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海行動》展現的,不只是一部《戰狼》

《紅海行動》展現的,不只是一部《戰狼》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老周】

2月16日大年初一上映的《紅海行動》,是以2015年葉門撤僑為背景,穿插了反劫船、人質營救、城市巷戰、坦克對戰……戰爭大片的各種經典元素一網打盡,從第一分鐘打到最後一分鐘,場面火爆直逼好萊塢大片,同時也是一部展現人民海軍全新風貌的宣傳片,用近年國產軍事影片巔峰之作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影片一開始就是亞丁灣護航,解救被海盜劫持的商船,這也是片中的主角團隊「蛟龍」特戰隊的首次亮相——海軍在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時確實是配屬特戰分隊,因為反海盜作戰,正是特戰分隊的拿手好戲,而且,海軍有一支特戰分隊也真的就叫「蛟龍」!

海軍特戰隊是叫「蛟龍」

反海盜只是開胃前菜,護航任務途中就接到了前往發生戰亂的某國撤運中國僑民,這和2015年4月葉門撤僑如出一轍,當時派到葉門執行撤僑任務的也是中國海軍第十九批亞丁灣護航編隊中的「臨沂」號護衛艦——影片中撤僑的軍艦剛巧也是「臨沂」號。

「臨沂」號(舷號547),是054A級護衛艦的第十三艘,2011年12月建成,2012年11月服役。054A護衛艦是中國海軍目前的主力護衛艦,因為五四青年節,所以被軍迷戲稱為「新青年」。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才開始建造裝備的新銳艦艇,標準排水量3600噸,滿載排水量4200噸,外形簡潔洗鍊,兼具防空、反艦、反潛作戰能力,綜合戰力均衡,而且同級艦數量多達27艘,是中國海軍遠洋艦隊的骨幹艦艇。

「臨沂」號護衛艦

在影片中,「臨沂」號的直-9艦載直升機、無人機、單管76毫米主炮和11管30毫米近防炮都有表現,尤其是1130型近防炮每分鐘射速高達1萬發,能夠有效攔截超音速反艦導彈,以前最多只有在新聞報道中看到過訓練或演習時開火的鏡頭,這次是首次在電影銀幕上看到攔截導彈的全過程,絕對是《紅海行動》的一大亮點,而且1130近防炮採用鎢芯穿甲彈,一發炮彈就要1000元人民幣,攔截導彈至少需要連續射擊3秒鐘,差不多要打出500發炮彈,也就是足足50萬元!這樣大成本的鏡頭怎麼能夠錯過呢?不過要說明一下,2015年「臨沂」號執行撤僑任務時,還是早期的7管30毫米近防炮。唯一遺憾的是,沒能看到054A頗具特色的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的風采。

1130型近防炮

當時,「臨沂」號撤離了122名中國公民以及8名羅馬尼亞、印度、埃及等國僑民,由於054A級的額定艦員是180人,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人,吃住都成了大問題,因此海軍官兵將有限的副食品和鋪位都讓了出來,這點在影片中也有表現,這充分體現了人民軍隊的本色。

這次撤僑也是中國軍艦首次直接到港口進行撤僑,而且撤僑時碼頭上還曾有炮彈落下,因此「臨沂」艦立即對碼頭上沒有來得及上艦的人員進行貼身保護,同時啟動了應急措施,馬上完成備航準備,等僑民全部上艦之後,採取非常措施,就在沒有碼頭人員協助的情況下,自行解纜,強行出港,最終安全而成功完成了撤僑任務。

「臨沂」號2015年4月就成功執行了葉門撤僑任務

最有爭議的槍械

撤僑行動只是《紅海行動》的引子,隨後展開的重頭戲是「蛟龍特戰隊」營救落入恐怖組織之手的人質,同時破壞恐怖組織控制核原料的罪惡企圖,因此槍戰的戲份相當重。不過從《紅海行動》之前公布的預告片以及宣傳海報,「蛟龍特戰隊」隊員都不是中國的制式槍械,而是北約的槍械裝備,因此對於這一點軍迷早就開始議論紛紛。

有人說這是林超賢對導演一貫偏愛歐美裝備的風格使然,有人說是因為影片拍攝地摩洛哥的法律限制,還有的說是因為出於對解放軍制式裝備的保密需要。影片里對這一問題也有專門的說明,由於要進入他國作戰,所以彈藥等後勤保障需要有當地政府負責,而當地政府軍不是裝備解放軍的制式裝備,所以彈藥補給無法保證,只能採用當地政府軍的北約制式裝備。

這種解釋也完全說的通,而且各國特種部隊訓練課目中也都有熟練掌握其他國家槍械的要求,在世界特種部隊的軍事競賽中,參賽的各國特種部隊之間也會交流各國的槍械,所以使用北約槍械,對於人民海軍的特戰隊來說,應該不是難題。當然,看到中國軍隊的特種兵拿著別國的槍械,確實有些彆扭,但同時也給了觀眾一睹世界其他國家先進槍械的機會,軍迷盆友應該是不會有意見的。

片中特戰隊員都是使用北約槍械

片中眾多SCAR突擊步槍、CZ805突擊步槍、M249機槍、M48機槍、格洛克手槍……確實讓軍迷非常過癮了。而片中出現的狙擊步槍並不是M82A1、M700、AWM/P等著名大牌狙擊槍,而是相對比較少見的德國布拉澤公司的R93狙擊步槍,這款冷門狙擊槍最大的特點是可以更換多達17種不同槍管,以便採用各種不同彈藥,以適應各種作戰任務。

R93還可以更換槍機和槍機機框,甚至能夠改變拋殼窗在槍身左右側的位置,以方便「左撇子」射手的使用。R93狙擊步槍射擊精度、有效射程等性能不比主流狙擊步槍差,但子彈容量偏小、價格較高、工藝複雜等原因,所以沒能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狙擊槍,因此知名度也小很多了。

加掛榴彈發射器的CZ805標準型突擊步槍

R93狙擊步槍

另外,影片中狙擊槍上的光學瞄準鏡鏡頭上居然有一層網眼偽裝布,有人覺得這樣會遮住瞄準鏡,是純碎為了裝酷的敗筆,但其實不然,這是特種部隊狙擊手的法寶,專業名稱是「濾光格柵」,直接套在瞄準鏡上,主要作用是為了防止反光,很多狙擊手就是因為瞄準鏡的反光暴露了自身位置,所以這個網眼偽裝布就是起這個作用,而且不會影響瞄準,在實戰中很有戰術價值。

狙擊手使用的「濾光格柵」

軍事片要素大集結

林超賢之前就導演的《湄公河行動》,就是一部比較成功的軍事片,這次的《紅海行動》可以說是更上一層樓。不僅一般軍事片常見的城市巷戰、火箭筒攻擊、防空導彈打直升機都有,就是自殺汽車襲擊、近防炮開火、無人機、坦克對決等不多見的戰爭橋段也都一一表現,簡直就是軍事片要素的大集結。

坦克對決也是一大亮點,特戰隊員搶了一輛俄制T-72主戰坦克和恐怖分子的美製M-60A1主戰坦克展開對戰,這在以往的軍事片中也是很少見到的,尤其是利用反應裝甲硬扛對方攻擊,以及利用沙塵暴掩護躲避對手追殺等細節,都是可圈可點,不但合情合理,而且也顯示了劇組中確有高手作為軍事顧問,對於T-72坦克的反應裝甲,M-60A1坦克沒有熱成像儀的基本資料都瞭然在胸,從而將這些裝備的特點有機結合到劇情中。

片中的坦克對決非常專業

此外,片中對迫擊炮轟擊也有入木三分的刻畫,確實,在戰場上迫擊炮是對步兵威脅最大的武器之一,尤其是在伏擊戰中更是非常有效的利器,而且便於攜帶,能夠靈活運用,所以一直都是恐怖組織所鍾愛的武器。特戰隊就是一度被迫擊炮完全壓制,最後是靠狙擊手精準射擊迫擊炮炮彈才將迫擊炮陣地摧毀。

這部電影所表現出的軍事性很過硬,在軍事專業知識方面的處理相當到位。不但注意戰鬥場面的真實感,而且對於火箭彈、迫擊炮彈、防空導彈的飛行彈道都有很清晰的表現,非常形象地將這幾種彈藥的飛行軌道特表現出來,特別是坦克的穿甲彈穿透多層建築的細節也處理相當到位,令人不由為之點贊喝彩。

影片拍攝的工作照

作為懸疑片導演出身的林超賢,更是把自己擅長營造懸疑元素的特長融入到了軍事片。巧妙地將多條線索融合在一起,在影片最後營救人質的重頭戲中,幾組人馬都遇到了困境,佟莉的車胎被扎破了,而遇到了盤查;和人質交換身份的夏楠被恐怖分子認出,即將被處死;狙擊小組的顧順李懂兩人又被對方復活的狙擊手打傷……這種多重矛盾交集達到高潮的劇情設計,更是將觀眾的心都揪住了,成功創設出絕境突圍跌宕起伏的強烈感受。

無論是軍事片的要素,裝備,戰術,還是戰爭影片的火爆場景,以及劇情的鋪陳發展,《紅海行動》都非常成功,堪稱近年來國產軍事片的巔峰之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要在敘建3萬人「邊境部隊」?美國遭俄土警告後慫了
美媒:巴基斯坦可能已獲得「翼龍1」無人機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