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跟佛菩薩就差一個轉心

你跟佛菩薩就差一個轉心

圖 |Ryo Takemasa

佛菩薩與眾生最大的不同不是神通,而是菩提心。生活中有許多捨己為人、廣發大願的人都是菩薩,而不僅僅是我們從雕塑畫像上看到的那個腳踩蓮花、身披纓絡的形象才是。佛菩薩代表著一種境界、一種發心,只要肯轉變自己的心,如理修行,這種境界是人人都可以達到的。

——學誠法師

頂禮法師!我有一個問題,請您開示。我有個兄長無子嗣,極痛苦。每當我和女兒親昵享受幸福時,馬上就會想到哥哥,幸福感就蕩然無存了。很多時候都這樣,總想起別人的不幸,都不敢幸福了似的,我該如何用心?請師父開示。阿彌陀佛!

網友

學誠

法師

推己及人的悲心很好,但不要當做自己的一個負擔。想到他人的痛苦,不是要讓自己也一起痛苦,而是要發願做得更多,盡自己的力讓他得到快樂,種下快樂的因。為了做到這一點,要多去培養自己的福德智慧、善巧方便,這就是發心、修行。同時,不要把自己安立為一個憐憫和施與的角色,每一個人的每一個境界,都是生命可學習、可成長之處。

師父您好!感恩您百忙之中耐心地回復大家問題,我若不是沒辦法了,也不會來打擾您的時間。我爸媽總是吵架,尤其過年,每年都吵架,今年又因為一些小事把之前的事拿出來吵架,我都跪下了也沒管用。我覺得我真沒用,一直在學佛,家裡這點事也解決不了。

網友

學誠

法師

扭轉自己的業力都不輕鬆,何況改變家人的業力?不可輕棄。一方面,多祈求佛菩薩,多拜佛懺悔,為家人迴向;另一方面,從境界中體會苦,認識煩惱的危害,策勵自己精進修行、破除煩惱。

很多人都說和菩薩有感應,如何的殊勝,可關於佛菩薩的事感覺很隱晦。最近有個疑問,如果是為了教化眾生,佛菩薩為什麼不在人間顯靈,讓人們明確知道他們的存在,讓信眾增強信心,讓不信的人有敬畏心,從而相信因果,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向善,守規則,不做惡事,不是嗎?恭請師父開示!

網友

學誠

法師

佛菩薩與眾生最大的不同不是神通,而是菩提心。生活中有許多捨己為人、廣發大願的人都是菩薩,而不僅僅是我們從雕塑畫像上看到的那個腳踩蓮花、身披纓絡的形象才是。佛菩薩代表著一種境界、一種發心,只要肯轉變自己的心,如理修行,這種境界是人人都可以達到的。透過神通而生起的信心並不堅固,也不究竟,反而會有很多副作用,智慧的增長才是最殊勝的感應。

頂禮師父!前幾天看到您的一條開示,關於如何認清煩惱,您的開示是「需要一面鏡子——佛法就是這面鏡子。」可是,我還是沒有明白如何理解把佛法當成這面鏡子,比如,我遇到工作不順利,或者和別人生氣時要如何思維呢?怎麼照鏡子呢?祈請師父開示。

網友

學誠

法師

這是因為佛法學得還不夠,用得還不熟。學習佛法,要多聽聞,常常複習,認識煩惱的形象、後果和原因,在生活中遇到境界時,能夠反觀到此刻自己的內心狀態,並且能回憶起來善知識是如何教導的,才知道該怎麼去做。

師父您好!弟子已經至心皈依三寶,但弟子家人依然還在家中張貼神像,弟子該如何做才既不會有失戒體和信仰依靠,又能與家人和睦相處呢?

網友

學誠

法師

皈依是內心的事。多親近學佛的善師善友。

頂禮師父!我好恨自己啊,有猛力煩惱時佛法就像救命稻草,抓住稻草成功上岸,然後就懈怠了,拖延了,對佛法的希求心沒那麼強烈了。即使每天都在和小組同修共學,每月也都上山,但還是會這樣!這樣的循環往複我好自責!但我無能,無法自救。師父,我是哪裡出了問題?我該怎麼對治?

網友

學誠

法師

對佛法的價值認識得不夠,體會的苦不夠,發心不夠。沒有解決的捷徑,慢慢熏下去,堅持聞思。

阿彌陀佛,頂禮師父!請問,有時候因為我沒有滿足對方的心意,導致對方說了詆毀我的話,我有時候會生起嗔恨心,我應該誦哪部經讓自己消除嗔恨心?祈請師父慈悲開示。

網友

學誠

法師

誦哪一部經都很好,只要真正相信佛的教導,把經中的道理領納於心,牢牢記住,時刻不忘。

頂禮師父!信女今年三十多歲了,隨著年紀的增長,為什麼會越來越覺得人生了無生趣?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也感覺自己的這一生沒有價值,簡直就是浪費資源。這種狀態怎麼才能改變呢?

網友

學誠

法師

你懂得佛法的價值嗎?

精選自2018年02月16日學誠法師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泉寺龍泉之聲 的精彩文章:

妄想賊,我就靜靜地看著你
為愛負重,甘之如飴

TAG:龍泉寺龍泉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