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黑豹坦克發展史:黑豹坦克樣車VK 3002專題

黑豹坦克發展史:黑豹坦克樣車VK 3002專題

配樂:Origen——La Notte Etterna

和前文一樣,本文將會把重點放在分析VK 3002(MAN)樣車的外觀和結構特徵上面來,目的仍然是從模型愛好者的角度梳理這種身為黑豹坦克起源的特殊車輛。有關於戴姆勒-賓士VK 3002(DB)項目、兩個項目的研發經過以及各自優勢和劣勢的內容將另文敘述。

VK 3002項目的樣車共有V1和V2兩輛,均由MAN公司位於紐倫堡的工廠按照與武器局簽訂的合同,在1942年9-10月之間組裝完畢。車體由MAN公司自行加工,而炮塔則由萊茵金屬完成。與德軍大多數的戰車樣車一樣,它們的殼體均由軟鋼(低碳鋼)製成,而不是裝甲鋼。最終完成的樣車重量約為44噸,與量產的黑豹D相差不大,已經遠遠超出了設計之初30噸的重量限制。

車體

VK 3002(MAN)的車體外形基本與量產的黑豹D相同,但首上裝甲較薄,只有60mm,比量產車輛少20mm,這導致樣車要比量產的黑豹D短19mm。車體各裝甲面均為直線對接,沒有量產車輛的楔形咬合結構,焊線相對不明顯。從線圖和草圖觀察,尾部裝甲和底裝甲之間存在一個傾角為30°的過渡斜面,到量產階段時,尾部裝甲修改為向下延伸,與底裝甲末端直接結合,過渡斜面被取消。尾裝甲上除了排氣管線出口之外,可能沒有預留任何口蓋。側裝甲後緣的造型也和黑豹D/A存在差異,而且向後延伸的距離較短。

動力室上蓋布局與後來的早期批次黑豹D基本相同,四角為四個進氣口,V2樣車的進氣口上覆有防爆網。引擎蓋板後端只有靠左的燃料加註口,口蓋底部沒有設計防水凸台。在引擎檢修蓋板的兩個鉸鏈之間,還存在一個用途不明確的滑動口蓋。冷卻液加註口與散熱風扇罩為一體化的鑄造部件,左邊的冷卻液加註口方向朝前,而右邊的則朝向後方。引擎蓋板的起吊鉤布局和量產車輛不同,只有三個起吊鉤,其中一個位於蓋板後緣中央位置。因為引擎蓋板上面沒有為潛渡裝置通氣管預留口蓋,所以VK 3002(MAN)可能並不具備潛渡能力。

VK 3002(MAN)樣車的行走部分也和量產車輛存在差異,它的第一對和最後一對負重輪懸掛上裝有減震器,從黑豹D開始,為了節省車內空間,減震器被改到了第2對和第7對負重輪的位置。主動輪和量產車輛區別較大,六根輻條內部帶有凹槽,且軸心蓋面積較大,類似於三號坦克上面使用的型號。負重輪外圈上固定橡膠輪緣的螺釘為18顆,與早期黑豹D的16釘負重輪並不相同。履帶和量產車輛一樣都是沒有防滑齒的Kgs64/660/150這個型號。

與量產車輛相比,樣車駕駛員前向潛望鏡更貼近車身中軸線,從外面看,該潛望鏡護弓的右側邊緣離駕駛員觀察窗口蓋的右側邊緣較近,而不是如同量產車輛那樣,潛望鏡的護弓大致和駕駛員觀察口蓋的中線對齊,首上裝甲的上緣也沒有為配合潛望鏡的視線俯角切出缺口。該車首上裝甲裝有兩個博世光量管制燈,這一配置和早期的黑豹D相同,除此之外車體上再無任何隨車工具及配套的固定裝置(在V1樣車側面和前面有一些固定點),也不存在裙板和備用履帶掛架,火炮行軍固定器的樣式也和量產車輛不一致,靠近炮鎖的位置多出一條橫向加強筋。車尾靠上位置裝有一個體積較大的筒狀消音器,兩個排氣管的廢氣最後都通到這個消音器內,從頂部中央的彎管排出,消音器朝外的部分被一塊弧形的護板遮蓋。因為這個消音器在實際使用中會持續發熱,而它的位置又離動力室後部的油箱過近,容易導致燃油過熱,所以後來就被廢止了。

VK 3002(MAN)樣車沒有預留任何形式的天線基座,所以它們可能並沒有安裝無線電設備。

炮塔

據稱萊茵金屬一共為VK 3002(MAN)項目完成了兩個炮塔,而且在細節上存在一定差異,但目前所見只有V2樣車安裝過炮塔,而V1則似乎一直安裝著模擬炮塔重量的配重,在炮塔座圈位置搭載著一個薄金屬板製作的封閉式艙室。

VK 3002(MAN)的炮塔與量產的黑豹外形存在很大差異,側面較短,而側面和炮塔後裝甲之間的過渡面較長,略呈船形。在設計之初,炮塔最寬處為2140mm,前臉底邊長度為1840mm,但最終成型的炮塔要寬一些,最寬處延展至2300mm,前臉底邊改為2104mm。為了在整體拓寬的情況下保持炮塔前後裝甲的斜率不變,炮塔整體高度又被抬高20mm,從770mm增長至790mm。在投入量產的時候,雖然炮塔的形狀改變,前裝甲也從80mm增加到100mm,但整體尺寸沒有發生變化。

樣車裝備和量產車相同的Kwk 42坦克炮,但制退器是類似於Kwk 40/StuK 40早期使用的單氣室球形制退器的形制,直徑為220mm,尺寸與前者並不相同。炮盾的中心向右偏離車體中軸線40mm,但火炮基準線仍與車體中軸線重疊。指揮塔基本與黑豹D相同,都為筒狀的型號。但車長艙蓋的旋轉樞軸卻布置在後向觀察口之上,後向觀察口並不直接朝向六點鐘方向,而是略向左偏。觀察口呈矩形,而不像黑豹D的車長觀察口那樣四角略呈圓角。指揮塔左側下部帶有一個弧狀的圍殼,這個圍殼不是在炮塔側裝甲上衝壓或是彎折出來的,而是單獨製造出來,再焊接到側裝甲上預留的缺口上面的。炮塔側裝甲與前裝甲結合部位的結構與黑豹D相同,都是在側裝甲前端帶有一個呈梯形的榫頭,嵌入前裝甲側面的缺口中進行焊接。與量產車輛相比,炮塔側裝甲後緣超出炮塔後裝甲距離較長,而且後緣的切割形狀也不太一樣。

炮塔兩側面和後面開有射擊孔、聯絡艙門和逃生門,布局與黑豹D相同,逃生門上方的把手較長。炮塔兩側帶有煙霧發射器,煙霧發射器的導線從支架前面的頂裝甲打孔引出。頂裝甲上面的炮塔起重吊環形制與量產車不一致,量產車為三個焊接在頂裝甲上面的倒U形環,而樣車則為三個分別焊接於煙霧發射器支架末端和炮塔頂甲後部中間位置的,近似於希臘文字母「Ω」形狀的吊環。

經歷

VK 3002(MAN)的V1、V2樣車並不是軍方資產,而是歸MAN公司所有,所以這兩輛車都懸掛有紐倫堡地區的民用車牌照(IIN開頭)。它們除了在1942年11月8-14日間在貝爾卡(Berka)向軍備部長施佩爾以及來自武器局測試6處的官員進行動態演示之外,就一直由MAN公司自行保存。MAN公司在離紐倫堡不遠的哈因堡(Hainberg)有一處自備試驗場,這兩輛樣車經常會在那裡接受各類測試,至少到1944年的時候,V1樣車還在進行安裝鋼緣路輪和公母履帶的測試。1945年,MAN公司紐倫堡工廠被美軍佔領,美軍在其M24總裝車間的一角發現了V2樣車的車體和一個炮塔樣品,這兩輛樣車最終沒有一輛保存下來。

VK3002(MAN)的1:20草圖,1942年5月2日,上面蓋有保密章(字樣為Geheim)。

1942年11月5日,V2樣車在MAN公司哈因堡試驗場留下的一組照片,可以看出它當時並未安裝變速器檢修蓋板,引擎蓋板並未用螺栓固定,所有的螺栓孔都是空著的,燃油加註口蓋上還連接著一個專用的開閉扳手。炮盾上的兩個圓圈是鑄件完成後切除余料留下的痕迹,擋泥板的形制也基本和量產車相同。注意它的車號是IIN 0687,車前和車後都懸掛著民用牌照,首上中央位置書寫著阿拉伯數字「2」,車體左側還加裝了一個摺疊登車梯,位置大致和車長艙門相對應。有資料稱該車的車尾儲物箱是帶有縱向加強筋的形制,這種形制的儲物箱在後期量產的黑豹G上也出現過。該車的面漆顏色為德國灰(RAL 7021),拍攝時較為骯髒,而且照片很可能修過版。

在V2樣車炮塔左側前部和內炮盾側面帶有量產車上面不存在的凸起物,其中左側前部的凸起物外緣與前裝甲、側裝甲的焊線平齊。這裡還能看出煙霧發射器基座的固定方式與黑豹D不同,上部有兩個並排的螺栓,似乎使用了三號坦克現成的部件,在黑豹D上,該基座是利用上下兩個螺釘進行固定的。

引擎檢修蓋板兩個鉸鏈之間的口蓋。

紅圈內為車長艙門樞軸的頂端,可見它正好位於後向觀察口上方,後向觀察口略向左偏移,而不是正對六點鐘方向。

VK 3002(MAN)和黑豹D/A車體側裝甲末端造型的差異。

VK 3002(MAN)和黑豹D炮塔側裝甲後緣的造型差異。

車首和車尾的結構線圖。

主動輪。

18釘負重輪。

風扇罩。

庫存的帶冷卻液加註口的風扇罩在切去延伸出來的加註口之後繼續在一部分黑豹D上面使用,直到庫存告罄為止。

經多方查證資料,發現目前並沒有特別準確的VK 3002(MAN)的線圖,如上線圖來自Panzer Tracts 005-1 黑豹D專冊,已經是最靠譜的了,也已經完成於十多年之前,因為缺乏車尾和俯視角度的照片,細節缺失嚴重,比量產車型的線圖差得遠。威龍的6835套件比這個線圖強一些,但也做錯了或者少做了很多細節,遠遠算不上「精確還原」——至於《坦克世界》的建模更是口歪眼斜,看都不要看。

卸掉頂蓋的V2樣車動力室,兩個箭頭所指的位置是散熱器的水箱蓋,與蓋板上面的風扇罩冷卻液加註口位置互相對應。畫叉的位置在量產車上是一個帶加註口的小型冷卻液罐,而在樣車上整片位置都被一個較大型的油箱佔據。引擎為裝有三個油浴式空氣濾清器的HL210 P30,位置似乎要比量產車輛靠前。

V2樣車炮塔內部,布置和量產車輛存在很大差異,可以清楚的看見車長指揮塔下面凸起的圍殼。

V2樣車裝備的Kwk 42坦克炮。

炮塔吊籃左側。

炮塔吊籃右側。

未安裝主炮的炮塔前端。

V1樣車和V2不同,似乎一直都只是個機動測試平台,注意它的側面有兩排平齊的固定點。

1944年,MAN公司利用V1樣車在哈因堡試驗場的模擬搓板路上測試鋼緣負重輪和Gg64/660/300這一型號的履帶(黑豹II行軍履帶/虎王運輸履帶)。該車車號為IIN 6086,牌照懸掛在搭建於車體上部的艙室上,車體側面安裝著備用履帶,右側還裝著某種實驗儀器。注意它的駕駛員觀察窗和機電員輕武器射擊口都沒有安裝蓋板,而是以透明賽璐珞片或是玻璃窗覆蓋,這兩個開口可能只是簡單的被切割出來,而沒有進行過安裝蓋板相關的機加工。

為了適配Gg64/660/300履帶,V1樣車更換了特製的主動輪和誘導輪,注意兩段前擋泥板上沒有加強筋。

奇怪的是,V1雖然不是戰車,但在它的左側下段擋泥板上卻畫了一個古代維京如尼文符號「狼之鉤」(Wolfsangel),與黨衛軍帝國師的師徽類似,這個符號有很多種變體,時至今日仍被使用在一些市徽和護身符上。

波蘭AJ-Press出版社書籍中針對V1樣車所繪製的線圖,比PT的更加不堪,但至少「合理的」推斷了一下那個「鐵皮房子」頂部應該是什麼樣子。

佔領MAN公司紐倫堡工廠之後,美軍在M24車間東南角找到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閑置物品,其中就有V2樣車的車體。當時這個車體的機電員輕武器射擊口位置已被切成了圓洞,應該是為了測試半球形機槍座才切成這樣的。駕駛員觀察口的蓋板和內部組件也已經被拆除,在外部加裝了一個窗格框架。大燈只剩下左邊的,右燈被連同基座一同拆除。

在V2車體的後方放置著一個樣車炮塔,但似乎並不是V2原先的那個。煙霧發射器導線從支架的後面引出,而且指揮塔觀察口的方向也和之前的炮塔存在差異——沒有一個觀察口是正對前方的。該炮塔的炮盾也和V2以及量產車都不太一樣,只有一個方形的觀瞄孔,而且火炮基部的領圈位置也要更厚一些。在它前面的那一摞環狀物是炮塔環,再往前則是一個散熱器總成和一個主動輪。這個炮塔後面則是一堆Kwk 42坦克炮,一個防盾和一台HL 230引擎(此圖出處:Panzerwrecks:Nürnberg"s Panzer Factory-A Photographic Study )。

V2樣車線圖與早期批次量產型黑豹D線圖的對比,僅供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尼伯龍根工廠 的精彩文章:

領主行獵於東:蘇軍裝備的英國「領主」輕型坦克
小專題:黨衛軍帝國師的虎式「Tiki」

TAG:尼伯龍根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