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玉環華清宮進見李隆基,是出軌行為嗎?

楊玉環華清宮進見李隆基,是出軌行為嗎?

以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溫泉相會為標誌,揭開了李楊情愛史的序幕。史稱「即進見,玄宗大悅。」玄宗看到楊玉環的媚態,不禁為之傾倒。《長恨歌傳》載:「上(玄宗)甚悅,進見之後,奏《霓裳羽衣曲》以導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具體情況究竟怎樣呢?我們不妨作一番分析。

高力士到家楊府後會怎樣傳達唐玄宗的御旨呢?他能說皇帝陛下要納楊玉環為妃嗎?當然不會。他很可能只是說皇帝很久未見壽王妃了,請楊玉環即速前往華清宮面君。

楊玉環自開元二十五年武惠妃死後,一直與壽王瑁為其守孝。不久以前,剛剛守滿三年之喪,脫下孝裝。為了給武惠妃追福,她開始學習道教,並換上了女道士的服飾。

唐代是一個開放性的社會,人們有信教的自由。但要真正成為宗教的從業人員,必須向政府部門提出申請,在得到批准,獲得度牒,並舉行了入教儀式後,才算是入教了。楊玉環只是穿了道士服在家修行,還沒有加入道教組織。

她聽了高力士傳達的詔旨,心裡自然是很高興的。為什麼說她的心裡是高興的呢?因為三年多的守孝生活使她感到非常壓抑。她本來是一個性格開朗、喜歡唱歌跳舞,喜歡梳妝打扮的女子,三年來按照禮制一直穿道孝服,從未塗脂抹粉,也從未跳過一支舞,沒唱過一首歌。她的容顏甚可能因此而憔悴。所以,當她聽到去華清宮的消息後,心裡自然充滿了歡喜。

她已經三年沒有見過唐玄宗了,也想見見他。當時,她並不知道高力士的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更不會想到唐玄宗召她去華清宮的真實意圖。

楊玉環高興地與高力士來到華清宮,遠遠地就聽見宮中傳出悅耳的音樂聲。就要見到皇帝了,她的心情很激動。也許她在路上曾設想過翁媳相見時的場景。但當她到達華清宮的時候,還是被眼前的場面震驚了。

進入華清宮大門,宮道兩側站滿了歡迎她的人。宮廷樂隊演奏《霓裳羽衣曲》,引導她進入華麗的華清宮正殿。此前,她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面。

據說唐玄宗見到楊玉環龍顏大悅,顯得非常高興,他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微笑。很長時間皇帝都沒笑過了,現在他高興地笑了。

當時楊玉環她穿的是道士的服裝,她沒有經過什麼打扮,三年的守孝生活,使她變得有些憔悴,所以看上去並不是那麼妖嬈。可是唐玄宗一見,就馬上動了心,唐玄宗很高興,所以就給楊玉環賞賜了一些金銀首飾。

楊玉環很久沒有得到長輩的關愛了,因為在武惠妃死後,這幾年她一直在壽王府邸,沒有得到長輩的這種關愛。現在唐玄宗對她這麼好,所以她自己心存感激,覺得這個皇帝對她太好了,她心裡很高興,她的心中也露出了好多年來這種沒有的喜悅。

當天晚上,唐玄宗賜浴。楊玉環出浴之後,容光煥發,不勝羅綺,顯然楚楚動人。玄宗大悅,更年期的病症似乎一下子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在以後的幾天里,唐玄宗或讓楊玉環參加宴會,或讓她參與歌舞表演,對她表現出無微不至的關懷。楊玉環對唐玄宗也很好,服伺得很周到。

終於有一天,唐玄宗忍不住了,他向楊玉環說出了他心中的秘密,就是要讓楊玉環入宮去做他的妃子,讓她離天壽王、入宮伴駕。聽了這話,楊玉環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呢?

大家想一想,楊玉環聽到唐玄宗這話之後是什麼反應呢?我想楊玉環在當時肯定是很羞澀,肯定是感到很震驚,因為這件事是她從來沒有想也不敢想的。俗話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唐玄宗是君,楊玉環是臣。唐玄宗要她當妃子,她能夠拒絕嗎?可是話又說回來,從人倫的觀念來說,楊玉環畢竟是壽王瑁的妃子,她是有夫之婦啊,她能夠很愉快地就答應唐玄宗的要求嗎?

當時,唐玄宗當時已經56歲了,而楊玉環只有22歲,他們兩個人相差了34歲。唐玄宗本人他有哪些地方富有魅力,能夠讓22歲的楊玉環為他心動呢?我們知道,唐玄宗這個人是很有才能的,他長得一表人才不說,更重要的是富有才華,他的書法寫得非常好。我們現在在西安碑林還可以看到他所撰寫的孝經碑,他的隸書可以說在唐代是很少人有能超過他的。尤其是他精通音律,他能夠譜曲,他懂多種樂器,他的羯鼓打得非常好,而且他熱衷於歌舞事業。關於這點,文獻中有許多許多的記載,也就是說唐玄宗本人是一種好動的、多才多藝型的人物。在這一點上呢,和楊玉環有相似之處。

范冰冰在《大唐芙蓉園》里扮演的楊貴妃

在和唐玄宗相處的日子,以前楊玉環只是遠遠的看看唐玄宗,她沒有敢近距離接觸,這次到華清宮之後,她通過幾天的交往,她發現唐玄宗雖然年齡比較大了,已經56歲了,但是呢,他的身體很好,而且多才多藝,真是富有魅力,他不僅有皇權,有權勢,更重要的,是他這個人太有情趣了。他對楊玉環的這種關愛遠遠超過了壽王瑁,壽王瑁太年輕了,他還不太懂事,他不知道關心別人。而唐玄宗呢?他在失去武惠妃之後,他把他的過去的一切美好都寄托在楊玉環的身上。所以他對楊玉環很好,楊玉環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點。也就是說楊玉環她被唐玄宗吸引了,他們兩個人之間是有共同語言的。也許正是因為有這兩方面的原因,所以呢,從後來的結果來看,楊玉環她最終答應了唐玄宗的要求。她是真心答應,心甘情願地接受了唐玄宗的請求。

說到這裡,也許大家會覺得不可思議。楊玉環怎麼做出這樣的決定?難道她捨得離開壽王嗎?莫非他與壽王之間的感情出現了裂痕?她與唐玄宗才相處幾天呀,就投入了他的懷抱?對於這些問題,史書中沒有留下一點記載,我們只能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做些測。

楊玉環為什麼要離開壽王瑁呢?她沒有向任何人說過其中的原因。但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可能是她與壽王的感情出現了裂痕。結婚之時,人們都說他們兩個人是天設地造的一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婚姻卻出現了問題。什麼問題呢?

首先就是他們的性格很可能不合,性格不合。因為史書記載說,壽王瑁是一個喜歡靜的人,他讀書習禮,對儒家的經典爛熟於胸,他喜歡書法,他是一個好靜而不好動人的。相反,楊玉環是一個好動不好靜的人,她特別喜歡唱歌、喜歡跳舞。這兩個人在性格上就有比較大的差異,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沒有共同語言。

其次,更重要的問題是,他們兩個人在結了婚之後,一直沒有生育。也就是說這個楊玉環她嫁給了壽王瑁,四五年時間過去了,按理來說她已經生了好幾個孩子了,然而事實上,她並沒有為壽王瑁生下一兒半女。我們後來查了一下史書,壽王瑁他曾經生過五個兒子、六個女兒,和楊玉環都沒有關係。在古代,不能懷孕是一個大問題,古代婚姻中有「七出」之條,最大的一條是什麼呢?就是沒有後代,沒有後代就可能被人家休掉。那壽王瑁他開始的時候是很喜歡楊玉環的,可是楊玉環一直沒給他生孩子。按照古人的觀點來說,那就有無子無後的、斷子絕孫的危險啊,所以壽王瑁肯定是心裡很不高興。

這兩件事加在一塊兒,慢慢的,兩個人的關係就會出現裂痕。史書雖然沒有記載,但是我想這中間肯定會有這種因素。楊玉環她這麼聰明的人,肯定會感到壽王瑁對她越來越冷淡,所以在為武惠妃守孝期間,她自己表現得很低調,她自己表現得很虔誠。在服喪、服孝期結束之後,她自己為了討好壽王瑁,甚至脫掉她自己的禮服,而穿上了道士的服裝,是為了為武惠妃追福。希望表示她自己這種孝道,表達一種孝道,而讓壽王瑁能夠對她好一些。

然而,有誰能夠想到,華清相會徹底打破了他們的婚姻生活。唐玄宗要求楊玉環離開壽王瑁,給他當妃子。楊玉環不敢抗命,她發現唐玄宗比壽王瑁更有魅力,便答應了唐玄宗的要求。

十月二十八日,唐玄宗回到興慶宮。至於楊玉環去向如何,史傳未見記載,以事理推之,她只能暫時地回到壽王宮邸。

華清相會就這樣結束了。但是對唐玄宗和楊貴妃來說,這不是結束,是剛剛開始。

在以後的幾天中,楊玉環在壽王府邸坐卧不寧,她感到很尷尬,有時候也感到無奈和恐懼。壽王瑁他對華清相會的內容是一概不知,他被蒙在鼓裡。但是他發現楊玉環在從華清宮回來之後有了變化,隱隱約約有一絲不祥的預兆。而唐玄宗呢?唐玄宗的這個變化更大,因為自從在華清宮見到楊玉環之後,他就被楊玉環吸引了,他非常思念楊玉環,所以他恨不得早一天早早地把楊玉環弄進宮來。

開元二十八年十月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唐玄宗在溫泉宮與楊玉環相會。回到長安後,他一刻也忘不了楊玉環的倩影,決心將她據為己有。但楊玉環畢竟是他的兒媳婦,公公佔據兒媳肯定會招來世人的詬病。

李唐王朝雖然肇基關隴,又賦有鮮卑貴族血統,對兒女關防不如中原士族那麼嚴格,婚娶風俗較自由,這僅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唐王朝畢竟是中原王朝,封建倫理對它仍有較大的影響。壽王未聞有過,若強奪其妻,據為己有,有悖情理與倫常。

怎麼辦呢?也許是因為唐玄宗受到了楊玉環去華清宮的時候穿的那身服裝的啟示,楊玉環當時是穿的道士服裝,也許是由於其他人給他出了點子,後來唐玄宗終於想出一條妙計:就是度楊玉環為女道士。

度楊玉環為女道士,實際上是唐玄宗曲線納妃的措施。所謂「曲線納妃」就是讓楊玉環先去當女道士,過度一下,然後再把她納成妃子。那麼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這樣做起碼有兩大好處:

第一,通過出家奉道,可以向世人宣布,楊玉環跟壽王瑁離婚了,斷絕了婚姻關係,說明他們兩個人從此以後沒有什麼關係了。

第二,楊玉環奉道,可以隨時還俗,在還俗之後,就可以被唐玄宗納為妃子。這樣呢,就可以避免父占子妻,或者說亂倫的這樣一種嫌疑。

皇帝雖然是貴為天子,也不能說命令某某人去入道,這必須要自願,自己提出來。楊貴妃說那這容易啊,那就以我的名義吧。於是,在唐玄宗的母親昭成皇后祭日的那一天,楊玉環向唐玄宗提出了請求,要出嫁奉道,為昭成皇后追福。

唐玄宗立即批准了楊玉環的請求,讓人寫了一個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敕文是這樣寫的,說「聖人用心,方悟真宰,婦女勤道,自昔罕聞。壽王瑁妃楊氏,素以端懿,作嬪藩國,雖居榮貴,每在精修。屬太后忌辰,永懷追福,以茲求度,雅志難違。用敦宏道之風,特遂由衷之請,宜度為女道士。」 [ 《全唐文》卷三五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3829頁。]這段古文寫得很漂亮,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這個壽王瑁的妃子楊氏,她是一個是非常漂亮、賢惠的人,因為她很高貴,所以被選為壽王的妃子。在壽王府中,雖然她作為王妃很尊崇、很華貴,但是她的志向不是在享福,而在精修道教。現在在昭成皇后的祭日,她提出來要為昭成皇后追福,而且她的心意很堅決,雅志難違,我沒辦法勸阻她。為了推崇道教,同時為了滿足她的意志,滿足她的請求,所以現在要度她為女道士。

這道詔書一下,楊玉環就從壽王的妃子成了一名女道士。

關於楊玉環出家入道的具體時間,史書記載比較模糊。《舊唐書·楊貴妃傳》載:「時妃衣道士服,……既進見,玄宗大悅。」[ 《舊唐書》卷五一《楊貴妃傳》。第2178頁。]似乎壽王妃是先度為道士,然後穿著「道士服」到驪山與唐玄宗相會的。《楊太真外傳》與《新唐書》則先述召壽王妃到溫泉宮,後寫以壽王妃為道士。即先見面,後度為女道士。

《全唐文》收錄了《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但遺憾的是不著日期。好在敕文中有「屬太后忌辰」一句。「太后」,指唐玄宗的生母竇氏;「忌辰」,即逝世日子。長壽二年正月初二,玄宗近九歲時,母親竇氏被武則天秘密地殺害於神都內宮。睿宗重新即位,追謚竇氏為昭成皇后,招魂葬於洛陽城南。唐玄宗以帝母之重,追尊為「皇太后」,改葬睿宗橋陵,遷神主於京師太廟。每年正月二日例行悼念。既然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是為太后忌辰「追福」,那就不可能發生在十月。正如大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所說:「假定楊氏以開元二十八年十月為玄宗所選取,其度為女道士敕文中之太后忌辰,乃指開元二十九年正月二日睿宗昭成竇後之忌日。」

正月初二,楊玉環根據敕文正式當了女道士,賜號為「太真」。不久,楊玉環以「女道士」的身份,跟隨唐玄宗又到驪山去了。從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在溫泉宮度過了八天歡快的時光。之後,唐玄宗返回興慶宮,「女道士」楊玉環則居於大明宮內的太真觀。

楊玉環入道是在唐玄宗的授意下進行的,為什麼在敕文中卻說是出自壽王妃「由衷之請」?如果壽王妃「精修」真宰、又懷孝思也可在以前求度,為何恰好選在驪山相會之後發出這個敕令呢?

宋代史學家司馬光指出:「上(玄宗)見而悅之,乃令妃自以其意乞為女官」[ 《資治通鑒》卷二一五,玄宗天寶三載。第6862頁。]。所謂「女官」,即「女冠」,也就是女道士。唐代女道士頭戴黃冠,故名。「官」與「冠」通,故女冠又稱「女官」。楊玉環之出家,是由於唐玄宗「令」其入道,並非出本人的請求。可見,什麼「追懷追福」,什麼「雅志難違」,無非是要用「用敦宏道之風」的辭令,掩蓋玄宗奪取兒媳的行為。楊玉環當了女道士,道號為「太真」。所謂「太真」是道教修鍊用語。南朝道教首領陶弘景說:「仙方名金為太真。」以「太真」為號,體現了「宏道」的精神。

唐玄宗是一位非常崇信道教的皇帝,他自驪山回宮後,夢見道教始祖玄元皇帝告訴他:「吾有像在京城西南百餘里,汝遣人求之,吾當與汝興慶宮相見。」[ 《資治通鑒》卷二一四,玄宗開元二十八年。第6843頁。]果然,玄宗派人在周至樓觀山間找到了老子像。同年閏四月,迎置興慶宮。五月,唐玄宗命畫「玄元皇帝」真容,分置諸州開元觀。毫無疑問,這股全國範圍內崇道之風,是跟壽王妃度為女道士相呼應的,或者說是給壽王妃入道製造某種氣氛。

大家想一想,為什麼度她為女道士,而不是度她為尼姑呢?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唐玄宗以老子的後裔自居,將道教定為國教。把壽王妃度為道士,符合唐玄宗崇道的政策。開元年間,唐玄宗曾親自為《道德經》作注,大力推崇道教。

二是當時道士女冠的地位比和尚尼姑的地位要高,又有西城公主和隆昌公主出家當女道士的先例,特別是女道士有時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還俗比尼姑容易。

三是「婦女勤道,自昔罕聞。」唐睿宗曾以西城公主與隆昌公主為女道士,道號「金仙」、「玉真」,「以資天皇太后(武則天)之福」。開元四年(716)六月,太上皇睿宗逝世,唐玄宗「度萬安公主為女道士」,「欲以追福」。既然有金仙公主與玉真公主「資福」和萬安公主「追福」的先例,那麼,趁竇太后「忌辰」之際,為了「永存追福」,度壽王妃為女道士,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楊玉環就正式的被度為女道士,也就宣布了楊玉環和壽王瑁離婚了。

摘自王雙懷《大唐貴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現代中國,有一個光輝的延安時期,也有一個燦爛的延安文藝階段
傳統文化藏著出版富礦,看看學者怎麼挖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