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寫的人不做讓自己小寫的選擇
這個世界擁有人群,但相較於疏離,擁抱更有力量。這個世界人潮湧動,low逼趨之若鶩,高知超越夢想。
有人懷疑電影是,名校的宣傳,請寬廣一些吧,這裡明明是鼓吹教育的力量。
現而今的教育被低估,不意味著往昔的光輝歲月不崢嶸。
好的教育是實施與人,培智育德。
好的教育是經歷著不管怎樣的硝煙戰火,不放棄點燃青春的奮進,維護知識的殿堂榮光,播撒生命的堅定種子和噴薄而出信仰的力量。
君子坦蕩蕩。
這些不只是在電影鏡頭中,在齊邦媛成長的《巨流河》里,一樣讓人心痛的漫延,但卻始終充滿無所畏懼的勇往直前。
激情共夢想,青春與彷徨,在國破山河碎面前,在紅裝武裝的與人斗中,在生意奮鬥場的爾虞我詐時,大寫的人不做讓自己小寫的選擇。
我敬你是條君子。
【相信】
「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艱難」
昨天是情人節,我說:在有錢人終成眷屬的時代,我們尤其祝願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個世道,「我信你」確實比「我愛你」更有力量。
生活一點點剝奪了我們的相信。電影里有一句台詞,「你怪她沒有對你真實,可你給她對你真實的力量了嗎?」。
相信好暖,可是相信好難。
我們且不問遇見的人都是否值得相信,單是敢於相信,已是一種不怕承擔後果的勇敢。
不是所有的人都敢於相信,擁有一種力量,才能去相信。
信任是對一個人最好的褒獎。
人生大寫的人,才敢無所畏懼。
冬去春來,一朵嬌艷的玫瑰綻開,那是相信。你敢嗎?
【真實】
「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
哲學探討世界的真相。三日省吾身,是一種自律,講出來卻是一種矯情。思考無意,行動徹底,可到底人還是要知行合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是讓我們學會思考問題的不同角度。可有一點必須要承認思考決定著人的格局和高度。
格局和高度,不是我們多了解人群,而是終於開始認清自己。
人群由人組成。
小人物命運的牽扯勾連,就是家國。
喊得震天響的是口號,可也就像那竄天猴一樣,轟的一生巨響,繁華散盡。
人們喜歡煙花,不是不知繁華將盡,而是即便散盡芳華,我們也要留一份精彩的燦爛和活過的真實。
我們這一生,能活的像煙花,已好。
娶妻生子過平常安穩的日子對,風華正茂對,建功立業對,保家衛國更對。
電影里的母親語重心長地對外地求學的富家公子說:「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怕,你還沒想好怎麼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
大戶人家的大,不只是財富的多寡,而是由內而外散溢的莊重,知書方能達理。
大在格局和視野,胸懷和眼界。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那一刻,我從思索生命意義的羞恥感中釋放出來,原來這些卓越的人物也認為花時間思考這些,談論這些,是重要的。」
何為真實?
真實是做自己無悔的選擇,是你為你的選擇無悔。
【悲憫】
「當初是你說你會對我好一輩子。
當初,當初人就不能變嗎?人為什麼不可以變!為什麼?
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變而這件事不能變」
人在挨餓受凍的時候,是沒有尊嚴和選擇可言的。活下去就是信仰。
可是當有選擇的時候,選擇變得異常艱難。
普通人的普通,在於自私;普通人變得不普通,在於成全,在於悲憫,在於關懷,在於取捨。
電影和戲劇好看,除了時間跨度的大寫意外,更重要的是小人物之間命運的勾連和衝突。有衝突就有分裂;有分裂,就會有裂變。不管是人心的,還是人群的,還是人性的。
電影里的某老師,被逼著娶了供自己上大學的從前女友,她天天打他,他從不碰她。
他撕裂著發出心底憋屈的吼:什麼都能變?我就不能變嗎?
變心是常有時,可是過於善良之人,道德感愈深。我陪你一生作為你賭我的不賠。懦弱是懲罰,糾纏是命運。葬送自己,也最終害了她。
愛怎麼會變成了害呢?因為不再相愛。
她因為自己的憋悶委屈有心無意卻也加害了老師風華正茂的學生。
你說她壞嗎?她害了她。她無力承擔害人致命的惡果,跳井自盡了。
同情換不來愛情。愛情也不是靠掠奪所能得到的。她愚痴,所以不知。
不管是現實,還是電影角色中,那些受過恩惠而挺身而出的有識有志之人,都好可愛。
我們都喜歡君子坦蕩蕩。
小人常戚戚。 他們要麼悔恨終生,要麼自責而逃,要麼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我們常常說這世上最好的教育是教會人學會了愛。
愛是得到這世上你想要一切東西的法寶和武器。
擁有它,你才配得起長久而持續地擁有,活人本該擁有的一切幸福權利。
這裡為你提供看世界的另外一個角度,當人們悲傷時,請你相信,有一些傷悲是因為慈悲。
天大,地大,人亦大。
做一個大寫的人,你是有選擇的。
因為你活著呢?
有本事的人都自己活成了自帶心想事成屬性。
【托底】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對以後的人好吧。」
我們都是彼此幫襯著活在這冷漠的世界。因為彼此,因為彼此的安慰祝福、相親相愛,即便生存的日子裡備受煎熬,仍然堅定著勇氣和力量,指望明天,期待未來。
生命里不是只有愛情,雖然愛情至美。
總會有那麼一時一刻的成長成熟之後,人們的追求從炫目的感官刺激,走向平和安穩。
蔣勛先生的一首詩《願》中這樣寫道:我願是滿山的杜鵑,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我願是繁星,舍給一個夏天的夜晚。我願是千萬條江河,流向唯一的海洋。我願是那月,為你,再一次的圓滿。
青春和生命里,不是只有戀愛、讀書、升職加薪、封官進爵、名牌加身,著作等身,功成名就這些。
瑣碎之上,我們需要理性的思索,更需要感性的棲居。
需要浪漫、詩意、遠方和值得為之付出一切的——你的信仰。
我們生活在瑣碎里,和它一起吃,一塊睡,一嗨聊,一同醉,不夠煩嗎?
超越瑣碎吧。
在烏雲和大海之間,你是紙鷂,也有人就是海燕。
【大小】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拍電影的人挺了不起,因為他所要傳達的未必能讓觀眾懂,可人家花了錢,就只能聽之認之瞎嗶嗶。
建議您去讀讀齊邦媛的一本書《巨流河》,建議你網上去搜一篇傳記文章《飛虎將軍陳納德》。
他們之間的講述,有共同。
我們看的每一個電影都是自己或是他人人生的翻版。
電影里:
那個一生只為一事一人執著與深情的陳鵬,是你;
那個只問初心,於迷失和麻木中直面自我、堅持不為所動的張果果,是他;
那個國難當頭果敢正義無反顧的沈光耀,是他們;
那個遵從本心,只問真實的吳嶺瀾,是我們。
電影好看嗎?
看一部電影時,趕上了地震,你認為是多大概率事件?可就趕上了。
地震不大是幸好,可是震著的時候和震後依然把電影看完,直到字幕全無,你認為這能說明什麼?
NND,好看到飛,無問西東,既然人各有歸。
無問西東,是一種心靈的追蹤和探求。
雖然我們所歷平常,也應能辨大小。
電影台詞末尾說: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擋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不是上帝。想要活好這一生,我們真得學著上帝視角看問題、做選擇。
大寫的人不做讓自己小寫的選擇。
致敬大。
祝您 新年快樂 吉祥如意
happy New
Year


TAG:一隻沒有理想的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