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切爾諾貝利到福島,七級核事故意味著什麼?

從切爾諾貝利到福島,七級核事故意味著什麼?

我怕今晚你要搶的紅包太多,首先在這裡祝大家

除夕快樂!!!

但願大家新年都能收到大紅包!

以下正文。

在大多數人心裡,切爾諾貝利是這樣子的。

這是現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旁的城市——普里皮亞季的現狀,但是一個要糾正的誤區就是,這不是核爆炸之後城市的樣子,而是被廢棄之後城市的樣子。那麼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究竟發生過什麼,還是讓我們回到事故現場吧。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於1977年建成投產,是前蘇聯最大的核電站,也被稱為最安全的核電站(我覺得這個是他們自己吹的,以及事故後西方國家的渲染)。

1986年4月26日凌晨,由於相關操作人員違反規章制度,核電站的四號反應堆在進行一項名為「半烘烤實驗」的過程中突然失火,從而引起了蒸汽爆炸。爆炸一共前後兩次。該爆炸導致的直接後果是反應堆的頂部破裂,核心暴露在空氣中,大量的放射性物質隨風飄走。

切爾諾貝利的爆炸就此結束,並沒有想像中的核爆炸,但是後果卻一樣嚴重,輻射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的物質泄漏。影響了近800萬公頃的土地。

儘管如此,但在當時第一線的人們看來,情況缺還是另一回事。負責滅火的消防隊員把它當成了一次普通的火災,而普里皮亞季城的民眾第一件事也是遠遠地看熱鬧,看衝天的火光以及放射性物質泄漏帶出的奇妙顏色的射線。在廠區內,旁邊的三號機組仍然在不停工作,到了當天早上6點,外部的火災便已經被消防隊員們撲滅。

當時的蘇聯政府也並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知道事故後的一天多,一些特別近的村落才開始進行疏散措施,在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時候,普里皮亞季還舉行了盛大的慶典活動。

直到事故後一周,領國瑞典發來受輻射影響的信息。蘇聯才開始動員,疏散城市居民,用水泥封鎖爆炸的四號反應堆,即所謂的「石棺」。

即便如此,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還是繼續運行了下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剩餘三個機組才陸續關停,到2000年,最後一台機組——三號機組停機,至此,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徹底關停。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以及旁邊的城市普里皮亞季都已經廢棄,如今那兒成為了一個旅遊景點,而我們看到的,只是景點的一部分,供我們銘記歷史已經清楚核輻射所帶來的危害。

如此一說,一個困擾我很久的謎團也算是解開了,那就是2011年的福島核事故為什麼和切爾諾貝利一樣都是最高等級的7級,其核事故過程不再詳述,但是其造成的核泄漏以及危害確實值得引起重視(不過國人搶鹽就顯得過分了一點)。

我在大一時候上過一門關於核電站設施的研討課,目前核電站的安全防範措施比之前又上了相當大的一個台階,核能作為人類能源的終極解決方式之一,在大趨勢上肯定會應用地越來越多,在這裡也希望大家能改變一些對核能以及核電站的看法。

說了這麼多,推薦大家一部俄羅斯的科幻懸疑神劇——切爾諾貝利禁區-無人原樣而歸。該劇目前一共兩季共24集,並且沒有第三季,大結局將以電影的形式推出,作者用4天時間迫不及待地看完了24集,良心推薦,覺得春節假日無聊的同學們都可以看看這部劇~

為了解決目前學習過程中聲音數據不足的問題,希望大家能在公眾號後台直接回復【你的名字】+「貳零一八新年快樂」的語音,用來製作相關數據集,跪謝!!!

最後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任宗澤 的精彩文章:

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的變遷

TAG:任宗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