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蛟龍突擊隊、北約武器、坦克大戰!《紅海行動》真實殘酷的戰爭

蛟龍突擊隊、北約武器、坦克大戰!《紅海行動》真實殘酷的戰爭

開門見山,《紅海行動》是今年春節檔質量最好的一部,但尺度很大,R級。

我之前一直覺得,林超賢的前作《湄公河行動》,作為中國的軍事甚至戰爭題材,在審查制度、主旋律光環甚至意識形態的籠罩之下,拍成那樣已經是華語電影極限了。

沒想到《紅海行動》這樣作品,如果不考慮國別,你要說是好萊塢大片都有人信,說是「海軍宣傳片」吧,也無傷大雅,主要沒有什麼太強的意識形態和主旋律色彩,也沒有太煽情之處,就是直觀的表現戰爭。

火爆、真實、殘酷的戰爭。

原來是這樣的「主旋律」

這部電影公映之前,我其實是有些擔心的,都知道《紅海行動》是改編自2015年葉門撤僑事件,但從故事的角度,太像《戰狼2》了,類似的故事,已經有了一部50多億大片在前面,那麼《紅海行動》該如何面對大眾新鮮度的問題呢?

所以,《紅海行動》用了一招很「極端」的方式,對格局和表現方式的稍加改動。

之前的《戰狼2》可以說是一部軍事外衣下的孤膽英雄動作片,跟我們熟悉的《虎膽龍威》這樣的作品類似,打不死的主角、英雄壯舉,是動作類型的電影。

但《紅海行動》呢?給人的感覺這是一部戰爭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像當年的《黑鷹墜落》,尤其是張譯帶領小分隊進入伊維亞國開始,乘坐悍馬車隊沿著街道行駛的畫面,我一下子就想起來《黑鷹墜落》。

沒錯,雖然故事背景跟《黑鷹墜落》是完全相反的,後者的背景摩加迪沙事件是一場「美軍錯誤的戰爭」,而這部電影就是直觀的表現戰爭環境下的「一場營救」,其實是政治正確的。但《黑鷹墜落》整部電影,就是在表現故事大背景下美國大兵的境遇,沒有批判也沒有歌頌,就是告訴各位,戰爭是這個樣子,火爆之餘,略帶對戰爭的反思,《紅海行動》也是如此。

電影表現的就是一場任務,然後就是小隊陷入孤立境地,面對如喪屍一般不怕死也打不完的敵人,誓死突圍,過程慘重,有人死亡有人歸來,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對戰爭尺度的描寫,就像《血戰鋼鋸嶺》那樣粗暴直接,一個炮彈下去,人都是「平面」的,散落的到處都是,還TM給你看特寫,這就是傳說中的「人無完人」。

我覺得這片算是新世紀以來,華語電影尺度最大的一部,很直白的傳遞給觀眾,這就是殘酷的戰爭啊!

所以我們都說《黑鷹墜落》是美式主旋律,因為在意識形態很弱的情況下,該片最多展現的就是戰爭殘酷下美國大兵的處境,以及結尾之處的的「Leave No Man behind」,帶齣電影中美式戰鬥精神,可以說這部電影是美國三角洲、遊騎兵的宣傳片。《紅海行動》也是類似,電影中展示的「勇者無懼,強者無敵」的「蛟龍突擊隊」精神,也是海軍的宣傳片。

但畢竟這是深一層的思想,只有看完電影才能體會到,電影主要還是表現戰爭的殘酷,因為那部美國電影的片名不叫「不丟下任何兄弟」而叫《黑鷹墜落》,這部電影也不叫「勇者無懼」而叫《紅海行動》。

不管你的武器多麼牛逼,戰術多麼高超,但在戰爭中,該死人還是會死人,展示戰爭殘酷性為主,軍事宣傳為次,是這樣的主旋律。

林超賢的調度

電影最「極端」的地方,就是從頭打到尾。

我不認為「文戲」和「角色塑造」是林超賢的弱項,大家可以參考他當年的《江湖告急》《衝鋒陷陣》甚至《激戰》,最出彩的恰恰是文戲和角色,香港金像獎導演這方面還是OK的。

不過個人之前最喜歡的林超賢作品,是一部叫做《重裝警察》的電影,雖然故事一般,但後者對爆破、血霧、專業化特警角色的塑造非常過癮,從那時候我就覺得,林超賢一定是這方面的愛好者,軍迷、警械裝備等等很有研究。

果然,從《湄公河行動》到《紅海行動》,對這方面的展示非常專業,而且調度極佳。

而且林超賢也明白,在對於場面和調度的專註之後,文戲空間會極大的壓縮,二者是在他看來是兼顧不到的,因為之前的《逆戰》就是反面典型,文戲和武戲的割裂。所以在《紅海行動》中,直接開打吧。

一部138分鐘的電影,拋去字幕,整部電影文戲也就20分鐘,從開場營救人質危機,還沒回去就直接開赴伊維亞,隨後就進入到戰場環節,二話不說就開打。

巷戰、突襲、偷襲、還有最後的「臟彈」副本,狂轟濫炸下來,觀眾不會覺得審美疲勞,因為林超賢在這方面的調度實在太強了。

如果對於「調度」這個詞大家會覺得過於籠統的話,最簡單的例證就是,在本片「故事張力」有限(甚至可以說毫無故事,就是打打打)的情況下,觀眾不會覺得暈,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戰鬥,敵我雙方對比,又是偷襲又是反偷襲,這些場面戲被梳理的有條不紊,這就是林超賢的不俗之處。

比如開場進入伊維亞的情節,第一人稱視角,武器視角和跟拍,代入感極強,然後在槍林彈雨中還安排了拆炸彈的環節,隨後大巴車那段(全片我最喜歡的一段),狙擊手對決、拆彈、反突圍又是同時完成,緊張感十足。、

至於文戲,索性全不要,因為林超賢自己也知道,一旦觀眾進入狀態,就很難停下來,一旦停下來,就會造成情緒上的割裂,索性從頭打到尾,《黑鷹墜落》也是這樣的,非常考驗導演的宏觀調度能力,對於這樣的場面戲,一般導演還真的玩不轉。

這樣一來,也有個缺點,就是人物立不起來,最典型的就是稍有「臉盲」,加上本片不少新人,鍋蓋頭、頭盔、灰頭土臉加持,容易分不清,建議各位觀看本片之前,過一下演員表,也不複雜,8位戰士:張譯隊長、杜江拆彈、黃景瑜狙擊手、蔣璐霞女機槍手之外,還有醫療兵、通訊兵、觀察員和主機槍手,熟悉一下就行。

好了,關於電影的部分,到這裡就結束了,下面進入到八卦環節,對於這樣的電影,我是很願意去研究一些背景知識的,包括部隊職能、武器常識,有的沒的敞開了說,跟電影本體關係不大了。

「我們是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

這句台詞,或許有的觀眾感覺奇怪,明明是陸上作戰,只是乘坐軍艦登陸而已,為什麼也叫做「海軍」呢?

其實,電影中有著明確表示,小隊的原型「蛟龍突擊隊」,是中國海軍一支特戰部隊,就是特種兵。看美國大片的都知道,美國陸軍有「三角洲特種部隊」,海軍有著名的「海豹突擊隊」,後者跟我們的「蛟龍」性質差不多,可能不同之處在於隸屬。

「蛟龍突擊隊」隸屬中國海軍特種大隊,組建自海軍陸戰隊駐海南某旅,為加強中隊規模(達不到大隊),屬於特種兵,團級編製。

但蛟龍與海軍航空兵和岸防部隊都沒直接關係,也不是兩棲偵察大隊(該大隊是另一個單位)。因為「蛟龍突擊隊」日常訓練的是三棲(艦上/空中/地面)作戰(側重於防暴),就像電影中幾位既可以執行陸上/海上任務、也可以空降,當然也擅長潛水,只不過電影沒有表現罷了。

其實有點像我們熟悉的海軍陸戰隊。但個人不太了解「蛟龍突擊隊」與中國海軍陸戰隊有沒有關係,我覺得應該是海軍特戰大隊直屬,而不是陸戰隊直屬。但下面這種央視新聞截圖我有些迷茫,望高人解答。

而美國的「海豹突擊隊」確是直屬於美國海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是海軍旗下的特種部隊,跟美國海軍陸戰隊沒有關係。

要知道,美國分為「五大軍種」,海陸空之外,海軍陸戰隊(US Marine Marine Corp,因為簡稱MC的緣故,被中國網友親切的稱為「月經隊」,MC=Month Cross)是美帝的第四大軍種,第五大軍種是警衛隊。

而我們就不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也是「五大軍種」,海陸空之外,第四大軍種是火箭軍,就是當年的「二炮」,第五大軍種是2015年12月31日才成立的戰略支援部隊。我們的海軍陸戰隊,是在海軍旗下的一個兵種,而不是軍種。

其實「軍種」這種東西,主要根據不同地域的作戰空間而制定規模,達不到「軍種」的那就是「兵種」,像是我國的海軍航空兵、陸軍航空兵都是各個旗下的「兵種」。每個國家都不一樣。

比如俄羅斯就挺奇葩,是海軍、陸軍、空天軍(空軍+空天防禦)、戰略導彈部隊、空降兵五大軍種;德國國防軍六大軍種:陸軍、海軍、空軍、聯合支援軍、聯合醫療軍和網軍。最搞笑的是英國:皇家海軍、皇家空軍、皇家衛隊、陸軍(沒有皇家頭銜,心塞。。。)

PS,美國五大軍種生態鏈

八卦一下,美國五大軍種之間的鄙視鏈,權當玩笑,很多美國軍事電影里都有展示。

比如陸戰隊歧視陸軍,覺得陸龜們後勤那麼好,其實都是軟蛋。

陸軍是覺得月經隊那幫人太囂張了,一幫撲街貨。

海軍和空軍互不順眼乃是世人皆知,海軍覺得空軍就會裝逼,空軍認為海軍是傻逼,然後海軍航空兵雙方都不待見,海軍覺得海航對空軍認慫,空軍覺得海航是叛徒。

陸戰隊和海軍關係很好,畢竟我們要用人家的船。陸軍和空軍關係也不錯,因為陸軍需要空軍開道,空軍需要陸軍搞掉人家防空,算是聯合作戰。

就連軍種里也有等級概念,陸軍里覺得自己最屌的往往是陸航的,能飛就不跑,並鄙視其他陸軍。陸戰隊里偵察兵覺得自己最牛B,出生入死。

然後四大軍種一塊瞧不起警衛隊。

「歐盟武器」

有人說,為什麼電影里都用美式裝備,片中其實解釋的很清楚,境外潛入作戰,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需要對方提供武器,而且也不是美國貨,電影中的武器,全都是歐式裝備,就連美軍制式武器也是採購歐洲的,這個沒有問題。

而且電影中張涵予說,這次我們用的是「歐盟制式武器」,這個台詞應該改過,因為常規而言,這應該叫做「北約制式武器」。

因為我國制式武器(自動步槍)的口徑,在1978年已經正式決定自動步槍會採用5.8mm口徑,而北約制式,則是自動步槍的5.56mm。舊時是7.62mm,還有通用機槍的12.7mm。也就是說,無論是舊武器AK47(7.62mm),還是M16A4(5.56mm)乃至最新的武器,都可以用,自己子彈打完了,還可以撿對方武器和子彈。

但我們口徑不一樣,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咱們的武器去了敵方是不行的。

這是我國的「防禦性」軍事戰略決定的,意思就是,我們不會隨意發動戰爭,但你們也別想來,因為你們的武器到我們這玩不轉,因為子彈口徑都不一樣。

所以,《紅海行動》中,在敵方境內作戰,才會採用對方口徑的武器,這是常規作戰需要,也是劇情需要,所以才有「打不完的子彈」,還可以撿對方的補給。

電影中的槍械

開場索馬利亞人質營救,用的武器都是我國制式,5.8mm口徑95式自動步槍,有很明確的展示。

到了伊維亞共和國,武器就換成了5.56mm口徑的「歐盟武器」了,而且都是「萬國牌」頂級裝備。玩吃雞的朋友不會陌生,基本都是二級頭、三級甲,搭配各種武器,大吉大利!

PS,由於電影只是一刷,可能有的武器認不清,槍械不是我的強項哈,甚至有認錯的,歡迎高手挑刺,我再改。

張譯的武器,乃是著名的「斯蓋爾」(SCAR-L),比利時FN公司製造的突擊步槍,外加消音器和全系瞄準鏡,打人沒壓力。

黃景瑜飾演的顧順,用的狙擊步槍,是德國Blaser公司的R93狙擊步槍,口徑7.62mm,外號「歐洲狙王」,電影中使用的,應該是LRS 2戰術型,軍事用途。

另外,黃景瑜突圍時候用的,是CZ805A1自動步槍,捷克產。

但尹昉飾演的觀察員李懂突圍槍,我認不大清楚,有點像德國HK416,也有點像「馬薩達」ACR,這兩把槍我有點分不清。

杜江的武器,好像是瑞士SIG552。

蔣璐霞機槍手,用的武器是M249

除此之外,還有著名的AUG、FN P90等武器,都是頂級北約武器,當然還有M16、AKM這樣的老牌名槍,RPG火箭炮必不可少,反正國家也是虛構的,沒準人家就是有這麼多庫存名牌,起碼對於軍迷來說很享受。

軍艦、坦克、飛機

電影中的軍艦,是054A型導彈護衛艦,電影中有過明確台詞,是「臨沂號」,054A的第十三艘,2011年底服役,真實事件葉門撤僑的時候就是這艘,舷號547。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有過艦船防禦,730近程防禦系統(30mm口徑,七管)發射的時候效果極佳,然後PJ26型單管76mm隱身艦炮,一炮就把對方給打趴下了,有點可惜,沒有垂髮導彈出場的機會,只是發射了一架無人機。

值得一提的是,真實的葉門撤僑中,臨沂號真的遭遇過敵方的攻擊,因為現場正在打仗,但都是小打小鬧,機槍掃射這些的,我軍進入一級戰備,730已經對準了亞丁港,但最終沒有開火。

坦克戰很有意思,我軍真會挑,直接搶了一倆帶反應裝甲的蘇制T72,應該是唯一一輛T72,因為對方只能開M60了。

M60是美國陸軍第四代也是最後一代的巴頓系列坦克,1960年代服役,T72是70年代的產物,是蘇聯坦克銷往全世界的招牌。所以一輛T72收拾兩輛M60還是比較靠譜,畢竟T72口徑佔優,是125mm口徑,M60隻是105mm口徑。

其實,論真實情況,葉門那種國家估計沒有M60,因為這種坦克當年都是出口到以色列、沙特等國家,葉門這種國家不大可能進口美國坦克,最不濟也是蘇制T55,或者是我國的59式,69式(前一陣69式還幹掉一輛沙特的M1A2)。所以《紅海行動》中安排蘇制坦克PK美式坦克的環節,挺有意思。

另外電影中張譯說「我們的反應裝甲接他們一炮」,軍迷不會陌生的,但還是要說下,「反應裝甲」原理就是惰性炸藥塊,以色列人發明的,如今已經發展到鋼面板+炸藥層+惰性材料層三層護甲,對一般小口徑武器如子彈什麼的不會「反應」,當反坦克導彈或者坦克加農炮來襲時,炸藥引爆,對來襲武器進行干擾破壞,減輕其對坦克的破壞。

電影中的飛機,除了美國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之外,被蔣璐霞毒刺防空導彈打下了的是AS532美洲獅直升機,歐洲產。開場我國乘坐的直升機是直9C,臨沂號的艦載直升機。

小狙擊手

這部電影中,最搶鏡的就是狙擊手了,一般同類作品狙擊手對決的部分都是亮點,我覺得該片之後,黃景瑜會火。

而對方狙擊手,也不簡單,還是個少年,電影中有個細節,我覺得很好。就是少年狙擊的時候,旁邊鐵盒盛了一堆乾果什麼的巴旦木,一直在吃,感覺跟大麻一樣不吃不行。(還用鐵盒當反光鏡晃了黃景瑜)

聯繫到真實事件發生地葉門,這一處細節意味深長,我想起了一件事情

因為葉門這個國家,全面幾乎都有嚼「卡特葉」的習慣。這是一種天然樹葉,富含的類麻黃鹼類物質能刺激人腦,令人產生欣快感,被很多國家列為麻醉品禁運。

在葉門,80%的成年男子和50%的成年女子經常咀嚼卡特。每天午飯後和晚飯後是人們聚在一起嚼卡特,雷打不動,短則四五個小時,長則六七個小時,什麼也不幹,有些人甚至要嚼到半夜才感到滿足。

葉門這個國家,之所以窮成這樣,除了戰亂之外,還要「歸功於」這玩意。人家現在享譽全球的摩卡咖啡都不種了,全是這種毒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見烏鴉 的精彩文章:

《南極之戀》為什麼要去南極實拍?那些南極電影又是在哪裡拍得?
《謎巢》荒蠻與文明之戰,這樣的探墓電影果真獵奇

TAG:夢見烏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