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年寄語:中醫藥的文化自信

新年寄語:中醫藥的文化自信

2018年,戊戌年

120年前,中國知識分子發起了一次思想啟蒙運動。兩個甲子年後的今天,中華民族實現了自立、自強的復興使命。從鴉片戰爭的國門被迫打開的時刻,中國人就是在羨慕、學習、吸收、模仿和改進中應對世界的技術進步;在自卑、批判、反思中對待自己的原生文化。

120年後,中國取得了人類經濟發展史的奇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帶領使得世界最多的人口脫離了貧困,走向了富裕。經濟的富強,才是文化復興的開始。

2017年,最關鍵的詞「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中醫藥理論,作為中華民族的原生文化,源於「陰陽五行,天人合德尚一。」《周易》中寫道「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弗違,後天而奉天時。」我們曾經在西方技術與進步的科學中,迷茫過、懷疑過、崇拜過;我們也曾經放棄過、學習過、改良過……暫且不論技術的可行與理論的理解,但從文化的層面,我們曾經流失了自信。

正是這種對原生哲學與理論的懷疑,使得我們心中的自信與堅持漸行漸遠,使得中醫藥行業出現了為大眾不理解的現象。自信的缺失,動作的變形,才會有國人去日本搶購「洋中藥」,才會有國人只知韓國人工種植的高麗參,而不知中國回陽救逆的野山參。

2018年將是中醫藥文化自信新的開始。自信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和標語,不僅僅是一種決心與願景。自信是了解與敬畏,了解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文化歷史,敬畏我們現階段無法理解甚至現階段科學技術無法證明的世界;自信是傳承與創新,傳承在實踐與研究中的精華,創新未知的內容、方法與理論;自信是包容與吸收,包容新奇的和外來的文化,吸收一切能有改進與創新的思想;自信是科學與反思,科學始終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進取心,反思更是在前進車輪中的平衡力。

「種葯吧」在團隊的努力和大家的支持下,走過了艱苦的初創期;我們積累了經驗,認識了問題,不忘初心,在新的一年,我們繼續堅定地在中醫藥的文化自信方面貢獻微薄之力。

喜迎新春

HAPPY CHINESE NEW YEAR

作者介紹

王諾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醫藥資源優化配置研究所所長

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資源經濟研究所

END

聲明

本公眾號所發布文章均已獲得相關作者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該文章可能侵犯其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繫。轉載本微信文章請註明出處!我們保留相關權利。

種葯吧,從每一粒種子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種葯吧 的精彩文章:

濟世儒醫蕭龍友
預防流感——中藥你用對了嗎?

TAG:種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