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得科索沃嗎?不知不覺中它都十歲了

記得科索沃嗎?不知不覺中它都十歲了

GIF

本 文 約4500

閱 讀 需 要

9min

我們歡度春節的時候,地球另一端,一個袖珍小國也在慶祝,它就是科索沃。

這個曾在世紀之交的國際新聞里長期霸屏的名字,會勾起一些讓我們百感交集的回憶,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獨立」,迄今,剛好整整十年。科索沃人有理由慶祝,不過他們的獨立,法理上不無爭議,也還沒得到塞爾維亞以及中、俄、印等大國的承認,它的前景如何,我們只能到歷史中尋找答案。

巴爾幹半島為什麼一度被稱為歐洲的火藥庫?

因為這實在是太複雜了,具體五點:

一、地形複雜。

從地圖上看,巴爾幹半島高低錯落,平原幾無。條塊分割,港口分散。既無明確地緣中心,也無核心經濟區,最適合民族雜居。歐亞非三洲,以它為天然十字路口。

二、民族複雜。

從古希臘時代,到近代先統一又解體的南斯拉夫……無數各個民族建立的政權在巴爾幹勃興忽亡,時至今日大半島上依舊是二十多個主體民族和上百小民族錯雜居住的格局。

三、宗教複雜。

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在本就不大的巴爾幹半島上各有信眾。千年歷史上打來打去,無休止的宗教爭鬥和民族仇殺,災難深重。

四、文化複雜。

民族眾多,不同的文化必然也多,文化迥異,也導致了政治上的四分五裂。

五、最要命的,地緣政治關係複雜。

西歐大國,中歐大國,東歐大國和中東大國們,一有機會便要爭奪這個四戰之地。巴爾幹自古以來不是戰場,就是各方的對峙線和緩衝區。

而近世以來,最能體現巴爾幹之複雜的,是南斯拉夫,最能體現南斯拉夫複雜的,就當屬今天要講的,科索沃,可以說,這裡是蘇東劇變以來巴爾幹的風暴眼。

科索沃的戰史,要追溯到中世紀強悍的塞爾維亞王國。

1166年,塞爾維亞大公國開張大吉,後來升格為王國,1330年夏天,塞爾維亞人打敗拜占庭和保加利亞聯軍,稱霸巴爾幹半島。翌年,塞爾維亞王子斯蒂芬·杜山放逐父親,自稱沙皇,塞爾維亞升格為帝國,達到鼎盛。可惜帝國的輝煌只持續了兩代,就陷入分裂。

此時正值奧斯曼土耳其人進入歐洲,塞爾維亞一眾大公中最有遠見的拉扎爾預見到了威脅,拉攏宿敵拜占庭和保加利亞,組建基督教統一陣線。

拉扎爾大公出征科索沃,他的家人就被安置在留波斯蒂尼婭女修道院

1389年6月15日,拉扎爾大公領銜的基督教聯軍,與御駕親征的奧斯曼蘇丹穆拉德,兩軍對峙,決戰地,就是塞爾維亞人的聖地,科索沃。

科索沃,當地語言意譯「畫眉鳥坪」,風景宜人,此時卻血肉橫飛。

塞軍死士克比利奇以詐降計刺殺蘇丹得手,而蘇丹次子「雷神」巴耶塞特火線上位,以出色的指揮才能,反敗為勝。血戰到底的拉扎爾大公和子侄八人舉族殉國,聯軍的主力塞爾維亞人幾乎全軍覆沒。

這場戰役,決定了未來五百年的東歐歷史走向。奧斯曼帝國從此一步步從科索沃推進到維也納,最終佔領了整個巴爾幹。經歷了一次次反抗失敗,塞爾維亞人被迫背井離鄉,逃避土耳其彎刀的收割。而民族的當年龍興之地科索沃,也因此逐漸被穆斯林化的阿爾巴尼亞人佔據。

科索沃戰役

五百年的西西弗斯式推石運動,既流幹了東歐各民族的血淚,也把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熬成了「西亞病夫」。

奧匈帝國代表天主教,沙皇俄國代表東正教,和已是垂死掙扎的伊斯蘭教大國奧斯曼,在巴爾幹進行了空前激烈的博弈。

1718年,經過百年拉鋸,大部分匈牙利被奧地利帝國兼并。十次俄土戰爭,土耳其輸了八次半……到了1803年,塞爾維亞再次發起獨立戰爭,歷經十五年的反反覆復,塞爾維亞人最終在巴爾幹腹地一舉復國。

同在這個世紀中,被奧斯曼統治的巴爾幹各族紛紛獨立,土耳其四百年征戰所得,被瓜分殆盡。

各自獨立後,新生的巴爾幹諸國,又打了分贓性質的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塞爾維亞在戰爭中成倍擴大了領土。塞爾維亞擴張過猛,引起列強的警惕,尤其是離得最近的奧匈帝國,兩方的民族主義憤青互相看不順眼,終於1914年,薩拉熱窩一聲槍響,奧國皇儲斃於塞族青年槍下,一個月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苦戰四年之後,塞爾維亞扛住了外強中乾的奧匈帝國,迎來勝利,隨後更與斯拉夫同宗的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兄弟,組建了南斯拉夫聯合王國。隨後,南斯拉夫又在二戰的血泊中崛起,並改組為社會主義國家。記得年少時師長們對鐵托治下的南斯拉夫充滿了艷羨,但被神靈詛咒的巴爾幹,真的能容下和平與和諧么?

前南地區宗教分布圖,可以看到科索沃90%的穆斯林比例

1980年5月4日,南斯拉夫聯邦的解放者和締造者,克羅埃西亞人鐵托去世。

鐵托

從此,南斯拉夫也走上了類似奧斯曼的解體之路。解體之前的二十年間,南斯拉夫經濟年均增長7%,1980年時該國人均GDP十倍於我們,大致是3100美元。全國人民9成以上識文斷字,全民免費醫療。而隨著蘇東瓦解帶來的政治震蕩,南斯拉夫國內經濟較為發達的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對於常年向科索沃等欠發達地區不斷輸血表示不滿,打算放棄社會主義制度另起爐灶。而聯邦主體民族塞爾維亞在鐵托年代由於不是領袖族人備受打壓,民族人口比例從建國時的45%下降到36%,他們同樣有理由對權力不斷流失表示不滿。鐵托去世後,經濟的發展由於緩衝國地位下降,石油危機和地區不平衡等原因逐漸停滯。為了償還貸款,南斯拉夫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尋求貸款,作為代價,IMF要求南斯拉夫走向市場化。

聯邦各政治實體間氣氛日漸不和,為了解決矛盾。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看南共選擇了一條不歸路。

十年時間,分權制,民族自決,市場化,多黨制。四駕馬車帶著聯邦向內戰的斷崖一路狂奔……

1987年,民族主義者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被派往科索沃,解決當地日益複雜的民族矛盾。這塊塞爾維亞人文化,政治,精神上的發祥地,此時已經被高出生率製造的貧窮人海淹沒。而阿爾巴尼亞人也對他們只有自治省待遇而不是共和國心懷怏怏,不斷發起對塞爾維亞當局的挑戰。

面對錯綜複雜的形式,一貫以超強硬對待強硬的米洛舍維奇,發表了著名的米三篇:

不論是在祖國還是異國,塞爾維亞的敵人正團結起來挑戰我們。讓我們告訴他們,『我們並不恐懼』、『我們不辭一戰』!

——米洛舍維奇於1988年11月19日

我們塞爾維亞人為了維護塞爾維亞的利益將採取所有形式的行動,不論合憲或違憲,不論合法或違法,不論遵從黨則或不遵從。

——米洛舍維奇

在1989年,塞爾維亞紀念科索沃戰役600周年時,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曾在20萬塞爾維亞人面前進行慷慨激昂的演講,演講他中提到了塞爾維亞民族偉大的歷史。米洛舍維奇還認為聯邦制度無能,要求建設更集權的政府。他同時認為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正試圖謀求獨立,並認為這是不可接受的叛變行為。

也許是高瞻遠矚,也許是不幸言中,也許他的強硬作風起了推波助瀾火上澆油的作用。從科索沃開始的動蕩最終導致南斯拉夫內戰暴起。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亞克羅埃西亞相繼獨立。十日戰爭中斯洛維尼亞民族武裝擊敗南人民軍,成功地從聯邦中揚長而去。克羅埃西亞由於境內有大量塞爾維亞人,獨立行動演變為殘酷血戰和種族清洗。而南方一貫平和的馬其頓,於同年9月25日也宣布獨立。1992年3月3日,不甘人後的波黑也加入獨立隊伍,並為此付出了難以想像的沉重代價。

分茅裂土之後,獨立的滋味如何呢?

斯洛維尼亞十天小規模流血後,二十年間經濟發展得很好,現在人均GDP18000美元。國內有世界聞名的喀斯特,卻沒有那些奇形怪狀的民族問題。克羅埃西亞走過了一段通貨膨脹率2000%的痛苦日子,現在人均GDP13000,也還算國富民強。而波黑就慘不忍睹,其獨立過程伴隨著內戰,分裂,殘殺,種族清洗,外力介入,北約干涉……戰後該國經濟倒退70%,戰前470萬人戰後只剩200萬,20萬以上公民戰死沙場。馬其頓依舊安靜地過著平淡的日子,經濟無增無減。分裂之後被北約炸成廢墟的南斯拉夫,最終拆分成了7個新國家。

1998年,被拆得只保留本土和黑山科索沃的南斯拉夫,不能容忍科索沃的分離,結果又一次被北約打得體無完膚,科索沃事實獨立。而黑山終於也在2006年離開了塞爾維亞。

我們這代人熟知的第一部南斯拉夫電影是《橋》。塔拉大橋的歷史,蒼翠如畫的風景。《啊朋友再見》的主題歌,曾經令一代中國人神往……如今的橋呢?

北約的傑作

科索沃的傑作

曾經窮極想像力,充滿藝術性,作為各民族交流紐帶和經濟血管的橋樑,如今變成了這樣。

1999年以來,因為戰爭和教派衝突,把圖中這座科索沃第二大城市米特羅維察變成了塞爾維亞人和科索沃人的衝突前線。兩邊人民仇恨交錯滋長,宛如敵國。我曾經問過當地人,這座藝術品一樣的橋,要不要修復?當地居民也回報我以庫斯圖裡卡式的黑色幽默:「要沒旁邊這些稻草人一樣的聯合國軍崗樓,這橋連這點也剩不下來!」

除了仇恨和民族主義,這些年人民又得到了些什麼呢?

對於科索沃來說,這二十年,是他們歷史上得到世界關注最多,受取援助最多,主動被動改變最多的二十年。

科索沃從南斯拉夫內最貧窮不受待見的自治省,到成為最後一個從前南地區宣布獨立的政治實體。從爭取本民族本地區權利開始,以取得事實獨立擁有主體權力告終。從南斯拉夫經濟包袱,到潛在的全歐隱形包袱。

幸與不幸,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在當地隨處可見的科索沃解放軍「烏契卡」雕像。絕大部分生卒年月告訴我們,他們沒有幸運到可以看見這個新世紀,也正因為如此,他們被人紀念。

舊的制度倒下去,新的問題冒出來。截至目前,歐盟每年對科索沃補貼超過15億歐元,遠遠超出了分家前看似摳門的南聯盟。可歐盟的官員也在不那麼正式的場合向人抱怨:「這裡面也就一個億被拿去發展,剩下的都用來維穩了」。

那拿著萬國援助,科索沃如今發展的怎麼樣了?

現在的科索沃,卻出現了很多戰前不可思議的奇蹟:

1.經濟上二十年前該地區人均是中國兩倍,現在中國是它的兩倍半。但有些地方,經濟畸形繁榮,在一個人口只有四萬的鎮子,狹窄的街道卻充斥著世界聞名的跑車。

另一邊,成組織的僱傭兵團,半個歐洲的非法武器,阿富汗毒品的八成以上從這裡來來往往,交易金額令人目瞪口呆。

2.生育率持續上升的科索沃居然出現了人口負增長。這是由於人口買賣,器官交易和超高失業率(50%以上)和高貧困率(37%)……高素質人口和俊男靚女人體零件一起離鄉背井,著實不是啥好現象。

3.對塞爾維亞的經濟依賴不降反升。作為農業國,糧食不能自給,水利電力基礎設施,全賴戰場對手的維護。內戰時塞爾維亞工程人員逃走後,主要城市動輒12小時停電。二十年過去了,科索沃可以離開歐洲,卻不能離開塞爾維亞。

4.國家的未來產業在哪裡?周密思考之後,科索沃決定發展模特業……靚女雖多,教育卻跟不上。選美拼到最後,硬體雖好,氣質上不去。對這個本就令人起疑的計劃,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獨立之後如何規劃經營,如何謀求發展?目前把選美和模特業當做經濟突破方向的科索沃看起來還任重道遠。

科索沃的地位,至今懸而未決。

有三件小事可以說明這一點:

1.有朋友曾入境該地區,邊檢官員看到中國字樣便心生不悅:「你中國的,憑什麼不讓我們獨立?」朋友周遊列國身經百戰,這陣勢也見得多了,塞錢聊天談自古以來傳統友誼,頓時顏色放晴順利入關……

2.還是這位朋友,入關之後以為自己手機壞了。過境不久手機狂響「歡迎您來到斯洛維尼亞」,他頓時滿臉問號——這不是巴爾幹版的「河北人民歡迎您」,但看起來更加驚悚。由於科索沃沒有取得獨立地位,它的手機頻道掛靠在了前南首富斯洛維尼亞。

3.里約奧運會。科索沃破天荒地取得了一枚柔道金牌,看到祖國有人奪冠,酒吧里一位科索沃兄弟雙膝跪地:「這下我們可以獨立了吧」……

可悲,可嘆,可敬,可憐。

國際法不以小國人民的意志為轉移。科索沃宣布自己獨立不違反國際法,但承不承認它獨立,生殺權力掌握在五個常任理事國。當事國塞爾維亞堅決反對科索沃獨立,而俄中都認為其獨立未經聯合國授權,如果開了這個先例會令很多凍結的衝突重新爆發,會令很多有民族問題的國家面臨分裂的危險。

這種大國的態度有多重要?即便某天塞爾維亞放棄科索沃主權,躺倒不幹。中國和俄羅斯也可以一票否決。

科索沃即使再得一百塊金牌,只要中俄沒改變政策,他們離獨立就還遠著呢。

編者按:本文小標題回目,調寄《水調歌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歷史 的精彩文章:

蔣經國的一生三變
宋江是流竄犯,方臘像洪秀全——真實的大宋黑道生態

TAG:搜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