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與兩代皇帝都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卻能執掌政權十六年

與兩代皇帝都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卻能執掌政權十六年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北魏文成皇后馮氏是一位有卓越貢獻的人物。她不僅在獻文帝、孝文帝兩朝,先後以皇太后、太皇太后的身份兩次臨朝稱制,執掌北魏政權達十六年之久,而且在政治上雄心勃勃,勵精圖治,頗有作為。尤其是在北魏太和前期(477一490年),她排除鮮卑貴族和漢族上層人士的阻撓,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進行了巨大的改革,推動了北魏社會的發展,促進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

在她去世以後,北魏孝文帝繼續推行改革事業,從而形成「太和改制」的高潮。因此,馮太后作為太和改制的開創者和主持者之一,對北魏貢獻巨大,不失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與兩代皇帝都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卻能執掌政權十六年

文成馮太后是漢人,原籍長樂信都(今河北冀州市)。她的祖父馮弘,是北燕的第二代國君。父親馮朗,為馮弘次子,封廣平公。馮朗兄弟三人,哥哥馮崇,弟弟馮邈。馮弘即位時,北燕政局混亂,國勢日蹙。太興二年(43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乘機出兵,大舉進攻北燕。在魏軍咄咄逼人的攻勢下,馮崇兄弟因不滿北燕的黑暗政治,又迫於慕容皇后的陷害,遂以遼西之地投降了北魏。

馮崇兄弟降魏後,太武帝以馮崇為車騎大將軍、領護東夷校尉、幽平二州牧,封遼西王;馮朗也因功為秦雍二州刺史,封西郡公。馮朗在燕時,娶樂浪(今朝鮮平壤)女子王氏為妻,生有一男一女。歸魏後不久,王氏在長安又生一小女兒,這就是後來的文成皇后馮氏。

承平元年(432)文成帝拓跋浚即位,馮氏14歲,被選為貴人。太安二年(456)馮氏被立為皇后,與文成帝相親相愛,度過了八九年的美好光景。和平六年(465)五月,25歲的文成帝一病不起,不久便離開了人世。12歲的太子拓跋弘繼承皇位,就是獻文帝,馮氏被尊為皇太后。因皇帝年少,馮氏開始第一次臨朝稱制。

與兩代皇帝都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卻能執掌政權十六年

馮太后執政後經歷了以下重要事件:

1.平定乙渾叛亂

乙渾,本姓乙弗氏,後改乙氏。乙弗本是部落名稱,晉時世居青海,為鮮卑吐谷渾之支族。十六國時期,乙弗部族或降西秦,或隨拓跋鮮卑徙居代北,以後遂散居在關中和代北地區。北魏建國後,乙弗部落酋帥多擁眾歸附,是較早歸魏的內遷諸姓之一。乙渾先人何時歸魏,史載不明。但文成帝在世時,乙渾已官拜車騎大將軍,賜爵東郡公,地位非常顯赫。到和平三年,他又進爵為太原王,成為北魏政權中的重要人物。乙渾素性狂傲,嗜殺貪權。文成帝在位時,由於皇帝嚴於法治,加之朝中輔佐甚眾,因而未敢輕舉妄為。及文成帝去世,獻文帝即位,他見皇帝幼小,皇太后又不掌朝權,便狼子野心大暴露,陰謀奪取皇位,顛覆北魏政權。最終被馮太后鎮壓。

2.第二次臨朝稱制

皇興五年,獻文帝退位,孝文帝即位,馮氏升為太皇太后。

3.穩定政局,主持改革。

馮太后主持的改革,始於太和八年。最初推行的是「班祿制」,其後推行「均田制」、「三長制」。在思想文化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她重視教育、恢復禮樂、尊儒崇經、嚴厲禁止巫筮、讖緯、同姓通婚,提倡漢化。

4.勵精圖治

馮太后第二次臨朝稱制之後,在政治上勵精圖治,頗有作為。她整飭吏治,重視人才,虛心納諫,寬刑簡政,從而使得太和前期政治比較清明,人民生活比較安定,成為北魏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

5.培育孝文帝

與兩代皇帝都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卻能執掌政權十六年

馮太后是獻文帝的「嫡母」,而非生母。所以,獻文帝和他的兒子孝文帝,這爺倆都和馮太后沒有血緣關係。

獻文帝是文成帝與李氏所生之子。太安二年(公元456年)二月,也就是馮氏被冊為皇后的第二個月,不足兩歲的拓跋弘被立為皇太子。按照道武帝拓跋珪當年所定的規矩,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為儲君,生母皆要賜死,以防母以子貴,專擅朝政。李氏被賜死後,馮後便擔當起了養育之責,將拓跋弘視若己出,竭盡慈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海春 的精彩文章:

唯一死後火化的皇帝,平時都不在宮裡工作
大清國是蒙古帝國的繼承者嗎?皇太極是如何征服蒙古各部的

TAG:鄧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