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 年20家值得關注的全球醫療健康「獨角獸」

2018 年20家值得關注的全球醫療健康「獨角獸」

「獨角獸」這種只存在於童話故事中的生物,在投資領域指那些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高貴而稀有,甚至一枝獨秀。成為下一隻獨角獸,是很多初創公司夢寐以求的里程碑事件。生物科技和醫療健康領域由於其相對較高的專業壁壘,從中脫穎而出的獨角獸更為稀有。本文中我們將盤點2018年值得投資人關注的生物醫藥領域中的獨角獸公司。

聚光燈下的獨角獸:幾家歡樂幾家愁

今年2月初,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又得到一筆5億美元的融資,使其融資總額接近25億美元,同時公司估值也接近70億美元,一躍成為生物科技領域第二大獨角獸。這已經是Moderna的G輪(第七輪)融資,領投機構包括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 (ADIA), BB Biotech AG, Julius Baer, 新加坡 EDBI 和中國的紅杉資本。Moderna是一家基於信使RNA(mRNA)設計藥物和疫苗的公司。

這家公司頗有一些傳奇氣息,成立六年來陸續融資16億美元,然而直到2017年9月才公布了在研產品的信息,且受到諸如阿斯利康,默沙東等業界大佬的青睞,紛紛伸出合作的橄欖枝。具體可回顧「6年16億,獨角獸Moderna Therapeutics 的融資傳奇」。

幾家歡樂幾家愁。同樣是2月初,另一家曾經一度被估值到55億美元專註糖尿病的明星企業Intarcia Therapeutics宣布裁員60人,接近其總僱員的20%。同時,公司還終止了兩個臨床三期試驗。

成也蕭何敗蕭何,一切都圍繞著Intarcia的糖尿病皮下植入藥物泵,ITCA 650。該設備的初衷是為糖尿病人長期用藥設計,植入皮下的藥物泵可以持續穩定的給葯半年甚至一年。然而2016年11月遞交申請後,FDA於2017年10月拒絕了該申請。

禍不單行,Intarcia 2月初報告了一例臨床試驗不合規(OOS),可能影響藥物泵的穩定性和無菌性。接踵而來的壞消息給公司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獨木橋上的獨角獸:成為獨角獸的潛質

當然,要想成為領域中的獨角獸,無異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分析這些生物醫藥獨角獸公司,可以總結出一些特點:

1. 行業技術或者模式的顛覆者:它們的思路經常打破常規、出乎意料,卻又讓人拍案叫絕。比如Moderna基於mRNA的治療技術;Proteus Digital Health 可檢測服藥狀態的晶元藥物。

2. 大市場,小目標:他們往往會選擇一個大體量的市場,而腳踏實地解決一些小問題。比如ZocDoc, 為患者提供移動端在線預約醫生的服務,面向全體患者,解決就診第一步的問題。

3. 步入指數級增長市場:瞄準一個增長潛力巨大的市場並提早布局。比如23andMe ,從2007年就開始為個人用戶提供基因檢測服務,隨著測序成本的下降,市場增長迅猛。

4. 擁有明星效應產品:好產品為公司站台。比如Intarcia的ITCA650(持續性皮下輸送艾塞那肽治療藥物泵),一個火柴棍大小的設備入可以持續最長一年的給葯時間,產品的技術和概念都足夠吸引人。

5. 數據驅動產品:大數據為醫療健康領域帶來更多機會。比如Flatiron Health,Oscar Health Insurance等公司,都是基於大數據技術提供診療和保險服務。

龍基因的獨角獸:中國正誕生更多的醫療獨角獸

2017年9月,有著「製藥女神」之稱的杜瑩敲響了再鼎醫藥登陸納斯達克的鐘聲,當日再鼎醫藥市值達到13億美元,成為中國又一家醫藥獨角獸公司。隨著科研能力的日漸提升和資本的大量湧入,越來越多的生物醫藥獨角獸有著龍的基因,諸如平安好醫生,微醫集團,華大基因,聯影醫療,碳雲智能,百濟神州等。

據悉,另一家中國製藥公司信達生物經過一年前的2.6億美元D輪融資,估值現已超過10億美元。信達生物有可能今年在香港或者紐約IPO, 如果成功,將為其帶來超過2億美元的資金,助其加入獨角獸俱樂部。

與獨角獸共舞:機遇和風險並存

那是否把賭注壓在這些獨角獸身上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也不盡然,投資獨角獸和其他投資一樣,機遇和風險並存。

機遇方面:成功的獨角獸公司能給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回報,而由於專業壁壘較高,一旦成功很難被複制,利潤的回報周期長。

但是也有一些需要考慮的風險因素:

1. 醫藥領域產品研發周期較長,資金回報等待較其他行業也偏長。

2. 醫藥領域研發資金需求量大,資本效率低。

3. 醫藥產品易受政策影響。

4. 獨角獸公司普遍存在估值過高的情況。

曾經名噪一時的Theranos從90億美元估值到瀕臨關閉,或許是個很好的警示。

不光血液檢測產品被曝分析結果不準確,實驗室遭到FDA關閉;CEO Elizabeth Holmes和總裁Sunny Balwani還被禁止運營實驗室兩年。因此投資人更要擦亮眼睛,不僅要對醫療產品有足夠專業的認識,而且要對像Theranos這樣對產品故作神秘的公司敬而遠之。

Picture source: businessinsider.com

結言:2018值得關注的醫療獨角獸

最後我們來盤點一下2018估值最高的20家醫療健康獨角獸公司:

點擊可查看大圖

參考資料:

https://americarichest.com/healthcare-and-biotech-unicorns-to-watch/

https://endpts.com/a-china-biotech-unicorn-scores-big-with-150m-plus-ipo-on-nasdaq/

https://www.biopharmadive.com/news/intarcia-job-cuts-trial-stops-biotech/516307/

https://endpts.com/moderna-boosts-unicorn-status-with-a-whopping-500m-raise-and-7b-valuation/

http://www.capitalwatch.com/article-1666-1.html

本期作者:任曉遠

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藥學院,於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現就職於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從事抗腫瘤和抗生素藥物研發相關課題,長期關注醫藥行業研發動態,同時擔任北歐華人創新創業協會秘書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柏醫健 的精彩文章:

單抗藥物風生水起,百億市場僅是個開始
現代版「暴雨梨花針」:破解大腦奧秘的最新科技

TAG:美柏醫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