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富裕與心態有關

富裕與心態有關

遇到一個富二代帶著富三代來看青春痘。所謂富,指的是富二代的公司正謀求上市呢。應該算富了吧。

醫院裡有一個香港人扶持本地中醫藥事業的基金,每天最早100個看中醫開中藥的病人都補助10塊錢。這個基金已經做了十多年了。算下來已經補助至少300多萬,很可能快400萬了。不過每一位享受基金補助的病人需要簽名確認。當然會遇到主動提出不需要這種補助的病人,自己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事,為什麼需要別人補助呢?這種人是極少數。早年我認為這種人都是惺惺作態,直到後來我也逐漸豐衣足食了,才體會到不輕易接受公益好處的那種自在感。

但幾乎遇到的所有病人都不會拒絕這種補助的。

就診的時候補助的名額尚未用完,所以就默認給用了,需要富三代簽字,富三代和富二代一臉疑惑的問:為什麼看病要簽字呢?我回答:有個基金補助,如果你覺得不需要,我可以取消。富三代一句話說的我黯然一笑:有錢給為什麼不要呢?

誠然如此,但表達的含義是有便宜千萬不能放過。只是這人生的境界瞬間滑落無數個等級。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夫我越來越認為富裕只與心態有關,與佔有多少財富無關。什麼可取,什麼不可取,不能僅僅以自己是否佔盡應占的便宜為標準。

《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什麼是禮?禮不是趨利,是規矩、準則。真正富裕富裕在禮節上,這一點暴發戶應該是挺難理解的。所以富不過三代。如果隔了一光年都感受到濃重的銅臭味,再富裕的人也最多就是一時得意的暴發戶罷了。不用說三代,自己能撐過20年都是幸運的了。

或許總有那麼一兩個人會有十到二十年的好運的,但如果只有富裕的身體而沒有一個富裕的腦袋,佔有富裕帶來的傷害比從未佔有更大。

黃帝內經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帝曰: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並。醫工診之,不在臟腑,不變軀形,診之而疑,不知病名,身體日減,氣虛無精,病深無氣,洒洒然時驚。病深者,以其外耗於衛,內奪於榮。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過也。

意思是看病之前先問問富貴貧賤,這麼問並不是為了攀龍附鳳,而是先貴後賤的病人,病不是從外而生,而是從情志而來。這種病人叫脫營,意思是營血內耗。如果先富後貧,則叫失精,意思是人體的精華都喪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串雅鳴謙齋 的精彩文章:

蘋果公司離死還有多遠

TAG:串雅鳴謙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