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相濡以沫,相愛於江湖

相濡以沫,相愛於江湖

兩年前讀了陳春花老師記錄南極之行的《讓心淡然》一書,看著陳老師記錄的在南極之行中,遠離平日繁雜而又焦躁的生活,內心獲得靈性增長的過程,我內心深處一直對南極那塊靜默純粹的冰原凈土有著深深的敬畏;而呂克.雅克的《帝企鵝日記》紀錄片中,講述的是帝企鵝為了後代的出生而不遠萬里從南極北部走到南部,在南部產卵後,企鵝媽媽又回到北部尋找食物,企鵝爸爸則堅持在嚴寒的北部等待小企鵝的出生的故事。這部記錄片讓我被企鵝對生命的堅韌,對家庭的責任和合作等特質深深感動。

因此,有皚皚白雪冰川、有企鵝的南極在我內心的地位愈加神聖純凈。所以當有著兩次南極科考隊員經歷的導演吳有音執導的攜團隊登陸南極實地拍攝的《南極之戀》上映時,我第一時間去看了,趁此情人節之際,記錄下我的內心所得,送給我的愛人、親人和朋友們,祝願天下有情人:相濡以沫,相愛於江湖!(潘小苑)

相濡以沫,相愛於江湖

電影《南極之戀》觀後感

文 潘小苑

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是指泉水乾涸時,被困的兩條魚相互依偎吐沫相互潤濕對方以求生存,(此時此境)卻不如我們彼此不相識,各自暢遊於江湖。

上周看了電影《南極之戀》,影片講的是一個婚慶公司老闆吳富春和一個高空物理學家荊如意在一次意外事故後被迫滯留南極腹地無人區,在絕境里相依相偎相互支撐在冰原同生共死的故事。

陷入極地,絕境求生

本來,一個是高調浮誇的土豪,一個是高知,沒有物慾的物理學家,在正常場景下這兩種人不會有交集,就算偶然相遇,我相信交流不超過三句話就開始彼此厭惡。在飛機上,荊如意對同行說:他們踩一腳,南極要花幾百年才能恢復過來。可見內心有多厭惡土豪商人對純凈的南極大陸的染指;而墜機後吳富春和女主交談時聽到「歐若拉(極光)」時則一臉懵懂,言下盡顯對科學家凈搞些不能當飯吃的沒用玩意的不屑。但接下來在殘酷又荒涼的絕境里,在生死的拷問面前,身份褪去了,金錢褪去了,考驗人的只有人性.智慧和真情,從而引發我們的思考:當卸下一切身份和金錢,依然留在身邊陪伴我們的人是誰?比身份和金錢更珍貴的東西是什麼?

飛機失事後,機長和另一同行的科考人員遇難,吳富春和荊如意逃生成功。然而逃生之後,才是真正的考驗的開始。剛開始前行,兩人就遭遇雪地白毛風,荊如意用她極強的專業判斷勒令馬上就地挖坑,兩人躲在坑裡逃過一劫,但之後她對著這片沒有人跡沒有信號的冰原絕地仍無可奈何,荊如意清楚地知道這裡不可能有信號,在四周死寂的極地,他們會陷入深不見底的孤獨和無助。但吳富春很執著地堅持爬上山去試一試,原因是:不試試怎麼知道呢?吳富春是現代社會中一個群體的縮影,他們的特徵是:內心強大,手段直接,充滿了行動力,充滿韌性,敢於嘗試,有不試一試就不死心的念頭,但他們擅長把所有值得敬畏和珍貴的東西,用作金錢的一個考量,用作一個事業的機會(這次他包機去南極就是為了直播他的長長久久婚慶公司,宣布上市的),從他身上很難找到敬畏心。

當他爬到山上,驗證了物理學家所說的事實後無比失望,但意外發現不遠處有一座小木屋。荊如意因飛機失事脛骨骨折無法走路,吳富春背著她拉著行李一步一踉蹌地走到房子里,裡面沒有人,但有食物,兩人清點發現共有:105個罐頭,1袋米,半瓶酒,800升柴油。思維慎密的荊如意再次用她極強的專業水準通過食物日期、標籤推斷出這就是之前廢棄的科考站,已至少兩年沒人使用,而這裡離中國長城站只有20公里。但茫茫冰原里,知道了距離仍無濟於事,有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準確說是以廢棄小屋為原點,360度半徑20公里的地方都可能是長城站,況且食物資源有限,南極的極晝時間是75天,之後便是極夜,到了極夜不可能再有機會出去尋求救援。而從飛機失事到到達小屋已過去了2天,只有在剩下的73天里找到長城站尋求救援,才是唯一的活下去的機會。在一個連活下去都成了奢望的環境里,他們開始了一段求生倒計時的日子!

相依相偎,相濡以沫

而荊如意已骨折,行動受限,吳富春決定讓她在小木屋裡等著,他自己出去找,他說:「我情願死在路上,也不願意乾等著!」荊如意仔細分析了路況,雪地里的行走速度,前進方向,所帶物資,得出的結論是:吳富春每次出去,如果兩天內沒有回來,那就是已經遭遇不測了,如果他遭遇不測,那麼她的結局就是在小屋裡終結生命。在這殘酷又荒涼的世界盡頭,一個廢棄小站,兩個人的相互依賴,承載著生命的全部希望!

在接下來的幾十天里,吳富春在一次次尋找救援的出走中遭遇白毛風,雪崩,冰裂縫,迷路,降溫,掉進冰窟、冰海,雪盲,每一次出發都生死未卜,每一次求生的嘗試都遇到危險直面死亡,每一次離開小屋和荊如意的告別都可能是永別。而每次遭遇險象環生險喪命時,他靠的是出門前荊如意給他講的南極的基本天文、地理、動植物知識點(他本是一個對南極一無所知,穿著西裝戴著領帶披著皮草只想過來做個直播就回去的主)來隨機應變,擺脫兇狠嚴酷的困境。這些知識平時只是教科書上枯燥乏味的理論,在極端環境下就化身成救命咒符。還有就是他內心對在小屋裡等待的荊如意的責任感讓他竭盡所能去發揮了他的極限潛能,得以每一次身陷困境都絕處逢生,這讓我深深感到:支撐一個人求生的動力不是來自「我沒活夠」,而是「有人需要我」!如果內心沒有這種牽掛,或許他也無法支撐過來,在絕境里求生的經歷讓他懂得了對萬物生命的尊重和生命的重要,他明白了在特定場景,再多的錢,再大的利益都無濟於事!他完成了人物的成長!

而荊如意,一開始在吳富春眼裡「高冷無趣」的科學家,起初是處於就算斷了腿,還要在另一個人面前逞強的狀態,比如說她要上廁所,需要幫忙,但不肯拿掉她臉上「面具」一樣的東西。但在有一次吳富春遭遇冰裂縫跌落冰窖兩天未歸時,她自己掙扎著下床,發現難以自理,絕望到選擇了自盡但未遂,之後吳富春回來救了她,說了一句話:「如果我真的沒能回來,也希望你把柴油用盡,把罐頭吃完再死。」之後,她慢慢卸下她那塊「面具」,越來越能把她心裡最柔軟的東西交出來,讓吳富春看到並感受到。她給他編寫南極生存手冊,在之後一次吳富春掉進冰冷刺骨的海水後生還回來時用身體為他取暖,讓他帶著她一直貼身帶著的護身符吊墜,在小屋裡不停為他祈禱……女主角荊如意這個角色,挺觸動我內心柔軟的部分,因為她是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熱愛她研究的冷門科學「歐若拉」如生命,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即使身處絕境,她也不允許吳富春違反南極條約去吃海豹和企鵝,當吳富春餓得想活抓企鵝清蒸時,她大吼:「你敢清蒸企鵝,我就紅燒吳富春!」從她身上我看到理想主義者善良的堅持。如今,天天淪陷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煩擾生活中,我深知自己已不可能做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但內心仍極力去保留那麼一點凈土,仍然想極力去做到:身在名利場,也依然保留一顆仰望星辰大海的心!

絕境純愛,珍惜緣分

電影里這兩個人在瞬息萬變的極地絕境里,在幾十個希望和絕望交替的極晝中,互相間是彼此的最後一絲寄託,最後一絲希望,像極了兩條相濡以沫的魚。魚兒之所以在河水漫上來後會相忘於江湖,是因為魚兒記憶力非常短暫;但人不一樣,人在經歷極端環境後有機會回到正常環境時,通常對這段經歷有著刻骨銘心的回憶,相忘於江湖不太可能,既然沒有相忘於江湖,為何不相愛於江湖呢?

我一向相信和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百度對緣分的定義為「凡事不可解,就稱作緣分」。有點強詞奪理,但確實是這麼一個道理。愛人,朋友都需要緣分。從小到大,我們會遇到很多很多的人,但是能夠成為愛人的只有一個,能夠成為真正朋友的人也不多。有的人經常見面,說很多的話,但就是走不進內心,成不了朋友;有的人只是曾經因為一件事有過交集,事後各自安好,覺得相互之間沒有關聯,但是突然有一天,再次因為一件事交集時,不需要過多的言語,便覺得心照不宣,彼此間是深深的懂,於是內心會覺得,從此要多些來往。說不出為什麼,於是歸結為緣分。也許君子之交最好的狀態就是:有事說事,沒事各自安好;能並肩時並肩,能暢聊時暢聊!不需要刻意,不需要強求,緣分不是去創造出來的,是相遇後同頻的人、互懂的人珍惜出來的!

值此情人節之際,謹以此文祝願我的愛人、親人和朋友們:相濡以沫,相愛於江湖!

*本文作者:潘小苑,書享界發起媒人,原中國農業銀行二級支行運營副行長。書享界,思想踐行者的視界,一個階層的文化生活。在這裡,與 8 萬名高質量企業家書友同行,每周分享一本好書,歡迎廣大書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享界 的精彩文章:

TAG:書享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