影片最後張子楓飾演的少女思諾在病床上陰惻惻的一笑,更讓我們相信,「唐探2」也許是這個春節檔唯一一部獻給成年人的賀歲片。

相信每個看過第一部的觀眾,都對這個鏡頭記憶猶新。

我們懷揣著這種樂觀的心態走進電影院,再出來的時候心態已經崩了。

如果說「唐探1」是一部披著喜劇外衣的本格推理片,「唐探2」只能說是披著推理外衣的喜劇片了。

在時代廣場飆馬車,堪稱全片最熱鬧的喜劇場面。

「唐探2」的故事緊承第一部最後,如約將故事主陣地搬到了大洋彼岸的紐約。成功考入警校的天才少年秦風,被表舅唐仁以結婚的理由誆到美國,落地才得知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幫唐人街教父七叔調查其孫子的死因,同場「鬥智」的還有世界各地的多位名偵探。起初對500萬美金的懸賞興趣缺缺的秦風,不知不覺間卻被唐仁惹禍上身的體質所牽連,兩個人也捲入了一起連環殺人案。

名偵探們。中間這位的造型你說沒借鑒小丑女我是不信的。

這種名偵探集結的設定看起來就很柯南(類似工藤新一、服部平次、白馬探還有個女高中偵探共同參與的某一集)。雖然算不上很新鮮,但東西方各路神仙使出十八般武藝鬥法的場面,想想應該也挺熱鬧的。而且之前主創也放出風來,說是「破案過程中,來自十國的名偵探們將展示記憶宮殿、人肉相機、黑客技術等高精尖技能,令人大開眼界。」

結果這有且僅有的三項技能,兩項出自秦風,只有黑客技術一項留給了新加入的名偵探Kiko。

GIF

「唐探2」的特效,基本都用來給秦風搭建記憶宮殿了。

更不幸的是,除了這位技術型名偵探Kiko(除了黑客技術以外半點推理能力也沒體現出來)以外,以野田昊(妻夫木聰飾演)為首的其他名偵探俱樂部成員們,僅僅在開場上線一下下,就集體掉線了!

日本高顏值演技派代表妻夫木聰在「唐探2」中僅僅打了個醬油——也許下一部才是他的主場吧。

於是,在影片進行到1/10處時,名偵探們比拼智商的最大噱頭就這麼木有了。

行吧,可能導演是想讓我們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主角團身上,畢竟十幾個歪果仁操著南腔北調用中文尬聊也挺難為演員的。

故事開始進入主線,嫌疑人之一浮出水面,國籍、年齡、職業等等邊角元素都完美符合側寫。

當然,熟悉套路的觀眾都不會相信他是真兇。

果不其然,很快我們的主角秦風就通過一個重要細節判斷出肖央飾演的宋義不是兇手

——「他不是左利手!」

……我謝謝你啊,還真是明確而板上釘釘的實錘呢。

為了給自己破案增加難度,名偵探江戶川秦風和唐仁小五郎沒有選擇帶著疑犯和警方解釋清楚事情原委,而是夥同疑犯一起逃避追捕,成功讓三個人都上了警方的黑名單。

果然思路清奇。

與此同時,七叔那個滿臉寫著「不要怕我不是什麼好人」的乾兒子,也帶著手下到處找主角一夥的麻煩。

這邊經歷著一連串雞飛狗跳的荒誕鬧劇,那邊秦風通過一本被撕了頁的古籍,發現了兇手的作案手法。

但是此時影片時長還不過半,所以兇手雖然已經呼之欲出,可主角團就是抓他不到,甚至兇手囂張地在秦風等人眼皮子底下犯案,依然能順利脫身。

一場緊張刺激的追跑打鬧之後,僅僅因為兇手亮了一把比手指粗但有限的手術刀,秦風就被嚇癱了,目送兇手逃之夭夭——喂喂喂,說好的警校學生呢?怎麼這麼慫?

在莫名其妙被抓到警察局之後,秦風通過冥思苦想,終於想通了兇手的身份和作案動機。在一群再次上線助攻的名偵探們的幫助下,秦風等人大搖大擺從紐約市警察局出逃。

GIF

難怪這個長得像川普的局長都急眼了:NYPD都是吃乾飯的也就算了,警察局都讓你們來去自如怕不是在逗我?

終於與兇手面對面,秦風說了還沒三句話兇手就主動認狼出局,利索得彷彿就等著人來抓。

整個故事梳理下來,推理的部分薄弱得吹彈可破,無論是過程中秦風利用記憶宮殿對兇手的犯案地點進行排查,還是最後一錘定音敲定真兇的證據,都充滿了柯南式的突然頓悟,整個破案過程嚴重缺乏推進

就是這種感覺,你們領會一下。

同時犯案的核心過多地牽扯到中國的道教文化和陰陽無極,無論是從頭到尾存在感強烈的《道德經》(讓一個老外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實在是尬到飛起),還是揭秘時秦風一通陰陽八卦、神性獸性的分析,都使得影片的推理略顯神棍

「唐探2」推理的乏力,讓人難免懷念第一部那個步步紮實的故事。

同樣讓人懷念的,還有第一部最後那個讓人津津樂道的反轉。

在范達因的推理二十準則里,第一條就明確規定了:

「解謎之際,讀者務必擁有與偵探平等的機會。所有的線索得記述清楚。」

「唐探1」從一開頭秦風書架上的《白夜行》,就暗暗在為最後一擊女孩謀殺養父的重磅結局蓄力。

出現在「唐探1」片頭的《白夜行》,為電影的成功奠定了第一塊基石。

除此之外,「唐探1」的推理可謂一環扣一環。從頌帕工作室門口的監控探頭7天一覆蓋,結合床下牆壁上發現的腳印,順理成章地把真兇的作案方式送到觀眾眼前。

這些都是正統本格推理的套路:與讀者/觀眾共享所有信息

而最終的反轉,思諾利用日記操縱鬼父,誤導秦風和唐仁,則是典型的日式變格推理,強調人物的變態心理,用來作為一部懸疑作品的核心詭計,簡單卻精彩。

思諾編寫的日記手稿,是其「完美犯罪」的重要一環。

整部電影中關於思諾和頌帕兒子丹的故事有留白,但動機和手段都完整具備。所以當最終的反轉到來,影迷覺得震撼,細想卻合情合理。

而「唐探2」的推理相較之下就牽強得多。

為了照顧部分粉絲的觀影體驗,我們在此不多劇透,只簡單舉幾個外沿的例子。

比如在出現第四個被害者後,秦風鎖定兇手靠的僅僅是唐仁的一句話:「為什麼死的會是TA呢?」就是這麼一句沒頭沒腦的話,秦風就茅塞頓開,喜出望外地說「小唐你真的是太棒了」。

作為觀眾,看到這裡恐怕都是一臉懵逼:這棒個毛線?簡直是強行吹。

再比如最後反轉時,真兇向秦風要證據,秦風先是誇了一番TA的「完美犯罪」,然後胸有成竹地說「屍體還沒來得及處理吧?應該還在後備箱里吧?」

大哥你說這樣破綻百出的犯罪是完美犯罪,怕不是對「完美」一詞有什麼誤解?

這一部,名義上是向社會派推理轉型,但全片看下來,只看到社會,推理實在弱得一匹。

而關於最終的反轉,只能說,TA的動機存在,但不夠強烈。或者,前期關於TA動機的鋪墊少之又少,站在觀眾的立場上來看,難以使其成為一個有效的懷疑目標。

這是一個只有主創自己能意識到其存在特殊身份的角色。

這種信息量的不對等,已經不符合一個完美反轉的先決條件了,甚至妨害到故事的推理主線。

至於最後靠慣用手當一錘定音的決定性證據就更簡單粗暴了——何況上馬車時伸哪只手並不能證明那就是慣用手,此時人更多地是為了配合上車和前進方向做出的適應性動作。這件事稍有生活常識就能想明白。

對了,在這一部的最後,秦風又一次放走了真兇。如果說「唐探1」中秦風在最後放走思諾是因為證據不足,甚至或者出於人文關懷對失去監護人的未成年不趕盡殺絕,那麼這一部最後真兇得以帶著證據全身而退就難免說不過去了。

強行解釋一波,也只能說是為了對Q的身份進行再一次反轉所做的努力。

當這一部的推理和反轉都已經不具備第一部的成色,唯一勉強可以與第一部一戰的,就是「唐探2」的搞笑橋段了——而這種集中在下三路的搞笑方式還顯得特別的low。

街頭裸奔一場戲,代表了本片絕大部分包袱的共性:因為略顯粗俗而容易get。

作為一部春節檔上映的合家歡影片,大概很多誤入電影院的路人觀眾從一開始就沒對本片的懸疑色彩懷抱多少期待,而「唐探2」選在大年初一搞個連環殺人事件,可以想見鬧劇的比重遠高於重口情節。

除了與第一部一脈相承的懷舊金曲梗,「唐探2」的笑點多數集中在了攪基、女裝、動作戲上。

也許是深諳時下流行的基腐元素,電影中多次出現了秦風和唐仁被同性調戲的情節。

躲避黑幫追殺,意外闖入一群手持重火力武器的彪形大漢中間,大漢們的老大不僅向唐仁獻花,還抱著唐仁跳起了《粉紅色的回憶》!

艾瑪畫美不看。

長相斯文清秀的劉昊然當然也不能讓王寶強專美於前。在前往拳館尋找唐仁的師父、莫家班班主莫友乾了解符咒含義時,秦風也不得不使出色誘大法從師父口裡套得信息。

不滿足於讓一大堆奇形怪狀的人分別攪基賣腐,三位主演還在電影里挑戰了一把反串。

原來你陳思誠也喜歡玩女裝大佬這一套。

這些辣眼睛的搞法雖然的確取得了不錯的笑果,卻也實在失之過low。

除此之外,本片號稱啟用了成龍成家班的武術指導,可設計出的動作戲全是些鎖喉掏襠插眼之類不入流的招式,每每讓人覺得是在生撓觀眾咯吱窩。

踹襠這件事,「唐探」也是一回生二回熟了。

在這些迷之笑點當中,唯一稱得上具有「唐探特色」的笑點,就只有年代BGM的花式亂入了。無論是第一部中配合醫院重場戲的《往事只能回味》,還是這一部中酒吧大漢搭救唐仁時的《粉紅色的回憶》,都起到了立竿見影帶動影院氣氛的直球效果。

但「唐探2」里值得提上一筆的笑點也就僅此而已。

現在回想起來,「唐探1」的喜劇橋段可以說相當自然。無論主角、警察,還是半路殺入的笨賊反派組合等等,人物間的關聯和衝突都比較清楚,再加上對泰國元素的流暢運用,產生的喜劇效果十分不俗。

而即使作為一部單純的喜劇電影來看,「唐探2」所交出的成績也遠遠不及前作。

無論中外,無論主配,每個人出場就為且僅為影片的喜劇元素服務。

歸根結底,「唐探2」未能達到影迷對它的期待。

滿以為從紐約篇開始,陳思誠和他的團隊將要在這一系列中引入更大的格局,增加更複雜的推理和喜劇元素,開啟「唐探宇宙」世界觀。但最終,我們所看到的變化僅僅是空間的變換,拿掉特殊的設定後,故事主線的複雜程度較之前作反而變弱了。

不僅如此,前作中的一些當時看來是伏筆的情節,在續作中也沒有得到充分的解釋和利用。

比如在第一部的最後,秦風和唐仁參觀了號稱「全球最先進的科技實驗室」,並引出了第二部故事將發生在紐約唐人街。那時影迷們滿心認為這個實驗室中展示的一切會在第二部中有所體現,結果卻隻字未提。

這個實驗室不僅有許多黑科技產物,大多數技術還是高度機密。

這不是說「唐探2」就是一部爛片。相反,「唐探2」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賀歲片,夠熱鬧,也夠喜慶,適合一家老小吃飽喝足哈哈樂個120分鐘。

但是除此之外,作為一部不合格的懸疑片,「唐探2」推理靠神棍,搞笑靠審丑,對標第一部,「唐探2」的各項指標都在退步。

這不能簡單歸咎於續作讓觀眾失去了新鮮感,而是導演太過急功近利地想要擴張故事版圖,反而疏於打磨故事主線,讓推理淪為喜劇的配菜。

所以假如你想打發時間,對劇情又沒那麼較真,就想大過年看個熱鬧,那「唐探2」挺適合你。

想藉由看這部電影感受解謎的愉悅,體驗一把燒腦的快感?

想多了,洗洗睡吧。

熱文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架空 的精彩文章:

《副本》:Netflix砸了2億美金,就拍出個骨科倫理劇?

TAG:架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