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變革已至:2017年,「演技」成為傳媒圈關鍵詞之一

變革已至:2017年,「演技」成為傳媒圈關鍵詞之一

文丨郭婷婷 來源丨傳媒圈

傳媒圈祝大家

狗年萬事順意!闔家幸福!

導讀:2017年,「演技」一詞可謂是全民熱議的話題之一。這一年關於演員、關於表演的殷切關注,說明流量明星及其背後的畸形產業鏈已經迎來了發展進程的十字路口,影視行業本身已開始在求變和反思。

觀眾理性回歸,流量明星不敵內容本身

我們的粉絲往往給自己的偶像過度的保護,活躍在熒屏的粉絲電影、粉絲電視劇主打粉絲群體,重點消費粉絲的購買能力,這些作品雖製作水平不高、故事內核有硬傷、缺乏真實感,但卻斬獲了高票房和高收視率。

《小時代1》票房4.84億、《小時代2》票房2.9億、《小時代3》票房5.08億、《小時代4》票房4.87億、《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票房3.37億、《梔子花開》票房3.79億……高票房的背後離不開流量明星的加持。

2017年,《孤芳不自賞》關於「男女主角只拍近景和特寫,只要不露臉的鏡頭都是由替身完成」的摳像演戲風波事件,把長期以來影視行業存在的流量明星及其背後的畸形產業鏈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

一直以來都有老戲骨演員對流量明星提出批評和質疑,主要集中在:拍戲只拍近景和特寫,其餘全程用替身;天價片酬,一部戲的製作成本是有限的,倘若將過多的成本用於支付演員的片酬,用於美術布景、道具、後期包裝等環節的成本必將受到壓縮,最終影響整部戲的品質;作為演員不記台詞,全程念數字;演技差,廣接戲但卻不修習自己的演技。

正如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國家一級演員馮遠征老師所說「現在的年輕明星靠顏值是走不長遠的,所謂的大IP也走不遠,別看現在大熱,不久後市場會回歸理性,時間只會留下真正的精品。」

觀眾開始回歸理性,《擇天記》、《夏至未至》、《我們的少年時代》、《極光之戀》、《談判官》等劇目縱使有鹿晗、陳學冬、鄭爽、TYBOYS、關曉彤、楊冪、黃子韜等流量明星的加持,但4.1、4.3、4.9、2.8、3.3的豆瓣評分說明了觀眾的失望。

精品大劇集聚市場,實力派演員走入觀眾視野

2017年,《人民的名義》、《白鹿原》、《大將軍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我的前半生》、《急診科醫生》、《白夜追兇》、《你好,舊時光》、《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品質電視劇、品質網路劇從口碑到收視都收穫了觀眾的認可。

反腐題材的影視作品在歷經13年的「寒冬期」之後,《人民的名義》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展現了官場眾生相,劇集伊始,侯勇將小官巨貪的心理層次的變化刻畫得入木三分。

面臨檢察院的搜查,起初他談笑風生地吃著炸醬麵,淡定的掩蓋自己貪污的事實,之後搜查無果的暗自慶幸拒不承認,再到來到別墅之後的腿軟崩潰、暴哭,心理防線一瞬間就被擊垮了,整個過程真實生動,將貪污分子內心的惶恐、無力、愧疚感詮釋得十分精準;

劇中「達康書記」、「育良書記」、「祁廳長」等擁有多面性格的人物形象的刻畫使吳剛、張志堅、許亞軍等「中年熟男」演技實力派演員,受到觀眾的高度關注,「達康書記」的表情包更火遍了社交網路。

《白鹿原》為還原人物、貼近角色、貼近作品,開拍前一個月到陝西農村體驗生活,男同志牽著牛、扛著鋤頭在地里暴晒幹活兒,女同志在家裡學習紡線、和面、扯麵、做飯。

為真實拍攝劇中「吃面」的場景,劇組準備了近兩斤麵粉,做了五千到六千碗面,秦海璐因為仙草這個角色,兩個月減肥60斤,劇組94位主演、400位幕後工作人員、4萬名群演,用227天的拍攝周期向這部經典文學作品致敬。

張嘉譯、秦海璐、何冰活在角色里,將人物性格中的仁義、爭強好勝、溫柔隱忍表現得直擊人心,劇中的很多演員都是作為藝術總監的張嘉譯自己去談的,他坦言「選演員的時候他們也顧慮過,是不是要選一些有利於片子銷售的演員,但最後還是決定按照角色,選擇最適合角色的演員」。

2017年《白鹿原》、《急診科醫生》、《我的體育老師》,張嘉譯霸屏了,我們所看到的是他駕馭各種角色的能力。

翟天臨、雷佳音、李沁、鄧倫等青年演員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願意放棄兩部戲的時間來專心參演《白鹿原》,作為一名演員,不錯過好劇本或許就是最幸運的事。

除《白鹿原》之外,翟天臨在拍攝周期長達333天的品質劇 《大將軍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飾演楊修,沉澱兩年,將兩個精彩的角色呈現給了觀眾。雷佳音在現象級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飾演「前夫哥」陳俊生,將人到中年的男性,在感情中的懦弱、無奈,內心的痛苦、掙扎、愧疚、無力刻畫得十分真實,令觀眾又愛又恨。

近兩年,精品網劇逐步成為影視從業者發展的方向,《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河神》、《無證之罪》、《法醫秦明》、《白夜追兇》等都是點擊量與口碑均不俗的劇集,《白夜追兇》網播量破12億,豆瓣評分9分,潘粵明在劇中一人飾演雙胞胎白天黑夜兩種人格,在不同的性格狀態中切換,沉澱多年的他終於以自己塑造角色的能力重回觀眾視野。

而《你好舊時光》、《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一起同過窗》等口碑不俗的青春劇均採用新人演員的陣容,這說明「以星帶劇」以不足以吸引觀眾,內容才是核心,選角合適才是最重要的標準。

2017年電視劇市場回歸理性,現象級作品集聚,這促使一批實力派演員回歸觀眾視野,演技成為觀眾衡量一部作品優劣的重要因素。

綜藝節目引熱議,演技成為全民話題

浙江衛視的表演競技節目《演員的誕生》、湖南衛視的影視配音競演節目《聲臨其境》,引發網路的熱議討論。

《演員的誕生》除了令一些不為觀眾所熟悉的演員如周一圍、藍盈瑩等演技派走入觀眾視野,也奉獻了一些不錯的舞台劇片段。

翟天臨在《團圓》中,面對與其生活四十年即將去往台灣的妻子,將人物內心的剋制、無奈、自卑、理解、成全詮釋得很有層次感,尤其是揮手轉身時的落淚將情緒推到極致,十分戳淚;周一圍表演的張力以及過硬的台詞功底,一如既往的穩,可見他強大的心理狀態和表演能力;藍盈瑩、凌瀟肅、舒暢、楊玏、於月仙等演員的表現也給予了觀眾足夠的驚喜。

一直以來都是影視行業為綜藝節目輸送嘉賓,而這兩檔節目是綜藝節目「反哺」關注影視表演藝術,這也反映了大眾對於表演藝術關注的需求。

2017年,關於電視劇網路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中對演員的片酬做了聲明:「各會員單位及影視製作機構要把演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製作成本範圍內,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

2017年關於演員、關於表演的關注,說明流量明星及其背後的畸形產業鏈已經迎來了發展進程的十字路口,影視行業本身已開始在求變和反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圈 的精彩文章:

電視購物還有「春天」嗎?行業幾起幾落迎來洗牌
慶祝「10萬+」並沒有錯,王利芬錯在對死者愚蠢的冒犯

TAG:傳媒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