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子兵法謀攻篇——戰爭目的「全」

孫子兵法謀攻篇——戰爭目的「全」

原文: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譯文:

孫子說:大凡用兵的原則是:使敵舉國屈服是上策,通過武力攻破敵國使之屈服就差一些;使敵一個軍全軍降服是上策,通過武力使敵人全軍降服就差一些;使敵一個旅不戰而降是上策,通過武力擊破敵旅而取勝就差一些;使敵一個卒不戰而降是上策,通過武力擊破敵卒使之降服就差一些;使敵全一個伍不戰而降是上策,通過武力擊破敵一個伍而取勝就差一些。因此,百戰百勝,算不上好中這最好的;不通過交戰而使敵人軍隊屈服,才是好中最好的。

舉例:

齊桓公爭霸伊始,百廢未興,國力並不強大。長勺之戰後,齊桓公不甘心失敗,又在當年夏天,聯合宋國再次伐魯。魯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敗宋國,嚇得齊桓公撤軍而歸。齊桓公在軍事上打不過魯國,就採用了管仲的計策,在經濟上打垮魯國。您知道是什麼計策嗎?

據說,管仲針對魯國百姓善於織綈的特點,讓齊桓公身穿用綈做的衣服,到處炫耀。齊國人見齊桓公穿綈衣,於是紛紛效仿,市面兒上的綈成了搶手貨。齊國不斷從魯國花高價買綈,魯國百姓見織綈可以掙大錢,於是紛紛織綈,賣向齊國。今濟南一帶正位於齊魯之間,為齊魯商人往來的中繼站。就這樣過了一年多,齊國突然下令禁購魯綈,禁穿綈衣,並傳令各關隘要塞,斷絕與魯國的經濟往來,對魯國實行經濟封鎖。濟南一帶就是一處重要的封鎖線。這下魯國可傻了眼,百姓們織了一年的綈,同時也撂荒了一年的地。於是魯國開始鬧糧荒,兵也不強,馬也不壯了。這時齊國開始向魯國出口糧食,每石千錢,而齊國本土上才每石十錢,於是魯國百姓紛紛遷到齊國來生活,又使魯國喪失了大量勞動力。就這樣,魯國經濟迅速崩潰,竟成了貧窮落後國家。公元前682年的冬天,魯庄公在齊魯兩國無戰事的情況下主動找齊桓公結盟言和。從此魯聽命於齊,齊國不戰而勝.

評析:

在戰爭上百戰百勝其實算不上是最高明的,如果不通過交戰就能夠使敵國的軍隊屈服,才是最高明的。

孫子提出「全勝」的戰略思想,在外交和政治上應都有體現,順著「全勝」的思路,我想一定會對我們周邊某些事有有個重新認識與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春秋戰國時期最有名的四大刺客是誰?說法卻不一
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真來不及了,都這把年紀了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