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斯克要建設覆蓋全球的衛星網路,能成功嗎?

馬斯克要建設覆蓋全球的衛星網路,能成功嗎?

最近,鋼鐵俠馬斯克的SpaceX宣布,將於美國東部時間周日早上發射的「獵鷹9號」火箭,火箭上主要搭載了西班牙雷達地球觀測衛星Paz。

然而,對於通信行業來說,更重要的是,在獵鷹9號上還捎帶了兩顆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的原型衛星,這兩顆衛星的發射也標誌著SpaceX全球衛星互聯網項目Starlink正式起航。

Starlink項目是馬斯克在2015年提出的通過發射衛星向全球提供高速互聯網連接的計劃,具體的實現方式是——向離地球1110公里和1325公里的低軌道上發射4400枚衛星組成通信網路,為全球提供千兆級互聯網連接。

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對,1990年摩托羅拉提出了一個類似的計劃——建設全球移動通信系統,並將之命名為銥星計劃。實現方案是——整體系統由運行在7條軌道上的77顆衛星組成,不同衛星間實現信息交互來進行全球通信,實現每台行動電話都可以直接與衛星進行通信。銥星計劃的投資規模為34億美元,於1998年5月完成了全部布星任務,同年11月1日正式開通全球通信業務。

幾乎完全一樣的運作模式,只是銥星計劃想解決的是通信需求,而Starlink計劃則是想解決數據網路的需求。

馬斯克提出Starlink計劃後,業界為之轟動,尤其是對通信行業震動巨大,分析師們紛紛通過翔實的數據和邏輯嚴謹的分析來試圖演算Starlink計劃是否能成功。其實,我們可以分析下銥星計劃當年為什麼失敗,來看看Starlink是否能成功。

我在兩年前的一篇文章《當我們在談論創新時,我們在談什麼》里對銥星計劃對失敗做過一個分析,其實銥星計劃對失敗不在於技術,不在於商業模式,甚至不在於政治力量的影響,最關鍵的原因是——不允許失敗是大部分失敗的開端。

當年銥星計劃對於摩托羅拉來說就是是一個不允許失敗的計劃。光是建設投資已經高達34億美元,若加上後期的商業推廣等運營費用,銥星計劃的投資是一個天文數字。而在此前一年的1997年摩托羅拉的利潤僅為18.16億美元。這些都讓銥星計劃成為摩托羅拉一個不允許失敗的計劃,失敗,則亡。很不幸,完美如銥星計劃依然逃不過墨菲定理,有可能失敗的,就註定失敗了。

事實上,我們不能對創新期待過高,不允許失敗是大部分失敗的開端。在《凱文?凱利:20年後最偉大的產品還沒有被發明》的談話實錄中,KK提出顛覆性技術具有這些特點:質量低,高風險,利潤低,市場小,未被證實的。我們往往對創新期待過高,因此付出太多,而事實上今天付出的,明天則可能成為讓你深陷泥淖的沉沒成本。而往往是KK定義的「邊緣式創新」更易於取得成功,一開始沒有龐大的計劃,沒有資金,客戶和技術,時刻都接近毀滅,破產和失敗,只能不斷成長,以達到最頂點,達到最高的適應度,就是為什麼「邊緣式創新」更容易顛覆我們熟知的科技體系。

創新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改革同樣如此。很多時候我們過於重視、依賴創新,而事實上,問題可能並非出現在創新上。一條生產線產能落後,問題可能不在於這條產線的技術落後,而可能是出現在流程上,或者是工人情緒上。同理,一個企業陷於發展困境,問題可能不在於我們的產品服務落伍,不在於技術體系落後,不在於商業模式老舊,而可能僅僅是在運營過程中出現了一點麻煩。

不要輕易否定過去,不要過於熱切期待未來。如同銥星計劃一樣,陷入困境的摩拉希望依託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解困,但事實是技術已經成形,市場卻尚未成熟,人們熱切盼望的未來未必如想像中美好。我們必須認識到,創新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有些問題還是需要腳踏實地去一步一步地解決,雖然這很困難。

很多人認為馬斯克對於Starlink計劃「不太重視」的態度決定了這個計劃不可能成功。但是,恰恰相反,我認為,從馬斯克對Starlink計劃的推進來看,這個計劃已經具有成功的基礎,首先,馬斯克似乎並不急於推進這個計劃,不做巨大的快速投入,也不急於變現,這次的兩顆衛星還是「順便」搭載的,我相信後續的衛星也將是採取「順便」的方式,將每一次發射的邊際成本發揮其最大化的效益。對於一個具有強烈而明顯的顛覆效應的新事物來說,成長的空間非常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悲了傷的白犀牛 的精彩文章:

如果有一天通話、流量全免費,你會發現那未必是你想要的
美國為什麼如何忌憚華為?

TAG:悲了傷的白犀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