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籠養鸚鵡的注意了,這個病一定要防

籠養鸚鵡的注意了,這個病一定要防

原標題:籠養鸚鵡的注意了,這個病一定要防



籠鳥得禽痘如何治療

禽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性疾病,通常分為皮膚型,和粘膜型兩類。


病原:禽痘的病原為禽痘病毒。最少有4種病毒型。禽痘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相當強。在上皮細胞屑中的病毒,雖然完全乾燥和被直射日光作用許多星期,還不致被殺死s加熱至60℃需經3小時才被殺死,在15攝氏度以下的環境中可保持活力多年。1%的火配1%的醋酸或0.1%的升汞可於5分鐘內殺死此病毒。


流行病學:多種野生禽類較易感染,鳥類如金絲雀、麻雀、燕雀、鴿子、椋鳥也常發生痘疹。發病季節主要在夏、秋季,此時發病的絕大多數為皮膚型。冬季發病的較少,常為粘膜型。禽痘病毒通常存在於病禽落下的皮屑、糞便以及隨噴嚏和咳嗽等排出的排出物中。上述污物到達健食皮膚和粘膜的缺損中時,可引起發病。另外,吸血蟲有傳播此病的作用,蚊的帶毒時間可達10~30天。


癥狀:禽痘的潛伏期4~8天,通常分為皮膚型、粘膜型,混合型,偶有敗血型。」

皮膚型:以頭部皮膚多發,有時見於腿、腳、泄殖腔和翅內側,形成一種特殊的痘疹。起初出現麩皮樣覆蓋物,繼而形成灰白色小結,很快增大.略發黃,相互融合,最後變為棕黑色痘痂,經20~30天脫落。一般無全身癥狀。


粘膜型:也稱白喉型,病鳥起初流鼻液,有的流淚,2~3天後在口腔和咽喉粘膜上出現灰黃色小斑點,很快擴展,形成假膜,如用鑷子撕去,則露出潰瘍灶,全身癥狀明顯,採食與呼吸發生障礙。


混合型:皮膚和粘膜均被侵害。


敗血型:少見。


防治:皮膚型鳥如患部破潰,可塗以紫藥水。白喉型如咽喉假膜較厚,採食與呼吸困難,可用鑷子輕輕除去,塗以碘甘油。眼部腫脹的,可用2%硼酸溶液洗凈,再滴1~2滴5%氯黴素眼藥水。

除局部治療外,每千克飼料加土霉素2克,連用5~7天,防止繼發感染。


新購入的觀賞鳥,要經過隔離觀察2周,發現無異常後再合群。

可用雞痘疫苗預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鸚鵡閣 的精彩文章:

放飛一隻比轎車還貴的鸚鵡,要是不飛回來就傻眼了?
到底哪種鸚鵡更適合你,給新手的一些建議

TAG:鸚鵡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