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筆論三國之蜀漢春秋:劉備的荊州歲月(八)痛失荊州

筆論三國之蜀漢春秋:劉備的荊州歲月(八)痛失荊州

劉備一生的功業,由荊州走向輝煌,也由荊州走向衰落。

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在漢中擊敗曹操。他向朝廷交還「左將軍」印綬,自稱漢中王。同時,拜關羽為前將軍,總督荊州諸事。

劉備在益州和漢中的成功,大大激勵了留守荊州的關羽。

諸葛亮早在隆中對策之時,便提出由漢中和荊州兩路進攻中原的戰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曹操在漢中的失敗,讓北伐的最佳時機似乎已經到來。

果然,剛開始的時候關羽的軍事行動一切順利,不僅水淹七軍,俘虜于禁的幾萬軍隊,還斬殺名將龐德。

一時之間,關羽風頭無雙,曹操也要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所謂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一張大網正在展開。

曹操方面,司馬懿和蔣濟兩人為曹操畫策「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說白點,就是要借孫權之手端掉關羽兵團的根據地,讓益州馳援不及。

孫權方面,早就蓄謀已久。

孫劉結盟,主要原因是迫於曹操的壓力,不得已而為之。孫權能夠借「荊州」,還讓年齡一大把的「劉皇叔」給自己當妹夫,主要目的就是要劉備幫自己看住長江上游,扛住曹操。

這一點是與當年劉表用劉備的戰略一致的。

然而,劉備尾大不掉,成為孫氏集團的威脅。這一點,孫權是最不願意看到的。

魯肅是孫劉聯盟的始作俑者,所以他一直試圖維護友好局面。但是,他的繼任者呂蒙卻是堅決的主戰派。魯肅剛就任東吳都督時,呂蒙便講:「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復以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

後來,他又給孫權分析形勢「令征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游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今不於強壯時圖之,一旦僵仆,欲復陳力,其可得邪?」「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他的戰略就是要打掉關羽,以己之力與曹操抗衡。

孫權對此極為贊同。從後來的局勢發展來看,呂蒙的策略是非常正確的。

呂蒙此人,有點類似於徐庶,年少殺人,膽大妄為,後來卻成了一個謀略家。

呂蒙取代魯肅之初,處處示弱。一面裝病,一面露出笑臉,與關羽加倍友好,拚命的迷惑對手。

關羽方面,敗在其性格缺陷。從其個人才能來講,可以說文武兼備的大將,能夠獨擋一面。

然而,他很驕傲。除了劉備,誰也不服。比方說,他聽說馬超投奔劉備,便要去找馬超單挑。他聽說黃忠與自己同列,被封為「後將軍」便說「不願與老卒為伍」。同時,劉備的小舅子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負責後方防守。關羽對他們卻是向來輕視,還因軍資問題,威脅「還當治之」。

孫權也想搞好與關羽的關係,遣使為子索關羽之女。沒曾想,關羽辱罵其使,不許婚。這事讓孫權大怒。

人,都被得罪光了。

欲知後事果,須問前事因。上述種種原因,讓關羽兵團的敗亡不可避免。

曹操遣徐晃救曹仁,樊城不能克,關羽引軍退還。可是,呂蒙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

本來,關羽進攻樊城時,也預防孫權偷襲,重兵尚在荊州。但是,後來聽說呂蒙病重(裝病)便調大軍北上。沒曾想,呂蒙以士兵扮作商人,白衣渡江偷襲江陵。糜芳、傅士仁也很快投降。

可以說,東吳不費吹灰之力便瓦解了關羽的力量。

關羽只得敗走麥城,士兵作鳥獸散。成都太遠,救兵不及,而在上庸的劉封和孟達又拒絕發兵相救。

一代名將,走到末路。孫權遣將逆擊,斬關羽及子關平於臨沮。

從此,荊州歸於東吳。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基本形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論三國 的精彩文章:

TAG:筆論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