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楚項羽頂天立地,能人所不能

我楚項羽頂天立地,能人所不能

1、關於項羽這個人的性格

實際上我沒有很多很多的時間來發文章,但是想到了還是忍不住來發一篇,最近看了一本電視叫楚漢驕雄,同時也閱讀了項羽和劉邦以及秦始皇的本紀,對那段歷史基本有了一個概念

沒有那麼多的論證可考據,因為也沒有那個時間,僅僅從史記上來看,項羽小時候學習文化,學了沒幾天呢,就說不學了不學了,哦他有一個叔叔叫項梁,是項氏家族目前的族長,他們家世代為出國的將領,是一個老牌的貴族世家。

他叔叔看他學不成文化了,那就學武吧,本意是想讓他文武雙全的,但是現在只好偏重於武功,

哎要命的是,這孩子啊,學nm個劍法又不想學了,就跟我們今天的熊孩子一樣,其實很聰明,但是呢,你讓他好好學點本事,將來好有出息。他不,花樣一天一變,很讓人頭疼, 最後他叔叔氣的問他呀:你自己說,想怎麼樣?給個痛快話,好嘛。

項羽這孩子直接說出了一番豪言啊,說學文化足矣記住自己的名字足夠了,學劍的本事,只能是一人敵,要學就學萬人敵。

列位,什麼是萬人敵啊,就是一萬個人都打不過他,當然這是一個說法,就是指能夠上陣殺敵,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便是類似的意思,他叔父聽了也很高興啊,孩兒有大志向,這叫鴻鵠之志。

好了,來吧,他們家雖然是一個沒落的貴族世家,但是跟盤龍巴魯克家族一樣,培養一個精英的能力還是有的,哎,學了幾天,這熊孩子又不學了。史書只記載到這裡,從這裡可以看出,項羽這個人,主意很善變 。

但是呢又真的很敢說敢幹,偏偏天生的條件還相當好。

後來他叔父因為殺了人,逃到了吳中,大概就是今天蘇州附近,過起了一種類似隱居的生活,項梁經常替人家舉辦一些徭役啊還有婚喪之事,就這麼的,大家有事兒,都找他叔父幫忙主持,挺好,威望不錯 私底下呀,也干一些反動政府的勾當。那是啊,秦始皇雖然統一了天下,但是其實那時候六國新滅才沒幾年,一代人還沒有過去,何況那時候楚國人呢以為懷王無過,卻被秦國給弄走了,鬱郁而死,臨了還說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好一句豪言壯語啊,楚國哪怕只剩下幾戶人家,滅掉秦國的必定是楚國人。

這句話可一直深深的根植在每一個楚國人的心裡了,

這個情況啊,就有點類似於兩宋時期的那點事兒,但是呢肯定比徽欽二帝被金國人擄走要好一點,對於當時人來說,不是那麼簡單的,這個老楚懷王啊,在談判的時候被弄走以後,拒不妥協,最後呢客死他鄉,楚國人想著老國王的好,所以很懷念楚國,今天主要是將項羽的,秦國那點事兒順帶講講就過去了。

老百姓們真要嚴格講起來,那時候都是周天子的子民,每個人活在世界上最要緊的不是為了什麼皇家貴族的征戰,為的是能活下來吃飽飯,你秦國真要是能讓人吃飽飯,那你還會亡?現如今還有很多為秦始皇翻案的,也有為秦檜,宋高宗翻案的。這個以後有空再說,整片始皇帝本紀翻下來,我沒看出別的,就一個字「作」,倆字兒「作死」

哎喲,要死了,秦始皇這孩子啊,功勞還是很大的,他的最大的功勞,統一各種單位,貨幣,文字,修築了長城,也修了很多水利設施,正常,換我我也得這麼干,哪怕是今天領導人們穿越過去也繞不過這些事兒,因為他,我們有了一個統一的文化,語言,文字的民族,大家在一起過日子了,再也不是以前那種中華大地上一盤散沙的樣子,結束了戰亂的年代,並且把北邊的匈奴打出屎來,蒙恬的軍隊在北方所向披靡,等等等等啊,可以這麼說,是秦始皇造就了中國人這個雛形,這些都是永遠不能磨滅的始皇帝的功績,所以他可以稱為始皇帝。

但是,我最喜歡說這個但是,我們是黨領導下的中國公民,也是無產階級平民的後代,站的立場該在哪裡應該清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吧,這位仁兄真的是太能造了,本來小秦乾的這些事兒,應該什麼時候干啊,我看應該分開來做,每代皇帝做一個事兒,做不完留給下一任做,好嘛,小秦硬是放一起,他接手的天下是什麼樣子呢?首先春秋時代互相撩撥,挑釁打了三百年,然後又更加嚴重的戰國時代,殘酷的打了二百多年,加一起五百多年,一隻孫猴子都出來了,好不容易,經過秦國好幾代人,百多年的努力,終於得了天下,別以為這都是嬴政的功勞,他能當這個始皇帝站在的是他的先祖的功績上,這一點我們都應該明白, 這孩子不明白,小時候吃得苦太多了,按理說應該更懂事兒啊,怎麼這麼那啥自用呢,偉大光明正確,在我看來就是要死。好么,弄民夫,說征點錢,把兵器管制一下這都對,今天也這麼干,都是對的,弄長城完了以後,出巡,這個出巡可就廢了大錢了,太史公司馬遷這麼惜墨如金,居然花了半數篇幅來將他的作死行為,老百姓們剛回到不用打仗的日子,又被征民夫,還不如打仗呢,那個還有爵位升遷,民夫不如狗。古代帝皇真正耗費民力來做的大工程其實沒有幾個是真心實意為了百姓的,他們主要還是出於千秋萬代考慮,所以我們站的立場要鮮明要對,好了,關於小秦的那點事兒不說了,說回項羽。

秦始皇出巡的時候,當然他經常出巡啊,就這麼的,被項羽看到了,據說劉邦也看到過秦始皇的威風,那時候是在咸陽,而這次項羽在會稽看到了始皇帝,說了這麼一句叫「彼可取而代也」

嚯~~,這可把他叔叔~~~嚇壞了,趕緊捂住他的嘴,不過呢,他叔叔還是很高興的,因為自己的侄子這麼有出息的志向啊,異於常人,再加上他力氣也大,據說能扛鼎,那也是牛X的不行不行的人物。

這始皇帝啊,終於是死在了自己巡視天下的路上,而他的遺詔並么有按照他的設想發布,這裡我們不展開到底是不是扶蘇該繼位還是真的傳位於胡亥啊,古代不太可能廢長立幼的啊。

哎喲,這二世祖啊,真的是比他爸比還能折騰啊,修皇陵,修宮殿,還是老一套,失期當斬,就是遲到了以後,沒話說,拉出去斬掉,嘿 把他給能的呀,這大寶貝兒,有這麼兩個人啊,我相信諸位在學生時代都已經學過了,耳朵邊時不常兒的出現這兩名字,叫陳勝吳廣,陳勝為主,說出了那句驚天地泣鬼神,可以說中華民族的族魂之一的那句話「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話可厲害了,我今天不知道是不是他當時原話啊,但肯定差不多的意思,可能後來經過文學加工了,就是你們貴族,你們王侯世家這麼吊,這麼牛,整個地球都裝不下你們嬴家了,那怎麼辦呢,你們家祖上是什麼顓頊,什麼上古帝皇之家,了不得啊,再往上倒呢?野人首領?再往上呢?就是這個情況,他們這麼一煽動,整個中華大地上,掀起了一陣又一陣反秦浪潮,以前大家六國之間還心不齊,互相存疑,現在沒什麼好疑惑的了,在滅秦這件事情上,是達成共識的,尤其是,不知道是不是天意哈!還真是楚國人最終滅了秦國,真是......,

不過在這期間,項羽他們一開始要打敗秦國,還是很不容易的,畢竟還有當年餘威,但是擋不住如狼似虎的楚國軍隊啊,本來章邯都已經快要平定天下了,但是遇見了項羽這麼個主,起因是因為他射殺了項羽的叔叔——項梁,這裡要說一個人,他叫宋義,他不是電視上放的那樣一心內鬥的玩意兒,荒淫不荒淫我不知道,因為史記並沒有記載,他勸當時打了點勝仗的項梁,驕兵必敗,不要在此刻和日漸增多的秦軍打,項梁弗聽,壓根就不理他,宋義路上遇見了齊國的使臣高陵君顯,說自己沒能勸項梁,讓高陵君慢慢趕路,別正好趕上項梁軍隊大敗,果不其然,章邯集中優勢兵力,在定陶一戰,弄死了項梁,當時宋義還沒有獲得比項梁更高的地位,是後來那個活下來的高陵君顯在懷王面前說起了宋義的先見之明,於是小楚懷王就召見了他,一番談吐,很對口味,封宋義為上將軍,彼時,秦軍圍攻那些已經復國稱王的國家,趙國就向楚國求救啦,那作為反秦盟軍之一,楚國肯定要救他們,出兵的時候,宋義是卿子冠軍,很牛的一個職位,項羽是他的副手,都得聽他的,項羽主張的是趕緊趕路救趙國,而宋義主張的是慢慢走,最好能坐收漁人之利,天意啊,宋義想的很美好,但是天公不作美,一連很長時間下大雨,潮濕露露的居住環境,士兵們是要用命來打仗的,當然不肯在這種地方忍受了,從這裡可以看出項羽的又一個性格缺點來了,就是能用暴力解決的問題,盡量不嗶嗶,他怎麼做的?

對付宋義這種人,一劍斬殺之,就好了,什麼上司,什麼懷王親封,沒用,此刻他的人生巔峰就要來了,真的只有這次是人生巔峰啊,破釜沉舟,這詞兒很如雷貫耳啊,比喻一個人為做某件事情而痛下決心,拋棄一切後顧之憂,一往無前,甚至後來韓信也使用了相似的招數。項羽讓士兵在渡河以後,鑿沉船隻,打爛吃東西的鍋子,只帶三天乾糧,奔襲章邯,九戰九捷,打得章邯逃都來不及,所以我說章邯命苦啊,他本來可以是一個力挽狂瀾與既倒、大廈之將傾的這個一個人物,天下誰還有敵手,項羽啊,一下子把章邯打蒙了,後來就投降了項羽,這裡面也有我們的趙高同志的功勞,此刻也不失為一個名將嘛,但是後來又遇上了韓信,更慘,國士無雙,韓信豈是你章邯能比的

在項羽和章邯大戰的時候,那些諸侯都不敢上前參戰,只敢躲在戰壕里作壁上觀,又是一個成語,那段歷史為我們今天貢獻了不少的成語,而且都是耳熟能詳的。果然是人生巔峰啊,威風八面。

2、項羽肯定不會贏

好了啰里啰嗦這麼多,項羽的下坡路要開始了,我也很奇怪啊,不管是人還是王朝,最怕的是盛世,應該這麼說,盛世王朝的表面下必定隱藏著一個火點,這個火點雖然暫時無法造成威脅,但是慢慢的,或者是一下子,就會把你的盛世一把火燒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安史之亂,唐朝時中國人歷史上最鼎盛的一刻,而開元又是唐朝最繁榮的時候,我不知道是花費在表面上還是真的啊,但是盛極而衰真的有道理。

項羽因為投降的章邯舊部,就是二十多萬秦兵,降兵中流傳了這麼一種說法,就是今天章邯帶領我們投降了各大諸侯,如果能殺進咸陽,滅了秦,大家相安無事,但是如果失敗了,那這二十萬家屬就慘咯, 看看,說到底還是因為你秦太過分了,要不然如果碰上正常一點的王朝,誰會相信幾十萬軍隊家屬這麼殺的,越殺越來勁,你秦在天下人哪怕是在自己的秦國人心中的形象就是這樣的。嗚呼,可憐、

殺了吧,項羽看著這些飢腸轆轆的秦兵,本來軍中糧食就不夠用,何況這麼一個不安定因素,就這麼的,殺了二十萬,這個數據方面很難給一個準確的數字,哪怕今天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也沒法給一個精確的個位數的數字,但是我們永遠要懷念他們,還有其他在那場戰爭中失去生命的同胞們,那麼兩千年前是在同胞手裡的那些冤魂們該怎麼辦呢?

暴君,項羽用另一個暴君替代了前面的那個暴君。

其實劉邦比項羽先入咸陽,按照之前的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在這方面就會做人多了,進入咸陽,我們不說他是為了收買人心還是其他私心啊,不管,他做了呀,他真的起碼做了一個表率了呀,讓天下百姓知道這是一個新氣象,老百姓不用再怕因為不能滿足帝王的各種要求而朝不保夕了。

劉邦的約法三章,除了殺人償命,傷人和盜竊者入罪以外,其他都不用死了,當然後來也有弊端,但是在當時可謂是乾旱的沙漠中的一摸綠洲。

哎,項羽不高興了,朕是要C遍天下的男人,一個虞兮怎麼能滿足我呢,這裡有一個叫曹無傷的人告了劉邦的密,項羽本來在鴻門宴上都準備要殺劉邦了,但是因為劉邦嘴皮子比較能說,項羽也的確理虧,就沒有殺他,還說都是那個曹無傷說的。

劉邦回去以後第一件事是立誅曹無傷,史書中就這麼五個字,但是可以看出什麼?

項羽這個人首先沒有果斷的心,該殺的時候猶豫,還講什麼道理,你殺二十萬投降的將士的時候怎麼沒有心軟一下呢,還有人家是替你告了密啊,反手就把曹無傷賣了,你對得起哪個想要投奔你的人?寒了人家的心

所以我們要說項羽的失敗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與天下大勢為敵,與天下人為敵的人從來么有好下場,項羽終於得到了他想要的——天下

他心目中的天下,把楚懷王,就是他的東家,給尊個義帝的稱號,發配到郴州,還說什麼帝者,應該在上游住^(* ̄(oo) ̄)^

趁著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那般的餘威,將各大諸侯都分得不滿意,就他自己滿意了,後來大家也都知道了,大伙兒都反了他了,他要遷都,有韓生勸他,不要遷都彭城,咸陽這地兒很好,可以虎踞中原,出則可以鞭撻天下,守則可保舊秦之地,

我不知道他是真的因為想要錦衣不夜行,還是愧對那二十萬冤魂的家屬,當然這期間他也沒少干燒殺的事兒,老百姓一對比,得、還是劉邦好啊,那個韓生勸他不成,還被烹殺了,顧名思義就是煮了,這得是多麼殘忍的手段啊。仁君,哪怕是偽善的仁君也干不出這事兒。

殺義帝,項羽這一手牌真的好,但是被他打成這樣也是沒誰了,你幹嘛要殺義帝,你等拿了天下在弄死他不行嗎?

不過要說項羽還是那個項羽,打起仗來不含糊,劉邦因為他殺義帝而有借口聚集六十萬大軍來攻打項羽,還打下來了彭城,他的都城啊,那時項羽因為疲於應付各路諸侯的反叛,沒時間來打劉邦,只能抽了三萬精兵,一下子就把劉邦打散了,期間還用劉邦家人的性命威脅,劉邦直接說你要烹殺我的父母妻兒,我曾經與你結為兄弟,你殺我父母就是殺自己父母,記得分我一杯羹啊,這個梗出在這裡,沒辦法了,項羽碰上劉邦這招沒辦法了,楚漢相爭,可憐的真的是老百姓, 我還記得電視劇里那個項羽還在反問,為什麼(點解)啊?天下人為什麼不能讓我平定了天下,我平定了天下就會做一個仁君,呵呵,我們老百姓表示不敢,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做賭注,這其實是一個風險投資的事兒,你這支股票表現出來的就是將來另一個秦朝的樣子,那邊的沛公就是不同的新氣象,人家憑什麼等你好啊。按我們今天的話來說,「痴線啊你」

最後他的結局已經定下,被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只剩下二十八騎跟隨,殺到烏江邊上,無顏過江東,死了吧,死得我不能說,但還是很窩囊,怎麼呢?他不是封了個魯公嗎,殺宋義那會兒就封了,魯地拒不投降劉邦,效忠項羽,那時候大家搶奪項羽屍體,可以用來封侯賜爵,劉邦讓人拿著項羽的頭去招降,很管用,天下終於大定,真是不容易啊,戰國以來的亂紛紛的景象終於結束了,這個叫大漢帝國的新王朝,開啟了一個新的 篇章。

今天時間有限,只能片面的說一下,但是我們的立場很堅定,就是站在廣大群眾的基礎上來看問題,草民們就是不敢用自己的性命來賭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加德鷹 的精彩文章:

TAG:加德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