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特朗普剛說完「狗年好」,貿易大棒初一就打向中國

特朗普剛說完「狗年好」,貿易大棒初一就打向中國

16日,狗年出生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賣了一個萌,他攜妻子發函祝賀屬於中國的農曆狗年。

他友好地表示:狗代表誠實、可靠與真誠,這些美德是全人類都認同的價值觀,並引導美國與鄰邦、盟友及合作夥伴的關係,今後的每一天都會致力於保有這些價值。

而當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卻似乎沒那麼真誠。

美國要加進口稅?商務部回應

華盛頓時間2018年2月16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自去年4月開始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的國家安全調查(232調查)報告,認為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嚴重損害了美國內產業,威脅到美國家安全。美國商務部據此向特朗普總統提出建議,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實施關稅、配額等進口限制措施。

對此,今日中國商務部表示,美方的調查結論毫無依據,與事實完全不符。

王賀軍表示,中方高度關注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發起的232調查。美國進口的鋼鐵和鋁產品大多是民用的中低端產品,在調查中,歐盟、加拿大、俄羅斯、中國、南非、韓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利益相關方均向美方證明,其向美出口的鋼鐵和鋁產品並未損害美國家安全。

王賀軍指出,美方已對大多數進口鋼鐵和鋁產品採取了上百起的雙反措施(是進口國針對出口國對其商品進行補貼以及出口國涉及傾銷進行的反傾銷和反補貼徵稅),已經對國內產品提供了過度的保護,不應以「國家安全」為由,輕率地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再採取限制措施。「國家安全」範圍十分廣泛,缺乏統一界定,極易造成濫用。如果各國仿效美方做法,將對國際貿易秩序造成嚴重影響。

王賀軍強調,近年來全球經濟復甦乏力,需求增長緩慢,各國鋼鐵和鋁產業面臨困境。當前全球經濟復甦基礎仍不穩固,各國應共同面對,合作探討解決之道,而不應該以鄰為壑,單方面採取貿易限制措施。中方敦促美方克制使用貿易保護工具,遵守多邊貿易規則,為國際經濟貿易秩序作出積極貢獻。如果美方最終的決定影響中國利益,中方必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利。

此前,在一個月時間內,美國對華貿易戰接連打響兩槍!1月底,特朗普批准對進口大型洗衣機及進口光伏產品徵收保護性關稅,美國商務部本月14日又宣布,從中國進口的鑄鐵污水管配件存在傾銷行為,將徵收高幅度保證金。

根據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

美國商務部有權對進口產品是否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啟動「232調查」,並需在270天內向總統提交相關調查報告。如果報告確定進口產品威脅國家安全,總統將有90天時間決定是否對產品進口作出調整或採取其他非貿易相關措施。

據新華社報道,去年4月,特朗普指示美國商務部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進行調查。美國商務部已於今年1月11日和19日分別將上述兩份報告提交白宮,特朗普將在4月11日和19日之前根據報告分別做出決定。

美國商務部16日公布的報告稱,進口鋼鐵和鋁產品的數量和情況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並分別提出三項建議措施:

針對鋼鐵產品,美國商務部建議特朗普可對所有進口鋼鐵徵收至少24%的關稅,或對從巴西、中國、哥斯大黎加、埃及、印度、馬來西亞、韓國、俄羅斯、南非、泰國、土耳其和越南等12個國家進口的鋼鐵徵收至少53%的關稅,並將其它國家或地區的鋼鐵進口配額設置為其2017年對美出口規模的100%,第三項供選擇的建議是對所有國家或地區實施鋼鐵進口配額,配額為其2017年對美出口規模的63%;

針對鋁產品,美國商務部建議特朗普可對所有進口鋁產品徵收至少7.7%的關稅,或對從中國、俄羅斯、委內瑞拉、越南等國家或地區進口的鋁產品徵收23.6%的關稅,並將其它國家或地區的鋁產品進口配額設置為其2017年對美出口規模的100%,第三項建議是對所有國家或地區實施鋁產品進口配額,配額為其2017年對美出口規模的86.7%。

據第一財經報道,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政府過去45年發起的26次「232調查」中,只有兩次發現進口產品威脅國家安全並採取制裁措施,分別是在1973年和1983年,都與進口原油相關。

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的數據顯示,在特朗普政府之前,自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以來美國政府僅啟動過兩次「232調查」,分別是在1999年與2001年,當時美國商務部均未建議總統採取措施限制進口。

中國被美視為戰略對手

也是美最大債權國

雖然鋼鐵和鋁調查不是針對某個國家,是以產品為導向,但眾所周知,中國是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中國鋼鐵出口一直以來是中美貿易摩擦的「主戰場」。而且中國也是美國的第二大鋁進口來源國,對華進口鋁的規模僅次於加拿大。華爾街見聞消息稱,去年中國鋁產量佔全球總產量一半以上,出口鋁箔110萬噸,較前年增長13%,出口規模是本世紀初的兩倍多。

除此之外,據CNN報道,當地時間15日,美國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持有的美國債務總額比一年前增加1265億美元,至目前的1.18萬億美元,上升13%,年升幅創2010年以來七年最高。

對此,有美媒17日發文質問,美國一邊將中國視戰略競爭對手,另一邊向中國借貸的債務卻不斷在攀升,這樣要如何跟中國進行對抗?

報道聲稱,如今美國對華戰略發生重大轉變,美國把中國視為威脅其安全、經濟和價值觀的戰略對手,一直擔心中國會把它擁有的美國債務當作對付美國的武器。

為此有不少人質疑,美國在向中國借貸巨額債務的同時,又準備與中國進行對抗的做法是否是個問題。

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來自得州的共和黨籍議員麥克·索恩伯里(Mac Thornberry)對此表示,「對你的重大戰略競爭對手欠下債務從來都是有問題的,它顯然會增加複雜性。」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弗里德伯格(Aaron Friedberg)則認為,美國應該改變欠中國大量的錢的局面。

上個月,彭博社曾發布中國欲減持美國國債的報道,引發了市場恐慌。不過中國外交部隨即否認了有關報道。

外交部當時還回應說,無論是對外匯儲備自身,還是對所參與的市場而言,中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部門都是負責任的投資者,相關投資活動促進了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和中國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

在2017年,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時,中國外交部曾表示,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美之間的確已經形成了利益交融深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希望雙方共同努力維護好中美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局面。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文章有刪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 的精彩文章:

杜特爾特被罵是「中國來的總督」
台灣要買美國F-15重型制空戰鬥機

TAG: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