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仁者?

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仁者?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一位真正的仁者,人們見到他自然會生起敬畏,因為他說話坦誠直率,沒有避諱,而且不會有諂媚之態。

仁者有什麼樣的不共德相呢?子貢讚歎老師說,夫子有五種德相:溫、良、恭、儉、讓。也就是溫和敦厚、善良、恭敬莊重、儉樸、謙讓。子夏也說:「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君子有三種看似互相矛盾的變化:遠遠看著,他是那麼莊嚴而令人敬畏;靠近他時,卻感覺他透著一股溫和與慈悲;而聽他說話,又是那麼嚴厲。這就是仁者的德相。

其實每一個行業的人都有相,老師有老師的相,商人有商人的相。至於官員,廉潔則是最基本的德相。

明朝正統年間有一位巡撫叫于謙,他要進京奏事。當時有個慣例,就是官員進京都要給宦官送些金銀珠寶之類的禮品否則就辦不成事。但于謙什麼都不帶。有人提醒他,就算不送金銀,送點土特產做個人情也好。但于謙甩了甩兩隻袖子,笑著說:「我只有兩袖清風。」今天,「兩袖清風」這個成語,被人們用來形容為官者的正直和廉潔。

廉潔之所以得到認同,是因為在人們心目中,有德的官員理應如此。而且,人們信服的就是德行。為什麼孔子「望之儼然」?為什麼大德們行住坐卧中能透出威嚴?就是因為有德。由於德行所感,人們自然會感到敬畏和愛戴。仁者的威嚴不是裝的。誰都知道,裝出來的東西很容易被看破,而且也裝不久。所以,與其裝,不如真正修德。

為什麼于謙可以「言不諱,色不媚」?還是因為有德。因為有德,所以有原則,有什麼說什麼,了解真相就說真相;而且,他不會像一般人那樣,屈服於利益要求或別人的認可,以各種違心的姿態向人獻媚。但遺憾的是,伴隨時代變遷,道德一再受到冷落,人們今天最重視的是財富、地位和暫時的利益。其實求利未嘗不可,古人也認為正常,但求利的出發點或者說動機這一點很重要。

明代的方孝孺曾經說過:「君子之為利,利人;小人之為利,利己。」君子求利,是為利他;小人求利,只為利己。可見,利他還是利己,是判斷一個人的重要道德界限,願意利他的人,可以成為君子甚至仁者。我們不妨檢視一下自己,有誰願意成為仁者?

我們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是一位真正的仁者。上師除了具足世間仁者的德相外,還具足無垢光尊者在《如意寶藏論》、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里講到的一切出世間聖者德相。我想,這主要源於上師的修行和證悟力量,也因為如此,上師才能在當代創建這樣一所佛學院,並顯示非同尋常的攝受力量。

真正的善知識,就像《大圓滿心性休息》中所講,有跟世人相同的地方,因為他要隨順世間;也有跟世人不同的地方,因為他已經超越了凡夫的心和行為,身口意一切所為都是清凈無垢的。

當我們遇到這種具有殊勝境界的上師,看他們吃飯、走路、說話,會覺得跟我們沒有兩樣,我們做什麼,他們也做什麼,甚至還會開開玩笑。但我們必須了解的是,他們不論做什麼都沒有執著。我們看電影會沉浸其中,跟著哭啊笑啊,吃東西會貪執味道,但他們不會。他們會說「好看」「好吃」,但不會執著,更不會把這些當做人生目標,他們隨順你,只是為了度化你。

和一般的善意關懷相比,這種由證悟導致的大慈大悲是那麼不同。因為對前後世缺乏了解,儒教的愛或世俗的慈善,只能幫助人類短短一世的生活。而佛教上師們的愛要深刻和長遠得多,他們通過自己的修證,不僅願意為你的今生帶來安樂,更重要的是,他們會為每一個與他結緣眾生的來世負責:令其離苦得樂,乃至成佛。這是佛菩薩才會有的悲願和行為。

有深刻證悟的上師,不會像一條小溪,一看便知道深淺,而是很難測度的。誠如《水木格言》中說:「言少含笑知要,眾人悉皆畏之,默默蕩漾江河,深度難以估計。」真正的大德話不多,他常面帶微笑,說什麼都切中要點,就像默默流淌的江河般難以測量,所以人人敬畏。上師如意寶就是這樣的人,「望之儼然」,佛學院里每一個人都怕他,但又那麼地恭敬和愛戴他。見過上師如意寶的人都相信,他是真正化現在人間的菩薩。

說到這裡,我順帶講講依止上師的問題。上師就像老師,接引你走入佛門,教你佛教知識。但上師又不同於老師,因為上師最主要的工作,是引導你走向解脫。不同的上師有不同的法相,別解脫乘有別解脫乘上師的法相,菩薩乘有菩薩乘上師的法相,金剛密乘有金剛密乘上師的法相。

我常常強調,一個想學習顯密教法的人,在與某位善知識結上法緣之前,一定要先觀察,觀察好以後再依止。但現在有很多欠缺佛教知識的人,總是過於急切地結法緣——先聽法、受灌頂、接受傳戒,然後才觀察;一觀察,覺得有問題,又馬上捨棄。這個過失很大。

一生依止幾位上師是可以的,但依止了又捨棄——把他的法本扔掉、皈依證上的名字抹掉,然後依止另一位上師;再依止,再捨棄;今天依止,明天毀謗……這樣依止是很可笑的,也很可怕。佛教的師徒關係遠比世間的師生關係嚴肅,破壞這種關係,一定會形成相當不好的緣起。阿賴耶識中染上這種墨點,即使今生看不出來,將來也必定感受苦果。

為什麼過去的人修行容易?一方面可能是心比較清凈和專註,另一方面,那時候也沒這麼多資訊,除了佛法,沒有什麼散亂因緣。而現在的環境的確不同了,幾乎沒有順緣,太多的違緣在眼前晃著,所以,要是沒有相當的定力,修行是很難善始善終的。但不管怎樣,我還是提醒大家,在選擇和依止上師的過程中,首先一定要多觀察,觀察後再依止;而依止以後,最好多修清凈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道 的精彩文章:

《太上感應篇》119:埋蠱厭人
《太上感應篇》112:見他富有,願他破散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