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灣系列紀念幣,從風景看歷史

台灣系列紀念幣,從風景看歷史

一、台灣系列-朝天宮

朝天宮—北港朝天宮位於台灣雲林縣北港鎮,是全台300多間媽祖廟的總廟,也是雲林最引以為傲的人文名勝。據載是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時由僧人樹璧從福建湄洲將媽祖神像請去台灣 , 開台灣民眾信仰媽祖神之先河。當時北港的福建泉州、漳州地區的移民很多,因感念媽祖神源自祖籍 , 故禮拜十分虔誠 ,先以小祠奉祀 ,後有信士敬獻廟地 , 並募集外 9 庄居民與當地紳商籌款,以瓦易茅 , 號「天妃廟」。道光年間 ,為紀念媽祖奉自祖廟朝天閣 , 故改宮號「朝天宮」, 具思源之意義。朝天宮廟構莊嚴華麗 ,觀瞻之富 , 規模之大 , 堪為台灣首善 , 參旨信眾終年絡繹不絕 , 年逾 400 萬 , 已成為台灣媽祖信仰的中心。

嘉賓介紹

二、台灣系列-赤嵌樓

赤嵌樓是台南—座古色古香的城市,在台南市中區民族路上,聳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中國式建築,這就是省一級重要史跡「赤嵌樓」。凡到台南來的人,無不到此一訪。

赤嵌樓原為荷蘭人竊據台灣時,於明永曆年間在赤嵌地方所建的一座海上城堡,被當地人民稱作紅毛樓。因城樓磚瓦均為紅色,又叫「赤嵌樓」。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鄭成功攻入台灣,以此樓為指揮部,征討荷蘭侵略軍,盡復台灣失地。從此,赤嵌樓成為具有歷史意義的名勝古迹。1862年(清同治元年)毀於大地震,光緒年間在廢墟上建文昌閣、海神廟等,即今日的赤嵌樓。樓內陳列著荷蘭人投降的條約書,以及鄭成功與荷軍作戰的海圖等珍貴歷史資料。城樓下排列著九座巨大的石碑,為乾隆皇帝所賜,上面刻有乾隆親撰的碑文。赤嵌樓的樓上,尚有巨炮及瞭望台的遺迹。樓前廣場中心建有鄭成功接受荷軍獻降書的雕塑群像。這受降圖是勝利的象徵,顯示了中華民族的雄風。

總之,赤嵌樓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建築演進史。從荷蘭式的城堡,迭經歷代的改變,一蹴而為中國建築的輪廓。從褚廟雜陳到雙樓並立;有填平城基,也有矗立碑林;有掘開入口之謎,也有發掘穴窖之實,真是歷經滄桑。赤嵌樓瀕臨大海,紅色的磚牆在夕陽的西照下,如吐紅霞,與海水波光輝映,景色更加妍麗,人稱「赤嵌夕照」。

三、台灣系列-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灣著名的風景區,是台灣八景中的絕勝,也是台灣島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風姿可與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積7.73平方公里,湖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潭中有一小島名珠仔嶼,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一彎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台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溫不高於攝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於攝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潭東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峰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遊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游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盪去,優雅寧靜,別具一番情趣。

四、台灣系列-鵝鑾鼻

鵝鑾鼻—位於台灣南端的恆春半島,處於中央山脈盡頭的台地。半島上有兩個著名的岬角,分據東西兩方,西邊的叫做貓鼻頭,加上岸邊有一岩石形如貓蹲踞而得名,東邊的就是赫赫有名的鵝鑾鼻。鵝鑾鼻位於台灣島南部尖端,岬角約長五公里,寬一公里半至二公里半不等,最高點海拔一百二十二公尺。其一面背山,三面臨海,是太平洋、巴士海峽和台灣海峽的分界處,是南海與太平洋往來的必經航道,重要性有如非洲之好望角。屬珊瑚礁台地,舊稱南岬。「鵝鑾」是當地排灣族部落士語的音譯,原意為「帆船」。鵝鑾鼻前臨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的呂宋島遙對。著名的「東亞之光」燈塔就屹立在這裡(北緯21度54分,東經121度51分)。燈塔於一八八二年(清光緒八年)建成,塔身白色,呈圓形,高十八公尺,有鐵梯可登上塔頂,總高海拔五十五公尺,距離海岸約一百四十公尺。這是遠東最大燈塔,燈光每隔十秒鐘閃亮一次,在二十里內可見。

鵝鑾鼻自然環境優美,背山樹木蔥蘢,青翠欲滴;面海波濤層卷,海天一色;全年氣候宜人,是修養佳處。鵝鑾鼻公園是台灣八景之一。

五、台灣系列-敬字亭

敬字亭,別稱較多,聖跡亭、惜字亭、敬聖亭、敬文亭、字紙亭均系別稱,是過去焚化字紙的地方。

台灣所存敬字亭共有20多座,較著名的有南投竹山敬聖亭、陸谷聖跡亭,台北樹林聖跡亭、泰山敬文亭、屏東車城敬聖亭、彰化和美字紙亭,桃園龍潭聖跡亭,其中,龍潭聖跡亭在台灣規模最大,享有盛名。

龍潭聖跡亭位於台灣桃園龍潭的西北邊,離市區較近。聖跡亭始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後歷經兩次修茸,至今仍顯典雅之氣。該亭建有塔基,塔基之上有紅磚圍欄,塔身分為三層,全由石板砌築,頂部有一個葫蘆型的裝飾。亭身刻有字亭序和對聯,字體龍飛鳳舞,焚火口上邊橫額勒有「通化存神」四字,具有濃郁文化氣息。過去聖跡亭每年秋季要舉行祭奠,感恩倉頡造字的功績。

敬字亭自宋代便有。台灣敬字亭是客家人敬惜字紙、敬重文明古風的美好象徵。

藏友在讀

建行40周年紀念幣真假鑒別方法

這些流通紀念幣最高暴漲70%,看看你家有嗎?

五彩包漿:將成為長城幣中一道靚麗風景線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幣文化 的精彩文章:

價值3角一套的紀念幣現在已價值千元,快看看你家有嗎?

TAG:金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