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陝西博物館:唐代藝術珍品賞析

陝西博物館:唐代藝術珍品賞析

彩繪文官俑 唐

唐代官吏服裝大致可分兩類,一類為祭祀與重大政事活動的服裝(祭服或朝服);一類為比較普通的工作與社交活動的服裝(公服或常服)。

凡是從祭的祭服和參加重大政事活動的朝服(又稱具服)、制度與隋朝基本相同,而形式上比隋朝更富麗華美;一般場合所穿的公服(又稱從省服)和平時燕居的生活服裝常服(又稱讌服),則吸收了南北朝以來在華夏地區已經流行的胡服、特別是西北鮮卑民族服裝以及中亞地區國家服裝的某些成分,使之與華夏傳統服裝相結合,創製了具有唐代特色的服裝新形式。其中像缺胯袍、〓襠、半臂、〓衣、大口褲等都是例子。缺胯袍就是直裾,左右開衩式的長袍,又稱四〓(音撰,衣緣也)衫,它可以和襆頭、革帶、長靿靴配套,成為唐代男子的主要服裝形式。

唐代官服發展了古代深衣制的傳統形式,於領座、袖口、衣裾邊緣加貼邊,衣服前後身都是直裁的,在前後襟下緣各用一整幅布橫接成橫襕,腰部用革帶緊束,衣袖分直袖式和寬袖式兩種,窄緊直袖的稱為〓衣,《釋名》說它「言袖夾直,形如溝也。」這種款式便於活動。寬袖大裾的款式則可表現瀟洒華貴的風度,稱圓領衫、袍,上自帝皇、下至廝役都可以穿。襆頭、圓領、革帶、長靿靴配套的服式,一直流傳到明代。

簡言之,唐代百官常服(註:常服不可入祭禮與重大朝會)承襲前制,為圓領袍服,因前後襟下緣用一幅整布接成橫襕,故稱圓領襕袍。初唐、盛唐時受胡族風尚影響流行窄緊直袖式樣,中晚唐以來胡風,流行傳統寬衣大袖。與常服配套的首衣是襆頭,足衣為烏皮六合靴,飾物有腰帶、魚(龜)袋等。

女騎俑

彩繪釉陶載物俑 唐

三彩四孝塔式罐

唐先天元年(712)。1973年渭城區渭陽鄉藥王洞村北契苾明墓出土。通高50.8厘米,腹徑15厘米。

整器分為罐蓋、罐體和底座三部分。蓋紐為佛塔形,周飾浮雕山,頂為寶珠形。罐體肩部飾流雲紋。上腹飾捏塑的山川人物四組:第一組三人,山左側二人,右側一人,均站立。榜題「董永賣身葬父」;第二組二人,榜題「曾子撫琴悅父」;第三組二人,一男子站于山右,一老嫗盤坐于山左,榜題「郭巨埋兒養母」;第四組二人,男站女坐,榜題「曾子汲水濟母」。榜題文字均為陰刻。罐下腹飾獸面四個,罐底部以浮雕仰蓮與底座相接。造型與紋飾奇特,為唐三彩中罕見之物。

結合榜題我們可以知道罐身上捏塑的山川和人物都是有關「孝」的故事,而傳統的佛教文化中是沒有「孝」的成分,而在這個具有強烈佛教色彩的三彩塔式罐上有關「孝」的因素出現,說明源自印度的佛教在流傳的過程中逐漸與漢文化的種種元素結合,逐漸漢化,最終成為漢文化的一部分。

黑釉鳳首壺,唐(618-907年)

黑釉瓷器,簡稱黑瓷,是古今最大眾化的一種日用瓷器,黑瓷雖不及「南青北白」兩大瓷窯系統的影響力,卻也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也佔有一定的地位。

黑釉是古代瓷器釉色之一,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黑釉主要呈色劑為氧化鐵及少量或微量的錳、鈷、銅、鉻等氧化著色劑。通常所見的赤褐色或暗褐色瓷器,釉料中氧化鐵比例為8%左右,如將釉層加厚到1.5毫米時,燒成的釉色即呈純黑。以鐵為呈色劑,塗層厚約1.5毫米,經氧化焰焙燒,呈純黑色。

黑釉釉料為石灰釉和石灰鹼釉兩大類。據有關資料記載,我國至遲在東漢時就能燒制黑釉,東晉至南朝初的德清窯,用含鐵6—8%的紫金土配製黑釉,釉面光澤,色黑如漆。東漢、東晉等早期黑釉屬石灰釉唐代以後,基本上都改用石灰鹼釉。就黑釉的品種而論,可以分為一般黑釉與花色黑釉兩大類。油滴、兔毫、玳瑁、麻醬釉等,即屬花色黑釉。黑釉瓷器出現於東漢中、晚期,但當時的釉色為深褐綠色乃至黑色,釉層也薄厚不均,常有蠟淚痕,並在器表的底凹處聚集著很厚的釉層。早期燒制黑釉最成功的首推東晉時期浙江德清窯,所燒黑釉釉面滋潤、光亮,色黑如漆,可與漆器媲美。唐代黑釉較為盛行,宋代則是黑釉的高峰時期。明、清時期御器廠所燒黑釉器做工精細,多在純凈的黑釉上施以各種低溫色彩,黑釉則成為各種美麗顏色的襯托。

三彩馬及牽馬俑,唐(618-907年),富平縣唐節愍太子墓出土

唐節愍太子李重俊墓位於富平縣宮裡鄉南陵村北,九二年九月二十日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重俊,唐中宗李顯第三子,後宮所生,聖曆元年(698年)封義興郡王。神龍元年(705年)封衛王,拜洛州牧,賜實封千戶。尋遷左衛大將軍,兼遷授楊州大都督,神龍二年(706年)秋,被立為皇太子。李重俊性惰剛果,沒有賢能的老師指教,辦事沒有行為準則, 他以秘書監楊繳,太常卿武崇訓做為太子賓客,楊繳等人,憑李重俊得寵,不學無術,唯有狗、馬、蹴鞠取樂於重俊,左庶子姚挺數次建議重俊改正自己的過錯,或庶子平貞給太子獻上孝經議、養德等傳。太子只納而不用,武三思以韋後的勢力,欲圖不軌,但害怕太子的勢力。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取安樂公主,經常唆使安樂公主凌辱重俊,以不是韋後所生而呼為奴。並數次勸公主請求中宗廢重俊為王,而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

神龍三年(707年)七月,氣憤之急的李重俊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詐,右羽林軍將軍李思沖、李承況、獨孤諱之,沙吒忠義等,矯制發左右羽林軍及千騎三百餘人,把正在尋歡做樂的武三思與武崇訓你子殺死於其府地,並殺死同黨十餘人,又命令左右金吾大將軍成王千里, 分兵守衛宮誠諸門,親自率兵追至肅章門,斬關而入,叩合追殺韋庶人及安樂公主,上官婉兒、韋庶人及公主遂擁中宗帝馳赴玄武門樓,命令左羽林軍劉仁景等,率令留軍飛騎百餘人於樓下列隊守衛玄武門。李多詐等領兵至,欲突玄武門樓,守衛兵卒拒擋,不得進。中宗依檻呼叫李多詐等部下,曰:「汝並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歸順,斬多詐等,與汝富貴」。於是,千騎王歡喜倒戈,斬多詐及李承況,獨孤諱之,沙吒忠義於玄武門前,其餘同黨遂潰散,重俊兵敗,率部屬百餘人從肅章門逃奔終南山,準備投奔突厥。中宗下令長上果毅趙思慎率輕騎追趕,重俊逃至鄂縣西十餘里休息,被部下人殺死,並把首級獻於朝廷,又獻於太廟,並祭武三思、武崇訓的靈柩。

唐睿宗即位,下制曰:「重俊,大千之子,元良守器。往罹構間,困於讒嫉。莫顧鐵鉞,輕盜甲兵,有北誅夷,無不悲憧;今四凶咸服,十起何追,方申赤暈之冤,以黃泉之痛,可贈皇太子」。謚曰:節愍,陪葬定陵。

三彩馬及牽馬俑(牽馬俑局部特寫)

李重俊墓已由省考古研究所發掘清理,從發掘情況看,墓園由兩部分組成,即地面和地下兩部分構成,地面文物由於年代久遠,倖存無幾,封土堆因雨水沖刷和人為的蝕食。現為覆斗形,系夯築,夯層厚12─15厘米,底部邊長37米,高20餘米。已探明陵園東西120米,南北150米,中有門闕一對,面積10×10米,四個角有角闕11×11米,四個角闕有夯築城牆相連,寬2─2.5米,門闕前有司馬道,寬約20米,司馬道兩側原有大量石刻,今僅存石人一尊,石蹲獅一座,地下部分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壁龕、墓室等六部分組成,全長54.25米,在壁龕、天井、過洞、 甬道、墓室出土大量的文物,有彩繪陶俑、三彩殘片、白瓷、哀冊、玉壁等文物200餘件和大面積的壁畫,有:山水、馬球圖、列戟、仕女、官吏、瑞禽、屏風等,對研究唐代禮制制度,工藝繪畫等,是難得的實物依據。

三彩馬及牽馬俑(三彩馬腹部特寫)

彩繪文官俑 (頭部特寫)

三彩駱駝載樂俑

唐朝文物,1959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通高58厘米,長41厘米。

三彩駱駝載樂俑造型新穎浪漫。駝背部架一平台,鋪方格紋長毯,上有樂舞俑8個,7男樂俑1女舞俑。樂俑環坐平台四周,分別執笛、箜篌、琵琶、笙、簫、拍板、排簫7種樂器,在全神貫注地演奏,女舞俑婷婷玉立於7個樂俑中間,輕拂長袖,邊歌邊舞,顯然是一個流動演出團。這組樂舞俑是典型的盛唐時期的作品,舞樂者均穿著漢族衣冠,使用的卻大都是從西域傳入的樂器,表現的是流行於開元、天寶時期的「胡部新聲」即胡漢文化融合後的新舞樂。釉色鮮明亮麗,協調自然。唐代藝術家用浪漫的手法將舞台設置在駝背上,可謂匠心獨具。堪稱唐三彩中的極品。

陶瓷業在唐朝時期有重要發展,主要是陶瓷技術突飛猛進,除了「南青北白」瓷業之外,三彩陶器在唐代燒造達到鼎峰時期,創造了濃艷瑰麗的唐代藝術風格。三彩陶器是一種低溫鉛釉陶具,製造時入窯兩次,先燒釉,釉以鉛為熔劑,高溫下呈玻璃狀可流淌。唐三彩正是利用這一特點,使不同色釉於高溫下交混,製造出綺麗的藝術效果。唐三彩技術除器物外,廣泛運用到偶人禽獸雕塑的裝飾上。絕大多數的唐三彩用於殉葬,極少用於日常生活。唐代的厚葬風氣也推動了三彩業的發展,使三彩成就達到前無古人的巔峰狀態。

唐代的開放,迎來了世界各地的人們,他們帶來的各種奇珍異寶,讓唐代人愛不釋手;帶來的異域音樂和舞蹈,使唐朝人喜不自禁。能歌善舞的各國藝人在唐代首都長安這個大舞台上,盡情演繹了人們對太平盛世的讚美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該件載樂駱駝俑表現了一個以駝代步、歌唱而來的巡迴樂團,有主唱、有伴奏,駱駝背上放置一平台。一般人坐在高高的駱駝背上都有點心驚肉跳,而該七個人卻圍著圈坐在平台邊沿上演奏,個個神態坦然,全神貫注,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尤其是那位唱歌的女子,梳著唐朝婦女典型的髮型,身穿高束腰的長裙,線條流暢,頭向上揚,右臂動作優美,神態優雅、自信,駱駝在走,她卻站在樂隊中間婉轉歌唱。整件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動鮮活,駱駝顯得沉穩有加,踏著樂步徐徐行進。唐三彩駱駝載樂俑雖經地下埋葬一千三百多年,出土時仍光彩奪目。它是唯一一件被評定為國寶級文物的唐三彩。

西安地區出土的大量唐代表現樂舞藝術的陶俑與眾多的文獻資料一起,為人們再現了當時震撼人心的樂舞之聲。它穿越時空,久久回蕩在歷史的各個角落裡......

三彩駱駝載樂俑(局部特寫)

與大多唐三彩作品一樣,這件作品出土於西安。三彩陶俑與眾多的文獻資料一起,為我們再現了那個偉大時代震撼人心的樂舞之聲。直到今天,當我們看著這個駝背上的樂隊時,耳邊似乎還是會迴響起盛唐時期那優美的歌聲和動人的旋律。

這件作品上的釉色雖然已有星星點點的脫落,但其生動逼真的造型,協調的比例依然傳神。略顯暗淡的釉色自然而柔和,釉中開片細而均勻,釉面的突起感、翹起感如早春新葉上細緻的的紋路一樣,既顯輕薄,又十分乾淨。真品唐三彩的陶胎,胎質白中泛淺紅、淺黃色,胎土細、實,含有礦物雜質。雖說歷經了千年時間,器物露胎處已有風化現象,但交錯的紅、綠、白三色之間仍閃耀著昔日的光輝,它以其獨特的人文魅力吸引著眾多遊人駐足欣賞。

隋代琉璃、瑪瑙雙陸棋

西安市東郊的隋代寺院主持墓出土。左側為綠色琉璃棋子,右側有同出的瑪瑙棋子。

1986年6月,陝西省西安市東郊長樂路40號榆林地區駐西安辦事處內發現一座隋代舍利墓,出土了27枚棋子狀物。其中13枚為玻璃質,綠色;另14枚為瑪瑙質,除一枚乳白色外,余均為褐色。均平底,尖頂,略呈圓錐形。27枚棋子中,24枚高2.7厘米、底徑2.6厘米;另二子較小,一枚玻璃子高1.6厘米、底徑2.6厘米,一枚瑪瑙子高1.5厘米、底徑2.2厘米;另一白色瑪瑙子略大,高2.8厘米、底徑2.7厘米. 這批棋子狀物因形狀奇特並極為罕見,出土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被長期陳列於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廳,並多次被選赴境外展出。

聯繫中國古代有關用具尤其是各類遊戲用具進行考察分析,發現這批棋子與中國古代的「雙陸」關係密切。

棋子與文獻記載極為吻合。雙陸是我國古代博戲的一種,源於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原後始流行於曹魏,盛干梁、陳、魏、齊、隋、唐以及宋、元時期,明清兩代逐漸衰落,至近代失傳。歷代古籍如《譜雙》《類要》《事林廣紀》等均記有關於雙陸的資料。由《譜雙》等知,雙陸又稱「雙六」「打雙」「波羅塞戲」等,是一一種「視彩行馬」的賭博性遊戲,用具有盤、子、骰子及籌碼。其盤「如圍棋盤之半而長,兩門二十四路皆刻出」。

當然,這些是否真的是棋子,在考古界也有爭議,如有興趣,請網路搜索下載下列文章的PDF版本。

「隋琉璃、瑪瑙圍棋子」考辨

騎射女官俑 唐

此女官面容豐滿,正是唐代美人標準,衣著時尚,上衣為大翻領,正在馬上彎弓射箭。唐代尚武,婦女也不例外,杜甫在長安陷落,自已身陷賊中時,曾偷偷跑到曲江邊上懷舊,寫了一首《衰江頭》的詩,其中回憶玄宗與貴妃到曲江遊樂的場景時寫道:「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笑正中雙飛翼。」「才人」,自然是個宮中女官無疑,我們知道武則天就當過才人,原來女官也能有如此好的射術。

三彩罐

1956年出土於西安市三橋唐墓,高32.1厘米,口徑11厘米,腹圍86厘米,底徑12.5厘米

輪制,白胎,胎質細膩。口沿外翻,短頸,鼓腹,平底。口沿及頸部施赭色釉、腹部施赭、綠、白等釉,近底處露胎。

三彩罐上各種釉色相互融熔,紋路自然,色彩斑駁淋漓,層次濃淡協調,反映了唐三彩施釉與燒制技術的成熟。

打馬球俑 唐景龍二年(708年)

西安市長安區南里王村唐韋洞墓出土

馬球,世界上最古老的球類運動之一,曾在公元六世紀到九世紀在全亞洲廣泛流行。在我國唐朝時期,馬球成為了皇室貴族最喜愛的運動,並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和發展。唐敬宗年僅 18 歲被刺客殺害,被害的地點就是在馬球場上。唐昭宗甚至在被朱溫逼出長安時,還要帶上「打球供奉」。馬球的背後是一部厚重的歷史。

馬球起源於何時?

目前有幾種不同的看法: 一種認為起源於波斯,由波斯傳到西域,再由西域傳入長安;另一種認為起源於吐蕃,向東、西方傳播;還有一種認為馬球是由漢代的足球發展演變而來,在東漢後期我國就有了馬球。這幾種說法都需要探究。

馬球出現時代和發源中原說。唐代詩人蔡孚曾在《打毬篇》一詩中寫道:"德陽宮北苑東頭,雲作高合月作樓。金錘玉鎣千金地,寶杖佩文七寶毬。共道用兵如斷蔗,俱能走馬入長揪。"在這首詩中,所提到的"德陽宮"即是在漢末被董卓燒毀的東漢洛陽宮殿。由這一條資料可以看出,東漢時期已經流行馬球運動, 而且於宮中還修建了專用的馬球場。可以說,中國古代馬球自漢代始就開始出現於中原以至黃河流域,經過長期的演變和發展,成為了中國古代球類運動中主要的運動形式之一。

馬球在唐代的興盛和發展。從漢代以後,隨著騎術的進步,騎兵在唐代達到極盛。馬上作戰、砍殺更為靈活。馬球運動是訓練騎術和馬上砍殺技術的最好手段。 由於這一軍事目的,在統治者的提倡下,馬球運動在唐代風行一時。 當時,不僅騎馬打仗的武人們喜歡馬球,就是那些書生們對馬球也愛至若狂。每年科舉考試後,那些在金殿對試時對答如流、筆走龍蛇的書生們,考後又成了「身手矯健」的馬球手 。《舊唐書·郭英乂傳》記載:唐代宗時,劍南節度使兼成都尹就特別喜歡找一群婦女上陣,比賽「驢球」。由於「驢球」大大降低了危險程度,但精彩卻依舊,因此也獲得一些帝王的喜愛。

馬球的球、馬 、場地、規則考 :

1、球。馬球大多用球異常精緻,大小如同拳頭一般,有的用質量輕而有韌性的木料製成,中間挖空,外塗紅色或彩繪花紋。還有的如元人熊夢祥的《析津志》記載:「一馬前馳,擲大皮縫軟毬子於地,群馬爭驟,各以長藤柄毯杖爭接之」。這裡的大皮縫軟毬子,也就是牛皮馬球,在牛皮裡面填上一層毛髮之類的物質,成為軟球。

馬圈灣漢代烽隧遺址發現的西漢中期的球形實物,其「內填絲綿,外用細麻繩和白絹搓成的繩捆紮成球形」的特徵是與古籍記載相符合的。2、球杆。球杖有數尺長,擊球一頭彎曲,象一鉤新月。「執鞠仗,仗數尺,其端如偃月」。

3、馬匹。馬匹的選擇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根據馬球規則,馬球比賽必須用專門的馬球馬,而唐玄宗時,曾有于闐國 (現新疆南部) 特使送給玄宗兩匹專用於打馬球的寶馬,由於交通不便,從於闐到長安,運送馬匹竟走了半年之久,可謂萬里迢迢。

4、場地。馬球專用球場,長約千步,堅實而豪華。據史書記載:「廣場維新,掃除克凈,平望若砥,下看猶鏡。微露滴而必聞,鐵塵飛而不映。」為防止揚塵,建造者用一定比例的動物油加入精籮篩過的泥土中夯打, 「以利其澤」 。球場三面圍矮牆,防止小球滾出,剩下一面建造「講武榭」之類貴賓看台、涼亭。比賽時,場地四周紅旗飄飄,並設置大鼓擊打助威,重大的比賽,配有樂隊在旁伴奏。晚上,還有燈光照亮球場。由於馬球運動獲得了皇族的青睞,王公大臣們因此紛紛效仿, 唐文宗時的戶部尚書王源中等都以喜好打馬球而聞名。他們都在自家的院子中建有球場。一時間,馬球的魅力感染著大江南北。

5、規則。唐代的馬球,分為單、雙球門兩種比賽方法。在馬球鼎盛時期的唐代,打馬球分為單、雙球門兩種比賽方法。單球門是在一個木板牆下部開一尺大小的小洞,洞後結有網囊,以擊球入網囊的多寡決定勝負。

中國古代的馬球前後延續了 1000 多年,演繹了許多故事,流傳下不少詩篇。遺憾的是盛唐時的馬球熱,在進入清代後期以後,隨著西方文化的東漸和傳入,已經逐漸地銷聲匿跡了。我國目前開展的馬球運動還是從西方引進的,不得不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過去失去的,現在正在失去的文化遺產,不得不值得我們珍惜和研究。

黃釉武士俑 隋(581-618年)

三彩牛車

1984年出土於銅川市黃堡鎮唐耀州窯遺址,通長22厘米、寬19.5厘米、通高18厘米

車廂、車篷、車轅、車衡和車輪組成。車輪有輻條六根,車轅與車輪用橘紅色和黑色彩繪。車蓬為卷棚形,前後兩端上翹,內外均施赭色釉。牛車各部件齊全、比例均勻、造型逼真。拉車的牛闊嘴卷尾、胸肌突出、體態健壯,與牛車的比例非常完美。

三彩女立俑

1959年出土於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高44.5厘米。

女俑面向左側,頭稍仰,舉目遠眺。內穿半臂,外穿窄袖衣,下穿曳地長裙,足穿尖頭履,右肩披長巾。兩臂下垂,雙手籠於袖內相交置於腹前。女俑的頭部刻畫的尤其生動,額前梳雙鬟髻,發塗黑色。粉面朱唇,表情恬靜安詳,與三彩天王俑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從體態來看,這尊三彩女立俑豐滿但不誇張,比例勻稱,衣著整潔端莊而不濃烈,是盛唐時婦女的典型形象。

彩繪男立俑 (唐代麟徳元年)

三彩女立俑

1959年西安中堡村唐墓出土。高45厘米

女俑頭梳鬟發垂髻,細眉秀目,面頰豐腴,面向右側。外穿藍色外衣,內穿半臂,下穿曳地褐色長裙,腳穿尖頭履,淡黃色的披巾披於右肩,後端下垂過膝,前端繞過胸前夾於右腋下,右手微向前伸,左手稍舉。姿態優美、端莊。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

綠釉架鷹騎馬陶俑 (唐代神龍二年)

溫馨提示:本文綜合自網路,感謝公眾號「曬寶會「,版權歸原作者,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潤坊 的精彩文章:

TAG:天潤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