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血壓恐懼」越怕越高 切莫陷入怪圈

「高血壓恐懼」越怕越高 切莫陷入怪圈

如今,高血壓患病人群龐大,患病率增速顯著,由此引發的腦中風、冠心病、偏癱等嚴重併發症影響人們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在注重生活質量的今天,患者需要終身服藥,定期檢測血壓,令人不勝其擾,況且可能的後果如此嚴重,更加劇了疾病帶來的恐懼。很多人因此患上「高血壓恐懼症」。

所謂「高血壓恐懼症」屬於疾病恐懼症,核心的表現是擔心自己血壓會升高,血壓正常者或者高血壓患者均可出現。源於對自身血壓狀況缺乏了解,且對高血壓的不良後果有災難化的想法,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一旦稍有不適,或血壓相關指標異常,便頻繁測量血壓或反覆檢查,希望監控血壓的狀況,而不去分析血壓升高的真實原因。緊張導致血壓越來越高,患者不可避免地認為,自己的擔憂就要變成現實。因此,緊張情緒加劇,激發了大腦對植物神經系統的調節失衡,交感神經過於興奮,一系列恐懼焦慮的軀體癥狀隨之出現:心慌、血壓升高、氣促、手腳麻木、大汗、失控感等。許多患者因此就醫,卻被告知非血壓本身問題,無生命危險。難以接受的不僅僅是患者,家人目睹其發作時的緊張景象,也心生疑慮:既非高血壓,問題何在?

眾所周知,血壓的影響因素很多,除了飲食、失眠外,劇烈運動、強烈的情緒反應都會對血壓有一定的影響,往往導致血壓一時性的升高。高血壓恐懼症患者由於對血壓過分關注,不自主出現緊張情緒而出現種種軀體反應,因只關注血壓,誤認為是血壓本身問題。其實質在於為避免血壓升高的保護行為,恰恰是血壓不穩的元兇。所以,對於高血壓恐懼症的患者來說,相對於關注血壓,更應關注的是自己的心態,避免陷入越怕越高的怪圈。

面對疾病特別是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需要有正確的態度:重視疾病,而非恐懼。了解相關的疾病知識,對高血壓病有正確的認識;保持愉悅穩定的情緒和健康的生活習慣、適量運動、正常的社會交往、定期體檢,對維持穩定的血壓狀態、消除高血壓恐懼十分必要。

金海燕(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壓 的精彩文章:

高血壓防治123
具有雙向調節血壓的「植物黃金」—葯食同源之杜仲

TAG: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