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籬笆牆外》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

《籬笆牆外》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

主人公——那隻一心害怕被熊吃掉而四處為其找食的浣熊,總是身背一個人類的旅行包,裡面裝滿了人類的用具,甚至還有高爾夫球杆,相對於其他森林裡的動物而言,它其實就是一個「假人類」,就是來自籬牆之外的人。當其他動物冬眠醒來,看到籬牆露出驚恐之色的時候,浣熊則顯示出一種不屑和無所不知,這個新知識、新文化的代言人甚至一度成為小動物們的英雄,使小動物們原先的領導者綠毛龜顯得守舊、落後和黯然失色。但同時,還是這隻浣熊,不管它怎樣熟悉人類的世界,知道人類每一種工具的用途,甚至看得懂人類用來捉小動物的精密儀器的機關所在,它依然是一隻浣熊。換句話說,相對於人類而言,它永遠是籬牆的另一邊而來的角色。就是這隻浣熊,在整個故事中先是完成了從其自然屬性到身份屬性的籬牆跨越,即從自然跨越到人類,最終又從冷酷、勢力的人類一邊回歸到親切、互助的小動物一邊,完成了心靈的籬牆跨越。

有趣的是,在整個故事中,只有小動物們一次又一次地穿越籬牆,來到人類世界,從人類那裡偷食物和日用品,但是人類從來沒有跨越過籬牆來到這塊保留下來的原始森林。小動物們第一次吃薯片、第一次看到人類種種有趣的活動的時候,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它們能做的是什麼呢?只有偷過來。文化的滲透就是這樣一件不公平的事。先進的一方無需主動進攻,就可以自然地滲透到落後的一方,即使中間有再高的籬牆也是擋不住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來紹說影視 的精彩文章:

TAG:來紹說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