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明 陳洪綬《歲朝圖》

歲者,年也。

朝者,元、初也。

清供者,清雅之供品也。

隆冬風厲,百卉凋殘,

晴窗坐對,雪窗聽竹。

以仙花、瑞草、佳果、奇石、文玩、美器,

供於案上。

供天地日月,神仙聖賢,祖宗社稷,

從祭祀的尊敬到祈禱的祝願。

眼目增明,

是歲朝樂事。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北宋 趙昌《歲朝圖》,現存最早的《歲朝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歲朝」,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年初一」——「春節」。在這一歲之始,人們為了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往往喜歡在廳堂掛一些「歲朝圖」,給家宅帶來明媚溫煦的春意。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清 陳書作品

「清供」又稱清玩,其發源起於佛像前之插花。清供最早為香花蔬果,後來漸漸發展成為包括金石、書畫、古器、盆景在內的一切可供案頭賞玩的文物雅品。而新春以「清供」入畫的畫作,便稱之為「歲朝清供圖」。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清 金農作品

從宋元開始,「歲朝清供圖」就是歲末年初畫家們應景的題材,近代的創作尤為鼎盛。也是園林書畫雅集時經常出現的一個熱門題材。

清供的內容一般是寓意與諧音吉祥的瓜果花卉,除了增加年節氣氛還有祈福之意。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清 高鳳翰作品

梅花和山茶,是「新春」之意,此是年節時綻放的花,插在花瓶里,瓶取「平」的諧音,寓意「平安」,所以讀出來就是「新春平安」。果物中也有雙柿和靈芝,意指「事事如意」,白菜寓意「百財」。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清 蘭亭翁作品

中國人最喜「三多」,春聯中常見「梅開五福,竹報三多」,畫中以三件果物組合出「三多」,石榴開口就可見裡面有很多子,代表「多子」;佛手柑取佛的諧音「福」,表示「多福」;桃子常用以祝壽,所以有壽桃之稱,象徵「多壽」,是「多子、多福、多壽」的意象。另有吉祥草,寓意「吉祥」;桃花暗示春天臨近,生活幸福美滿。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清 居廉作品

歲朝清供圖將諧音含有吉祥的清供之物描繪渲染成圖,以祝賀新年的到來,寄託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它將民間生活情趣與清雅文人氣質融為一體,自宮廷到尋常百姓,喜聞樂見。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清 馬荃作品

清代沈俊繪《歲朝清供圖》,以柏子、梅花為主角,自題詩曰:「柏子香中霽日妍, 一瓶清供曉窗前。玉梅破蕊先含笑,春色今年勝舊年。」一語道破人民心中的最樸素的希冀——辭舊迎新,更上層樓。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清 永瑢作品

汪曾祺曾經在《歲朝清供》一文中頗有雅趣的描寫了「清供」:


「歲朝清供」是中國畫家愛畫的畫題。明清以後畫這個題目的尤其多。任伯年就畫過不少幅。畫里畫的、實際生活里供的,無非是這幾樣: 天竹果、臘梅花、水仙。有時為了填補空白,畫里加兩個香櫞。「櫞」諧音圓,取其吉利。水仙、臘梅、天竹,是取其顏色鮮麗。隆冬風厲,百卉凋殘,晴窗坐對,眼目增明,是歲朝樂事。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吳昌碩作品

「賞名花,娛碩果,清供無塵歲朝春。」 這其中辭舊迎新的美好期盼、隨緣珍重的生活哲學,才是對歲月恩賜最虔敬的「清供」。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齊白石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丁輔之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花元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黃君璧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江寒汀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孔小瑜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婁師白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陸抑非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梅蘭芳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潘小雅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錢惠安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錢松喦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任伯年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任熏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王雪濤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張大千作品

名家繪《歲朝清供圖》:天地同春,新年嘉好!

趙叔儒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修行人要先除我相,若無我相,諸妄頓亡
劉雨虹老師:拜年,拜早年 (傳統拜年禮數)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