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漢絲路美名傳奇功!不能忘卻的三位「陝西鄉黨」!

大漢絲路美名傳奇功!不能忘卻的三位「陝西鄉黨」!

中國盛世,必稱漢唐,而漢朝更盛!漢帝國之國力強大、對外擴張、持久的強盛統一可稱獨一無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大漢帝國更是以何等氣魄,向當時的外族發出強硬的威懾!

大漢王朝的強盛離不開一批治世能臣,也離不開眾多赫赫戰功、開疆擴土的大將軍們。

還有一群人他們同樣為大漢王朝的強盛,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國與西域各國的交流和聯繫。同樣把大漢王朝先進的文化、文明帶到了那裡,從另外一方面展示了漢帝國的強盛。至今他們的美名仍廣泛在西亞各國流傳。還在影響著中國與西亞地區的對外交流!東漢歷史學家、文學家班固說:「奉使則張騫、蘇武。」當然不僅僅是蘇武和張騫,還有班固的弟弟東漢傑出的軍事家和外交家班超!只是張騫、蘇武處於歷史上的西漢時期而班超處於東漢時期!他們不辱使命,譜寫了當時大漢全新的外交詩篇。而張騫、蘇武、班超三位都是地地道道的"陝西鄉黨"!

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漢武帝之命,由匈奴人甘父做嚮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軍功封博望侯。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被譽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他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域,又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種到中原,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蘇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匈奴上層發生了內亂蘇武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死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裡,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永元七年(95年),朝廷為了表彰班超的功勛,下詔封他為定遠侯,食邑千戶,後人稱之為「班定遠」

張騫、蘇武、班超等人的西域之行,促進了當時西域各國和漢朝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漢朝與西域、歐洲的友好往來,為統一多民族國家做出了貢獻!同時鞏固了國家疆土,有重大的軍事戰略意義!「絲路美名傳奇功」!歷史將會永遠記住這三位為中華民族強盛做出重大貢獻的「陝西人」鄉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果國寶會說話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曾有這些地區被稱為「天府之國」,看一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六朝舊時明月,清夜滿秦淮

TAG:如果國寶會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