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號漫談——強魏、富齊和暗梁

國號漫談——強魏、富齊和暗梁

自戰國時魏地大致在現山西、河南和河北交界地帶,自古就為中原的膏腴之地,且人口眾多,也頗多險要之地,故魏地誕生的政權尤其多,以魏為國號的政權也就很多。「魏」字有高大威武之意,其引申義為鬼神,諸「魏國」先天就有地區性強國的標籤。

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在戰國前期內欺韓趙,外壓秦楚,是為戰國首霸;曹操所建立的魏國亦為三國之中最強國;拓跋鮮卑人所建的北魏統一了北方,給予了南朝持續的壓力,即使一分為二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後亦能壓制住南朝人和草原上的新霸主柔然人。因曹操的治所在鄴,屬魏郡,即獲封魏王,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有著致敬曹魏的意思把晉朝賜予的的國號代改成了魏,寓意對晉朝不再服從而改為對立。十六國時期另有兩個「魏國」,一是大名鼎鼎發出過殺胡令的冉閔所建的冉魏,二是丁零人在黎陽(今河南浚縣東)所建的翟魏。兩個政權在當時情形下都是弱勢的一方,卻都是不安份的主,四處攻伐,不墮強魏的威名。

齊像秦一樣有著很強的地域性,狹義的齊地專指現在的山東地區,但是歷史上的幾個「齊國」得名原因盡不相同。南朝中的齊國得名源自讖緯之說「金刀利刃齊刈之」,意即「齊」將取代「宋」,掌握了劉宋朝政的蕭道成遂以齊為國號,儘管當時齊地已不再其手中。北齊得名看似中規中矩,出自開國皇帝高洋在前朝東魏的封號齊王,但是詭異的地方在於一般在這種歷兩代人完成篡奪前朝任務的情況,第一代人都已打下很好的基礎並獲得了封爵,第二代水到渠成完成臨門一腳,曹操父子,司馬懿父子概莫如此,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高氏父子亦是如此,高歡英明神武,東魏朝廷已完全變成高家的天下,但是高歡死的還是太早了,高歡並沒有獲得親王或者國公的封號,是次子高洋在篡位前弄到了齊王的封爵,並最終以齊為國號。

另外還有兩個「齊國」,一是唐末黃巢所立的齊國,這個當然是自封的,蓋因其出生在齊地山東;一是宋金之交短暫存在的劉齊,類似於抗戰時期的汪精衛政權,劉齊完全就是一個傀儡政權,完全受女真人擺布,因其主要地盤就在現今的山東和河南東部地區,劉豫便向金國討得了齊王的封號。

梁本是像秦齊一樣有著很強的地域性的詞,梁州為古九州之一,大概相當於現今的漢中之地。實際上以梁為國號的政權雖然不少,但得名緣由各不相同,與混亂的「齊國」們不相上下,戰國時期的魏國因建都大梁,時人有時稱之為梁國,也是最早的梁國國號。最出名的「梁國」是南朝時期的蕭梁,創建者蕭衍的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國號為梁,此梁之所以出名很大程度上因為蕭氏家族頑強的生命力,蕭梁在滅亡後蕭家後代子孫先後又立了兩個梁國,並且在當時都有相當的影響力。另一個著名的「梁國」即為直接滅亡大唐的朱溫所建的後梁,後梁開啟了五代十國的紛亂時代,後梁得名源自朱溫在前朝大唐時獲封的梁王的稱號,後梁雖是法理上的中央政權但從未統一過中原周邊,更遑論天下。在隋末另有梁師都在現今的陝北建梁國,其得名和南朝陳一樣,是由其姓引申而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極簡秦國史,6分鐘了解秦國從邊緣蠻夷成為中央之國
《左傳》通讀(十一):重耳流亡,富貴者永遠富貴!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