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特幣是又一朵鬱金香?已成威脅金融安全的毒瘤

比特幣是又一朵鬱金香?已成威脅金融安全的毒瘤

比特幣的冰火與區塊鏈的藍圖——比特幣,又一朵鬱金香?

央廣網北京2月18日消息(記者柴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如果要問過去這一年最火爆也最神秘的投資概念是什麼?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與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當之無愧。這個發端於2009年的虛擬貨幣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狂漲了20倍,又暴跌了近七成,成為金融和投資市場里一夜暴富與轟然夢碎的完美結合體。

資料圖:比特幣。

在創業和投資圈裡,對比特幣的態度同樣嚴重地兩極分化:它的擁護者號稱這是又一次互聯網級別的技術革命,而質疑者們則堅定地認為這只是投機分子企圖締造的又一場「鬱金香狂熱」。那麼比特幣到底是什麼?它能否成為法定貨幣?面對其中蘊含的交易風險,全球監管者們又將採取哪些對策?

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一個化名「中本聰」的人在2008年底提出。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並通過分散式記賬確保一旦記錄就不能篡改。以我們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各國鈔票來作比的話,比特幣就是每張鈔票票面上的序列號,你知道了某張鈔票上的序列號,你就擁有了這張鈔票。但是,長得和我們使用的人民幣像,它就能成為法定貨幣嗎?當然不可能。

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李愛君表示,目前,在世界各地,比特幣的本質和法律性質的規定分為三類:第一類,把它定性為虛擬商品或數字資產。我國2013年所出台對比特幣的風險提示中規定它是虛擬商品,大多數國家把它的定性為虛擬商品。第二類,把虛擬貨幣定性為外幣。第三類,把虛擬貨幣可以作為本國的一種支付系統。無論是哪一類,它都是屬於非法定貨幣,沒有一個國家把它定性為法定貨幣。

在去年9月,國內三大比特幣交易平台陸續宣布停止交易業務之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就發布了關於防範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風險的提示。提示稱,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日益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投資者應保持警惕。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已經有很確鑿的證據證明比特幣被非法活動所利用,各國都重視對比特幣的研究和管理。在我國,人民幣是唯一的法定貨幣,對於非法的貨幣活動必須堅決打擊。

在同一個月,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在巴克萊銀行的一個會議上直言,「比特幣將最終破滅,它就是一場騙局。」而在隨後至今的一段時間裡,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各國政府改變了此前的觀望甚至是鼓勵態度,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表示,美國政府時刻緊盯虛擬貨幣;英國等國多家銀行禁止客戶使用信用卡購買比特幣等數字貨幣。

國際金融機構們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態度也變得一致起來。富國銀行前CEO理查德·科瓦切維奇曾說:「比特幣就是傳銷,毫無意義,我只奇怪它怎麼沒跌得更低。比特幣投資者在賭別人也會購買這項資產,有的人賭贏了,但比特幣的基本面是沒有意義的。」

VISA CEO阿爾弗雷德·科里表示,「我不覺得比特幣可以作為支付手段,VISA不會支持以虛擬貨幣為基礎的交易,我們只支持以法定貨幣為基礎的交易。」

那麼,是什麼讓這樣一個活了9歲都不溫不火的概念迅速成了威脅金融安全的毒瘤呢?放在國內來說,可能是終於有「中國玩家」大量地進入到了這個領域,並又一次為投機者幻化出了「一夜暴富」的美夢。

2017年初,一個比特幣也就不到1000美元,到了2017年底,比特幣創下了盤中19783美元的最高價,大約12萬元人民幣一個的比特幣絕對值得如今這麼多眼球的聚焦。

當然,吸引眼球和被監管不能畫上等號,它過山車一般的走勢才是這麼多國家和機構把它看成是賭博、龐氏騙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拿2018年開年來說,一個多月時間,比特幣從曾經的2萬美元一度跌破6000美元,2013年4月10日-12日,比特幣三天就暴跌了83%。

更為重要的是,它衍生出了更為火爆和混亂的代幣發行也就是ICO市場,打著各種幌子的創業項目對著更為普遍的投資人發著多如牛毛的各種代幣。而代幣發行後進入二級市場,受到資金炒作,類似於集中競價交易,收益率往往能夠達到百倍以上。直到去年7月,七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叫停並嚴禁了國內的ICO活動。

上海大學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孟添表示,「因為這個交易沒有受到批准,沒有受到監管。它又是實時,同時沒有漲跌幅度限制,很容易投機、很容易炒作、很容易出現泡沫。」

而高舉虛擬貨幣旗號的「山寨幣」傳銷騙局仍然在繼續侵害普通人的利益。根據媒體報道,僅2017年國內各地公安機關依法查處的重大案件中,涉及幣種就達到107個,涉案金額通常都過億。

農曆狗年春節前不久,央行旗下媒體《金融時報》報道稱,監管層將繼續對虛擬貨幣相關行為保持嚴密關注,採取包括取締相關商業存在,取締、處置境內外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網站等在內的一系列監管措施,以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而這之前的半個月時間裡,幣安、庫幣等一些海外交易所已經停止為來自中國的比特幣用戶提供服務。中國第一家、曾經也是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場所「比特幣中國」被香港區塊鏈投資基金收購,四大股東全部套現走人。新一輪針對虛擬貨幣的清理整頓從今年初開始就已經緊鑼密鼓地拉開了陣勢。

轉載自:中新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證券綜合 的精彩文章:

一文讀懂華米招股書:將登陸紐交所 IPO價格10到12美元
盤前:美期指小幅下跌 市場關注經濟數據和財報

TAG:騰訊證券綜合 |