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志願軍選擇司令員時,他本是的第一人選,為何最後選擇了彭德懷

志願軍選擇司令員時,他本是的第一人選,為何最後選擇了彭德懷

新中國成立之後,美國等大國都看不起中國,認為中國軟弱可欺。美國侵略朝鮮之後,放言要進攻中國。中國決定派出志願軍支援朝鮮,志願軍選擇司令員時,他是毛主席心中的第一人選,最後卻選擇了彭德懷。當時美軍的武器都是最先進的,這一仗十分兇險,派誰出征是一個大難題,當時毛主席最看好的是粟裕,呼聲最高的人還有林彪,他們的作戰能力毋庸置疑,但是他們都不主張打仗,而且身體狀況已經不適合打仗了,所以最後經過綜合考量,最後選擇了彭德懷。

不僅他們兩個,當時中央考慮了每一個元帥的條件。朱德元帥在當時年紀已經很大了,不適合帶兵作戰,而且他更適合去統領將領,而不是打仗。彭德懷元帥有過和國民黨的部隊對戰的經驗,對於對付先進武器方面比起其他將領更有優勢,而且他善於打硬仗。

粟裕也很合適,他在解放戰爭時曾指揮了65萬人,指揮志願軍自然不在話下。毛主席也最屬意他,但最後因為身體的原因沒有辦法參戰,徐向前也因為身體原因被排除了。劉伯承是淮海戰役的指揮者之一,但是他指揮的人數一直不是非常多,在對於指揮大兵團方面可能有欠缺。

林彪曾最多帶過150萬人的軍隊,他參與的戰役也很多,從東北到海南,都有他作戰的戰場。但是他比較喜歡打有把握的仗,而且他是不想上朝鮮戰場的,所以最後沒選他。至於其他五位元帥,他們擅長的都是做後勤工作,行軍打仗方面和其他元帥相比還是有欠缺的。彭德懷沒有辜負中國人民的期待,最後將美軍打退在三八線之外,讓世界見識了中國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觀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年僅18的他,僅僅一個炮擊就一箭雙鵰,一下子就幹掉了兩個中將
此人雖是上將卻有元帥資歷,葬禮規模和元帥相同,見林彪不用報備

TAG:縱觀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