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要注意!喝酒後,這些事一件都不能做…
春節假期
家人團聚、朋友聚餐免不了會喝點酒
但是一定要注意這些事
酒後千萬不能做
不少人為了讓自己多喝點或者不難受,會選擇一種方法——摳喉嚨催吐。但是消化科醫生要提醒一句:「酒後摳喉嚨很危險!」
喝多後用手指刺激咽喉催吐
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動作
會導致腹內壓驟然增加
造成胃賁門、食管遠端的黏膜
黏膜下層撕裂並發大量出血
出血量過多還會危及生命
醉酒過後的人,意識往往不太清醒,催吐可能使嘔吐物吸入氣管,極易引起氣管堵塞,使人呼吸不暢,導致休克或更嚴重後果。還有,催吐使腹內壓增加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可能造成腸內容物反流進入胰腺導管,引發胰腺炎。
這些事酒後不能做
1
不能吃用藥物
①抗生素+酒=毒藥
在服用頭孢、硝唑類抗生素藥物後
一周內避免飲酒
一些降糖葯、心血管藥物
在酒精的作用下誘發不良反應
②安眠藥+酒=一條人命
兩者合一可產生雙重刺激
使人反應遲鈍、昏睡,甚至昏迷不醒
③解熱鎮痛葯+酒=消化道出血
這類葯本身有對胃黏膜有刺激和損傷作用
而酒精也傷胃,兩者雙管齊下
可導致胃炎、胃潰瘍、胃出血等
④降壓藥+酒=低血壓休克
酒精可能引起血管擴張
從而出現低血壓性休克,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⑤降糖葯+酒=低血糖休克
兩者相遇,可引起頭昏、心慌、出冷汗
手發抖等低血糖反應
嚴重者可發生低血糖性休克,危及生命
⑥抗抑鬱葯+酒=加重病情、血壓上升
抗抑鬱葯和飲酒都會延緩
中樞神經系統的運行節奏
影響到大腦的功能和思維能力,削弱警覺性
⑦感冒藥+酒=肝衰竭
過量飲酒時會消耗大量的體內的谷胱甘肽
致使對乙醯氨基酚生成的代謝物
無法與谷胱甘肽結合
增加肝臟衰竭的風險
⑧抗過敏葯+酒=嗜睡昏迷
與酒同服,可引起嗜睡
精神恍惚、昏迷
以上藥物與含酒精的食物
例如醉蝦、酒釀、酒心巧克力等
也不要碰
2
不能喝濃茶
很多人都以為喝酒後喝濃茶可以解酒
但是酒後喝茶對肝臟是不好的
大量喝酒後如果喝濃茶
會造成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等
如果人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
就容易影響健康
輕則會有胸悶、心悸的表現
3
不能馬上洗澡
冷水熱水都不宜
洗熱水澡或者蒸桑拿
容易導致熱氣聚集在人體內不散發
加重醉態、導致惡性嘔吐甚至暈厥
洗冷水澡
非但不能醒酒
還會使肝臟來不及補充血液中消耗的葡萄糖
加上冷水刺激、血管收縮
可能會導致血管破裂、患感冒等
4
不能馬上睡覺
酒精靠肝消化
立刻睡覺
人體的新陳代謝緩慢、對肝不利
建議酒後用冷水洗把臉
然後坐著休息一會
如果是重度酒精中毒
很可能一睡不醒
5
不能吹風
吹風喝酒後人體溫度升高
血液循環加快
酒精的代謝速度會隨著大量排汗而加快
吹涼風后身體很快停止排汗
血液循環減慢
酒精的代謝速度也就減慢
酒精在體內滯留時間延長
就容易出現頭暈嘔吐等醉酒反應
6
不能服醒酒藥
醒酒藥可以暫時讓人擺脫醉酒癥狀
但實際上卻會將醉酒時間延長
建議大量喝水
還可以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
喝低酸度的橙汁、補維生素C
緩解醉酒可以這樣做
1
吃雞蛋
雞蛋中的半胱氨酸有助於分解酒精,所以,酒後可以吃個煮雞蛋或荷包蛋。
2
吃點麵包或低鹽餅乾
麵包或低鹽餅乾可以改善低血糖,減輕噁心感。另外,酒後吃一根香蕉可以補鉀。
3
大量補水
礦泉水是補水的最佳選擇,而運動飲料可補充電解質,低酸度的橙汁可以補維生素C,果汁能保持血糖水平。睡前喝水可以補充體液,為身體分解酒精提供必要的水分,使人不至於在睡覺時感到乾渴。次日醒來後也應及時喝水,補充水分。
4
吃點椇子粥
具體做法:取枳椇子30克,粳米100克;先煎枳椇子,去渣取汁,後入米煮粥即可。此粥應空腹食之,可用於酒後煩熱口渴、二便不利,以及酒醉嘔逆等症。


TAG:韶關著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