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勸學:學不可以已

勸學:學不可以已

《勸學》是《荀子》一書的開篇。上海的高中語文課本節選了本篇的一部分,由於有「背誦全文」的要求,因此我們對其尤為熟悉。

本文起首即亮出觀點:「學不可以已。」學無止境,然而為什麼要學?孔子說:「學而知之。」要知大道,不學,無以得之。大道惟精惟一,難以揣摩,故學而知之,是不止的過程。

接下來,荀子舉出了自然界經人類改造使用,體現其價值的例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即本於此。乍一看價值不大的東西(蓼藍),經過能工巧匠的妙手,就會大放異彩(靛青)。而追求大道的君子更是如此,在積極學習的同時,日日磨礪自省,終會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界。

《格言聯璧》里說:「遷善改過以作聖。」此條歸在「學問類」里,更引人深思。學習,既是學知識,又是學做人。學習是在增益知識,也是在減損過失。如此,便可慢慢通往聖人的境界。

學習,是令人心生敬畏的過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惟有實際的經歷,才能讓人知道天高地厚;惟有努力的學習,才能令人對世界滿懷敬意。

「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學習應當是投入持久的過程,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在其位,謀其政,以精進的心態對待我們的工作;遠離懈怠,端正品行,如此可以得到上天的福佑:「神之聽之,介而景福。」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的教誨在荀子這裡化作「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的感嘆。先人累積的知識與經驗,通過後人的總結整理化作書本上的文字,或者生活中的禮儀規程。歌德說:「世上最艱難的工作是什麼?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沒有不是人思考過的;我們必須做的只是試圖重新加以思考而已。」學習與思想同出異名。

歌德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君子的本性與別人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善於利用外物罷了。荀子運用一連串的類比,展現「知識就是力量」的含義。由此聯想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善於利用外物,常常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接下來,荀子開始論說選擇良好學習環境的必要性。「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好的環境不僅影響人,有時會直接決定一個人。「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於此最經典的事例是「孟母三遷」,而最精道的論斷,仍屬孔子:「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蓬生麻中

同樣的環境里,每個人的榮辱興衰卻各有不同,這就又回到了學習者的本身,亦即內因。荀子在深刻觀察了自然界各類現象的發生原因之後,認為延伸到人,言與行的謹慎尤為重要。「君子慎其所立乎!」立於何處?立於禮。

接下來,荀子論述了學習需要專一持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君子結於一也。」所學的東西雖多,但也是一步步走;每一步踏石留印,則金石可鏤。這需要學習的動力,也就是眼界與信心。看得到目標,才會向前進;相信自己能做到,才能不斷鼓勵自己,自勵勵人。

但是,即使值遇明師指點,開拓了眼界,培植了信心,我們還需要反求於己,躬身自問一件事:耐心。「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堅持積累善行,終究會為人所知。在此期間半途而廢,最是可惜。「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將自己磨礪成珍貴的寶石,是澄清寰宇的第一步。換句話說是:平天下始於修身。

學習有其順序與規律。《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在學習上這一點尤為明顯。荀子作為一代宗師,總結了儒學——立人之學的學習規律。我們不必強自類比其順序,但可以記住荀子的一句話:「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學習的順序有終點,學習的意義卻一刻也不停止。現代的學習隨著分工的深化,愈有「門戶之見」,但何以門門都有可學之處?因為摸清其規律,是一種智慧;將其打通而不厭煩,是感受到了它和人本身不可分割的交集。

那麼,學習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先看君子與小人的學習方式: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學習的內容同樣「入乎耳」,但君子將之置於心間,小人則說說就算。這有多大的差別!為什麼會如此呢?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為了學習而學習,是看到了學習的價值。赫爾曼·黑塞有一篇《獲得教養的途徑》,同樣收在上海高中語文課本里,節錄如下:

真正的修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一如所有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義。對於「教養」也即精神和心靈的完善的追求,並非朝向某些狹隘目標的艱難跋涉,而是我們的自我意識的增強和擴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養一如真正的體育,同時既是完成又是激勵,隨處都可到達終點卻從不停歇。永遠都在半道上,都與宇宙共振,生存於永恆之中。它的目的不在於提高這種或那種能力和本領,而在於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意義,正確認識過去,以大無畏的精神迎接未來。

黑塞讀書

以孔子的話說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古今中外皆如此。

學習有捷徑嗎?有,就是親近老師。用荀子的話說,是「學莫便乎近其人」。下面摘取舊文「淺談孔子的學習論」中的一段話:

次言「就有道」。「就有道」是學習的另一個重要途徑。佛教中對於「有道」的說法叫做「善知識」,「善知識」者:

安住禁戒,具足多聞,

能有所證,性多哀愍,

心無厭倦,善能堪忍,

無有怖畏,語具圓滿。

——《瑜伽師地論》

「善知識」就是所有能夠幫助我們良性發展的人。對我們學生而言,「善知識」就是指老師或者擅長某些學科的學霸們。我們要時常親近這些善知識,從他們身上去學習。我們不久前學習的《師說》中,「聖人無常師」一段就是對於「就有道」最好的註腳。「人盡可師」,只看你有否發現他們的所長。而對於這些善知識,我們要如禮崇敬,虛心誠意,這樣才能有最好的學習效果。

慚愧的是,我這一點做的很不好,許多時候由於虛榮心作祟而不肯求教。其實如前所言,學習是為了自身的完善,而不是與人比較。既然如此,當問能問之際,何不抓住機會去問呢?希望能以此自勉。

荀子還談到了「隆禮」的重要性。禮是什麼?《中國民法史》中總結道:「總之,禮的內在精神就是區分人們的貴賤上下、尊卑長幼親疏,並以此決定其權利義務的差別,也就是宗法等級原則,所謂『上下有義、貴賤有分、長幼有等、貧富有度,凡此八者,禮之經也』。」(「緒論」,第14頁)復旦大學陳超群老師在《中國教育哲學史》(第一卷)中總結道:「『禮』是荀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他視禮為道德生活和社會政治生活的最高準則。」(「第三節 荀子」,第88頁)

禮是一種秩序,在混亂的時代,呼喚禮,其實是呼喚安定。荀子要求君子尊崇禮法,其實是希望重建社會的等級秩序,恢復社會的安定。可惜,不逢其時——後來他的弟子們從另外的角度切入,將之貫徹。

最後,荀子描繪了學者應有的風範:

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

「全之盡之」——全面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又儘力去實行,可以做後世「知行合一」論的註腳。學習,是為做人。做人應當通達,所謂「凈極光通達」者是也。

這種光芒,是通徹天地的。「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在學習成人的路上,我們將無數次確認這一點。

註:圖片來自於網路。

讓智慧成為寬容

讓熱情成為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螢火森林 的精彩文章:

TAG:螢火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