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打糕蒸饃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打糕蒸饃貼花花……

| 走遍四海| 還是威海 |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根據漢族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的前奏。

臘月二十八除了要發麵以外,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

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為「窗花」。

貼窗花的歷史由來

貼窗花是古老的節日習俗,早在漢,漢唐時期,民間婦女就有使用金銀箔和彩帛剪成花鳥貼在鬢角為飾的風尚。

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在詩中寫道:「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綠為人起晉風」。詩中的「荊俗」、「晉風」就點明了這種風氣。而且明確言明了晉人的風俗。宋、元以後,剪貼窗花迎春的時間便由立春改為春節,人們用剪紙表達自己慶賀春來人間的歡樂心情。

剪窗花——非物質文化遺產

剪窗花,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作為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濃縮了漢文化的傳統理念,剪紙藝人妙手匠心,於指尖翻飛間,傳統造物手藝的靈與美,遞延著傳統手藝與文化。

威海剪紙歷史悠久,剪紙可分為兩大流派:粗獷豪放派,求神似不求形似;精巧細膩派,追求形神俱備。

威海的剪紙善於把多種物象組合在一起,併產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結果。無論用一個或多個形象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構象」來造型,而不是根據客觀的自然形態來造型,同時,又善於用比興的手法創造出來多種吉祥物,把約定成俗的形象組合起來表達自己的心理。

漁家的窗花也很有講究,只要是魚的圖案,魚頭要麼朝陸地,要麼朝上,寓意「百魚上岸」。紅鯛魚因別名叫「加吉魚」,是大吉大利的意思而備受剪紙藝人的喜愛;沙丁魚卻是決不剪的,因它的別名叫「犁別子」,和離別諧音,不吉利。

剪紙之人,更需心靜如水,容不得半點浮躁和馬虎,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匠人們更懂得,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剪出自己心中的美好圖案,產生出理想的美好結果,這種樸素的願望,便透過剪紙傳達出來。

剪刀的一起一落,一深一淺,

剪出來的是歲月留下來的是

--- END ---

整理 ▏小威

轉載請註明「威海市旅遊發展委員會」(wh123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海市旅遊發展委員會 的精彩文章:

二十三糖瓜黏……除了祭灶,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TAG:威海市旅遊發展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