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隔代養育

關於隔代養育

孩子跟他爸爸回山東老家了,我和父母一起在北京過年。這感覺非常特別,自從有了孩子,家庭矛盾就凸現出來,孩子現在三歲多,因為教育問題,我和爸媽之間也總有矛盾。可這幾天彷彿又回到了幾年前和父母溫暖有愛的生活,重新體會到了父母對我的愛。

我青春期時開始思索自我及父母對我的教育。我的性格並不是特別陽光完美,我太乖,所以一直還需要尋找自我。好在被很多愛包圍的孩子總不會長歪,而且由於骨子裡的堅強和善良,胸懷和眼界也不太淺。至於性格上的不完美,隨著逐漸長大,明白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特質,而更加能寬容自己,調整自己的狀態。

而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像一塊海綿,一張白紙,而且我的孩子還特別敏感。所以當眼見著我的父母用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待他以致產生一些不太好的後果時,心裡特別難過。比如幫他太多,讓他失去自己動手動腦的權利;比如哄他吃東西,讓吃飯變成孩子最討厭的事情...... 還有很多我能感受到,但無法讓他們理解的事情。如果只是我一個人和他們在一起,那我能很好地寬容他們,但是為母則強,我不能在完全知情的情況下,眼看著孩子性格變得消極,所以常常在一些事情上制止他們,他們自然不高興。

我自小跟隨父母遠離家鄉在外地生活,沒有兄弟姐妹一起成長,也沒有七大姑八大姨在身邊,雖然父母也有很多朋友,但是在家庭環境上,我們一家三口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生態系統。這種狀態並不健康,甚至有一點扭曲。這並不是誰的錯,是逐漸發展成的,但是這種環境對於一個小寶寶的成長並不利。那種更開放、更多人相親相愛又相互制約的環境才是平衡的。我們家的小環境和社會的大環境非常脫節。比如對於孩子的教育,最終的目標應是讓他有力量,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而不是在家拚命對他好,慣著寵著,這使他更難適應社會,過程艱難、痛苦。

的確有很強大的老人,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或者本能的知道怎樣對孩子好,這樣真的非常幸運。然而從身邊朋友看到教育觀念落後的老人有非常多。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隔代養育的弊端呢?自己帶?這是最好的辦法。很有能力或者有經濟實力不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的,自然不會有太多隔代教育的消極影響。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家庭。老人帶孩子是中國的一大特色,中國的父母大部分都要上班掙錢,中國的老人呢也最愛為孩子操心。但是逐漸,因為教育理念不一致,很多家庭在帶孩子問題上產生了矛盾。孩子的父母內心排斥老人的做法,我身邊有朋友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減少孩子和老人相處的時間,但這樣就是故意「隔離」了。其中存在看見或看不見的矛盾,而且事實常常是你對老人越排斥,越抱怨,反而老人的影響越大。孩子就像靈敏的信號接收器,他的小天線能感受到家庭中的矛盾,這對他帶來的困惑也許並不比隔代養育本身帶來的不利影響小。其實如果想擺脫一些人、事的影響,並不是和他作對,矛盾會把你們拉近,使他更是如影隨形。

經常在微信里看到「遠離這十種人」等類似的文章,對於自己不喜歡的或者不能接受的人,你可以嘗試遠離,可是如果你的父母身上也有你十分不喜歡的東西,但是仍要朝夕相處呢?父母無法真正的遠離,聽過有一輩子憎恨父母的,最後還是變成了父母的樣子,或者變成父母的反面,其實還是受到了深刻的影響。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你的命運,你越針鋒相對,就越是捆綁在一起。

我認為在教育上父母和老人存在矛盾的家庭,作為孩子父母最需要做的是:改變自己。首先,去理解老人,理解他們為什麼這樣做,也許是童年的匱乏,也許是時代的問題,也許是曾有的受傷經歷,他們有他們的局限。比如我爸爸總想不停地給孩子吃東西,這是因為他經歷過物質匱乏的年代,雖然現在生活好了,但仍擔心孩子吃不飽,他讓孩子吃東西的意志太強了,以至於孩子對吃飯特別排斥。因為「吃飯」是他的意志,那麼「不吃飯」就變成了孩子的意志,每個人都不想被別人的意志控制,哪怕是小小的孩子。說了很多次爸爸能稍微好一點,這是他已經儘力改變了。理解了他們為什麼這樣,就多了一分寬容。我們不是要跟他們死磕,指出他們的錯誤,這樣不會帶來任何改變。而當你從心裡理解了他們,當你想要把自己相對科學的教育理念宣傳給他們時,你說的話他們會更容易聽進去。父母老了,可能會和時代脫節,我們也有教育他們的義務。世界變化太快了,他們不該成為時代的炮灰,我們應該拉著他們在新時代里一起往前走。我們要多一些耐心,學會和他們溝通,把我們看到的世界多講述一些給他們。他們那麼愛我們,愛我們的孩子,一定能感受到我們的誠意。

我們還最需要做的是:成長。毛毛蟲沒法過河,它不需要怨天尤人,等變成蝴蝶就飛過去了。也許看似無法逾越的障礙,在自我成長以後,都已不是什麼問題。比如變成有能力或經濟實力自己帶孩子的人,父母慢慢覺得放心了,自然會放手。

我們今天被觀念上的矛盾困擾,擔心我們的孩子受到不好的影響,我們太注重教育孩子而不夠注重教育自己。而最好的教育是: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讓孩子去達成我們達不到的目標,不如自己努力去達到,孩子自然耳濡目染。

所以,被老人們養育孩子困擾的父母們,切不能在家庭矛盾中糾纏,爭個輸贏,即使贏了,也輸掉了時間。不如心態平和一點,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感化,多去發展自己,畢竟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的影響更大。如果和老人的矛盾實在太麻煩,自己變強大了,老人也更容易信服、尊重。

大年三十年夜飯,媽媽對爸爸和我都說了「我愛你」,她很少表達,當時我的內心起了溫柔的波瀾。大年初一,我給父母拜年,媽媽擁抱我說:「希望你的願望都能夠實現。」 我和父母有三年多沒有這樣待在一起。一些觀念上的矛盾,會一時蒙蔽我們的雙眼,看不見愛,但愛一直存在。

所以有時候,需要一些合適的環境和溫度,來重溫愛,愛會綿延不息,並能化解一切。相信我們的孩子也能感受到這一份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橘樹同風 的精彩文章:

TAG:橘樹同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