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聞雞起舞二人組,一個為理想奮鬥終生,一個卻含冤而死

聞雞起舞二人組,一個為理想奮鬥終生,一個卻含冤而死

第一次聽到「聞雞起舞」的故事還是在上初中的時候,當時記得是班主任給我們講的這個故事。他講這個故事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激勵我們要勤奮。當時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後個個情緒激昂,原來早上去上學都是等到7點學校開門後才進校園,自從聽了這個故事後,很多同學們也是聽到雞叫就起床來學校上學了,雞叫一般在早上四五點鐘響起,很多同學這個時間就已經來到學校門口了,因為大門還不開,所以就爬門進去(所以早來的同學都是男生),然後就在教室里點上蠟燭開始晨讀了。

當時的我們聽這個故事,因為年幼,只是悟到了勤奮這一層意思,也並沒有對故事進行深究,現在當我重新讀這個故事的時候,卻悟到了很多很多。

「聞雞起舞」故事的主人公是叫祖逖和劉琨的兩個人。兩人雖然理想抱負一樣,也同樣勤奮努力,但是他們的遭遇卻不同,一個被封為奮威將軍,為理想奮鬥了終生,一個卻含冤而死。

祖逖和劉琨一起任司州主薄時,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兩人常常「共被同寢」,關係十分融洽。兩人具有同樣的報效國家的理想和抱負,所以讓他們產生了很多的共同話題,他們常常在一起議論國家大事,夜不能睡,也因此對時局充滿了憂慮。一天夜裡,半夜雞叫將祖逖吵醒,祖逖就將劉琨踢醒,對他說:「如果我們要報效國家,就該發奮圖強,共同進取,不能再浪費時間。」於是兩人就來到戶外,拔劍練武。

公元291年,「八王之亂」爆發,戰亂使二人漂泊不定,最後各奔東西。祖逖被諸王看重,先後任齊王司馬囧的大司馬府掾屬,長沙王司馬乂驃騎將軍府的祭酒和主薄,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司馬熾的從事中郎等。因為不滿當時的朝廷偏安一隅的政策,祖逖提出要求北伐,恢復中原,拯救百姓於水火的強烈要求。祖逖的要求代表了人民的願望,因為當時的朝廷只想偏安一隅,無意北伐,所以就消極對待這件事,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只撥給了他一千人的糧餉,三千匹布,不給兵器鎧甲和一兵一卒,讓他自募兵將,自製刀槍。

朝廷的態度沒有動搖祖逖的北伐的決心,他自募隊伍,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他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援,率領北伐軍同佔據絕對優勢的敵人苦戰四年,終於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統治者怕祖逖實力壯大後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就派人牽制他,他看到北伐無望後,憂憤成疾,最後病死在駐地。

而劉琨的境遇也是跌宕起伏,建興四年,公元316年,石勒出兵攻打併州,劉琨中伏兵敗,丟失并州,後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段匹磾任命劉琨為大都督,率軍討伐石勒,因段匹磾的堂弟段末杯收受石勒賄賂,不肯進軍,劉琨只好退兵。公元318年,鮮卑內亂,劉琨子侄四人被卷其中,含冤被殺。

這兩人的故事告訴我們:

一、 不要在最好年紀,而選擇安逸。

二、 成就事業,就要努力,不努力奮鬥,就不能成就事業

三、 我們不能把大好的光陰白白浪費掉,要珍惜現在的一時、一分、一秒。

四、 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努力永遠不會成功。

五、 人要有理想、有抱負,否則就是一具行屍走肉。

你還悟到了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兵小醬 的精彩文章:

簽喪權辱國條約,李鴻章遇刺,險些喪命,卻救了中國
此人成就不輸孫子、孫臏,與孫武同宗,卻不姓孫

TAG:大兵小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